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馬來西亞的老家是排屋,就是那種一整排連在一起的房子。
就是那種爬過牆就會跳進別人家的房子。
馬來西亞地比較廣,房子一般都是透天,有自己的小前院和後院,可以停車或種一些花花草草。再加上公共運送又不發達,基本家裡都有一輛或以上的車子,都可以停在自家的院子裡。所以一般來說,共用一面牆,又會在整理小院子、拜神的時候和隔壁家寒暄。自然和隔壁鄰居的感情會比較好。隔壁偶爾還可以幫忙收包裹啦,照顧回到家沒鑰匙的小孩,煮多的菜還可以分享給鄰居。
我老家鄰居就是很標準的家庭,爸爸媽媽再配上一雙兒女,過了很多年後再追加一個小兒子。
我和隔壁家的大兒子同歲,五歲的時候上同一個幼兒園。幼兒園也離我家不遠,大約三分鐘的車程,印象有一些模糊了,但是我依稀記得因爲鄰居媽媽不會開車,所以我媽媽有時候會載我們倆一起上學。
看回照片就覺得我們那時候真可愛。兩個人圓嘟嘟的,還會手牽手。
但是後來小學分了班,當時是照着成績分ABCD......班,每年都會依照成績重新編排——美其名曰可以因材施教,但教學資源很明顯就是放在前端班。我當時因爲小聰明加上有努力的加持,分在比較前面,大概是第三班,所以就沒有和鄰居兒子那麼親近了。
但是多虧我媽喜歡小賭怡情,週末的時候會和鄰居們打打麻將聯絡感情,所以在搓麻將的時候,有時候會把我放在隔壁家,這樣可以和鄰居兒子作伴一起玩。當時還在流行PS2吧!一個人在家無聊,多數我會到他家打遊戲,他也會陪我一起玩。
上了國中就不同學校,就完全沒有聯繫了。
到我之後聽到他的消息,就是他欠了高利貸,高利貸打電話到家追債的消息。
那時候鄰居又生了一個小兒子。
當時只是有點唏噓,明明小時候一起長大,怎麼就變得那麼不同?
再來,就是聽到因爲欠高利貸,家裡被潑紅油漆的消息。這消息稍稍影響到我們家。
聽我媽說他欠了不少,我那時候已經在臺灣唸大學了,有點擔心高利貸會不會作出騷擾我們家(因爲就在隔壁),利用人羣來迫脅鄰居爸媽還錢。因爲我媽媽平時只有一個人在家,聽起來就有點危險。但幸好沒有。
再一次聽到消息,就是鄰居媽媽找到議員,登報說要和鄰居兒子斷絕親子關係的消息。因爲賭債太重,高利貸說要砍鄰居兒子,但鄰居兒子本人已逃到新加坡,留下這個爛攤子給家人。
再再聽到消息,就是鄰居爸爸偷偷接濟鄰居兒子,惹得鄰居媽媽很生氣。因爲大家都知道賭癮戒不掉,再幫他還賭債只是一個無底洞而已。
果其不然,今年過完年後又聽到我媽說高利貸再次找上門的消息。
真的是滿頭包的事情。
但是鄰居家只有這樣,我就不會特別寫出來了。
當然有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