早上要參觀的是托普卡匹皇宮,人好多,非常擠。參觀起來只能走馬看花。
托普卡匹皇宮(Topkapı Sarayı)位於土耳其伊斯坦堡,是鄂圖曼帝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宮殿之一。這座宮殿見證了鄂圖曼帝國超過四百年的輝煌歷史,不僅是蘇丹的居所,更是帝國的政治、行政和文化中心。今天,它已被改建為博物館,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探索其富麗堂皇的建築、珍貴的歷史文物以及迷人的宮廷生活。
托普卡匹皇宮始建於 15 世紀中期,由鄂圖曼帝國的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建造。1453 年,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結束了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的統治,並選擇在這座戰略要地上建立新的帝國中心。托普卡匹皇宮的建造於 1460 年開始,並於 1478 年完工,之後經歷了多次擴建和修繕,逐漸成為一座包含數十座庭院、廳堂和花園的龐大建築群。
這裡的瓷器展覽非常豐富,館藏極為豐盛。不僅展示了許多中國的陶瓷器,也包括歐洲本土的瓷器。其中甚至有體積龐大的青花瓷盤,令人嘆為觀止。豐富多樣的藏品讓我大開眼界,甚至覺得在品質上絲毫不遜色於台北故宮所展出的珍品。只是不能拍照。
皇宮最初名為「新宮」,後因靠近「托普卡匹炮門」(Topkapı,意指「大砲之門」)而得名。它曾是 25 位蘇丹的宮廷所在地,直到 19 世紀中葉阿卜杜邁吉德一世遷至更現代化的多爾瑪巴赫切宮(Dolmabahçe Sarayı)為止。
托普卡匹皇宮的建築風格融合了伊斯蘭、波斯及拜占庭等多種元素,展現了鄂圖曼建築的華麗與精緻。宮殿佔地約 70 公頃,分為四個主要庭院,每個庭院之間由大門相連,象徵著不同等級的權力與地位。
第一庭院(外庭): 第一庭院是皇宮的公共區域,包括花園、倉庫和衛兵駐守處。遊客可在此處感受到宮殿的宏偉外觀,並參觀聖艾琳教堂(Hagia Irene),這是一座拜占庭時期的古老教堂。
第二庭院(御前庭): 進入第二庭院需通過帝門(Bab-ı Hümayun),這裡是行政管理的中心,包括帝國議會廳、皇家廚房和財政部。御前庭同時也是舉行官方儀式和外交會晤的場所,顯示出鄂圖曼帝國的威嚴與權力。
第三庭院(內廷): 第三庭院通過幸福門(Bab-üs Saadet)進入,屬於蘇丹和皇室成員的私密空間。這裡設有蘇丹的書房、圖書館以及寶庫,收藏著無數珍貴的文物,包括鄂圖曼帝國的珠寶、皇冠、寶劍和宗教遺物,如穆罕默德先知的斗篷和寶劍。
第四庭院(花園區): 第四庭院是蘇丹休憩和娛樂的地方,包括華麗的花園、涼亭和露臺,俯瞰著美麗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景色壯麗迷人。在此,蘇丹和宮廷成員可享受悠閒時光,遠離繁忙。
這裡是皇帝進行議事的地方,國家大事都是在這裡討論的。令人驚訝的是,它只佔據了一個相對狹小的房間角落,但內部的佈置卻十分精緻。這裡屬於內室,只用於少數幾人或皇帝與親近臣子之間的私密討論。至於更正式的大型議事廳,則位於前面幾張照片中展示的宏偉空間內,那裡的裝飾同樣相當細緻華麗。
這是第三層內庭,路邊有一間珠寶展示室。可惜的是,因為正在整修,無法進入參觀。導遊也表示目前無法安排參觀,這讓我感到相當遺憾,只能帶著無限的惋惜離開。或許將來還會有機會再來一探究竟吧。
這就是剛才提到的,用於討論國家大事的小宮殿。它的外觀非常驚艷,設計相當精緻,讓我十分喜愛。不過,參觀的人實在太多,以至於我很快就被人潮擠了出來,無法好好欣賞。
在第四層花園往裡走,就能眺望到海峽,景色非常迷人。不過,遊客實在太多,想拍一張漂亮的照片都很困難,鏡頭裡總是擠滿了人,難以捕捉到純粹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