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你好,鞋櫃到貨啦,我想問一下你幾時得閒過來幫我安裝啊?」相隔了幾個月,突然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內又再收到陌生人給我的訊息。話口未完,政府的高官便走出來說近來的網絡及電話詐騙又有死灰復燃的跡象,而另一邊廂,剛剛才發生內地演員被困在緬甸的園區然後被救出來,跟著香港事主的家庭也要以高姿態來換取其被困家人獲得重視以致可以有機會獲營救。別說為什麼總是要以高姿態及透過傳媒引起輿論的手段才得到政府的重視,但我一收到那樣的信息就知道詐騙的事情真是沒完沒了。
的而且確,在收到這則訊息前,其實都有一段時間是沒有收到陌生人的信息,但此前收到的信息真是千奇百怪,我的身份曾經是理髮師傅、私人司機、水喉師傅等,但最深刻的一次是我被設定是心臟科醫生⋯⋯。而我每次的回應其實就好似今次一樣,我會禮貌地告訴陌生人他搞錯了,有時他們很快便說聲對不起,但有時他們會反問我怎麼會搞錯,我都不知道怎樣回應。在兩三年前當我還沒有知道有關緬甸的詐騙園區,我都會以為對方是不小心弄錯,通常也會禮貌地回應,直至一年半前,那位說我是私人司機的陌生人,明明知道我不是司機,但仍繼續跟我搭訕直至翌日,他主動要告訴我來香港是參加一個座談會,但翌日的早晨香港明明剛遇上黑色暴雨而令上班一族有點兒狼狽,我便問他從他聲稱的葵涌出發去目的地有沒有遇上問題,他信誓旦旦的說交通很順暢,我便知道這個通訊是什麼一回事了。
我其實都不是太認真去對待這些可疑來電或網絡通話,但有時卻會好奇跟他們繼續溝通下去的話會出現什麼劇情,而那次的啟發卻告訴我原來做個專業的騙徒也要做多些功課,例如最少查看一下香港當時的天氣怎樣吧。而另一次跟另一個陌生人在閑聊一陣之後,卻告訴我正跟朋友吃一頓很豐富的晚餐,我都還來不及告訴他之後要多做運動注意身體,他便炫耀他跟一班朋友因為投資什麼什麼並大有斬獲,他的詐騙伎倆太明顯了,於是我便先不作任何回應看看陌生人還會怎樣聊起話題,誰知道這一個通話便這樣無疾而終,那可能是我的「識穿騙案」反應也太明顯了。
我的朋友對這些疑似詐騙通訊多數都不會作任何回應,但我總覺得禮貌上都要回應一下,以防對方真的弄錯了而苦候我的回應,而我清清楚楚說一句我不是理髮師或水喉師傅就是,也不會抱着整蠱對方的心態,正如那位以為我是心臟科醫生的,我總不希望因為我遲了回應或因為我的謊話而誤了真的病人。
我收到的疑似網絡詐騙其實不算多,另一個社交媒體多是要求加我做朋友,起初我還會看看我們有哪位同共朋友,但當發現那個陌生人不知從何而來,漸漸我也懶得理會,後來一次無意中竟發現其中一個陌生人的同一個頭像竟然出現了兩次且名字完全不同,我又一次見識見識。
至於疑似的詐騙電話,我聽說有長者每日收到超過十通來電,因為他們沒有安裝防詐騙來電的軟件,所以很容易便收到來自陌生人的電話,而我經過軟件的過濾,每日大概還會接收到兩三通電話,通常我還是會接聽,免得錯過真的跟我至親有關的電話,但只要當陌生人頭一句說到借貸、免費醫療檢查或向我了解某保險經紀有沒有聯絡我之類,我便會立即說一聲不好意思我不需要那樣的服務,他們若果再繼續背誦那些指定內容,我惟有說聲不好意思我要收線了。太太時常說我回應得實在太有禮貌,我告訴她那些陌生人都是人,也不應該責罵或對他們不禮貌,那管他們可能真的正在做不合法的事情。
有時我都會想怎樣可以回應得更好,例如告訴他從事詐騙是犯法的,又或告訴他要見你們的保險顧問可不可以帶同警察一同過來等等,有一次我回應一個網絡通話,提起之前有些來自陌生人的通話在被我問到是否來自緬甸而說我神經病的經驗,我便說我很同情這樣的人因為他可能被困了太久而要發洩,對方便一直再沒有反應。而我聽到一個長者既精彩但又令人感慨的答法,她告訴我某次她這樣回應:「請你可憐下阿婆,我已經八十多歲,剛剛正在過馬路突然間收到你的電話,我緊張得站在馬路中間都要接聽,請你不要再打來吧。」她補充說陌生人還說了句不好意思。
(16.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