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真的會不會變成一件不重要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有一個很要好的乾媽。以前就是因爲看著她是一個真心爲學生着想的老師,所以我大學也跑去唸了師大,想要和她一樣成爲優秀的教育者。雖然以結果而言我沒當上老師……
前陣子過年相聚時,她感嘆說新加坡的小孩對「努力」似乎越來越不敏感了。

心裡的第一反應是怎麼可能!現在的我還是一想到「大家都在努力,只有我在沒事做!」就會開始焦慮。這種焦慮源自於我小時候,身邊的人總是苦口婆心地念:「努力就能翻身、改變階級!」可如今,大家好像不太在意會不會喝西北風,因為即使不努力,日子似乎也還過得下去。

當父母比孩子更拼

她和我分享一件事,讓我沉默了許久。

課間有一個小孩還在小學,父母就已經幫他買好房子、車子,甚至在銀行裡為他存了一筆足夠「探索人生」的基金。就算大力揮霍也沒問題,因為這對父母愛好紅酒,還在澳洲買地請人種葡萄、開酒莊,每年都會去渡假。她的孩子在課間連開口講話和老師溝通,或者是提筆寫字都覺得麻煩(確認她是在知道如何做,也做得來的情況下,否則應該要去做檢查)。

說真的,我辛苦當勞工賺兩天的錢,都不夠付一個月的車租費……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又要怎麼理解「努力」的重要性?

「不怕把孩子養成『啃老』嗎?」

乾媽卻笑笑地說:「對他們父母來說,這又有什麼關係?又不是養不起。就是因為以前吃了很多苦,所以才不希望他也走同樣的老路。反正他不努力,也餓不死。或許他能在更輕鬆的環境裡,找到自己的興趣。」我這才開始反思——以前我們努力,真的可能是因爲會餓死。可現在,不努力的人,因爲人口比例,還能活着。

對,僅此活着。嗯……或者活得很沒有精神。

小孩現在很迷茫

臺灣少子化加劇,一對父母一個孩子的情況越來越普遍,甚至還有「4個大人+1個孩子」的家庭組合。這意味着,孩子身上集中了大量資源與關注。即使孩子不奮鬥,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七手八腳也能把他保護好。

一個孩子幾乎獨享所有教育、補習、遊學的資源(每年都要去夏令營、冬令營),也就少了生存競爭的「必要感」。

這樣的孩子會感到相當迷茫,就像我乾媽的課堂中的那位學生一樣。因為生活中的各種需求都唾手可得。奢侈品也是想要就可以得到。當一個人不必擔憂生計,也看不到失去的危機感,挑戰與冒險的動力就被稀釋了。於是,「為什麼而努力」或「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就成了未被解答的謎題,讓孩子在舒適圈裡反覆打轉,卻始終摸不着方向。

Please 躺平

另一個我常聽到的說法是:「就算我拼死拼活賺錢,也買不起房子,乾脆放棄算了。」

以前長輩們拚命加班,存個十幾二十年,還能買下一間房子;現在卻常聽到年輕人自嘲:「人家存十幾二十年,房價早就翻了幾倍,根本追不上。」

所以,「努力就能成功」的等式似乎真的不靈了。房價飛天、薪資不動、通膨卻年年長。不少人嘆氣:「與其當房奴,不如租房,把錢花在旅遊、體驗和生活享受上。」

說得好像也有道理……而我好像也在往這個方向走。
那「努力」,到底是被什麼吞噬掉了?

我對努力的重新想像

雖然我也認同,現在真的不是一個「努力就能成功」的年代,但我仍然相信「努力」是有它的意義的——只是要換個方向思考。

  1. 努力=更多選擇
    在一個資源相對不缺乏的時代,如果不努力,你確實也能「過得去」。但如果努力,可能就能「過得更好」,至少能擁有更多的選擇空間。
  2. 努力變成一直精神能量
    過去我們努力,是因為害怕餓死、害怕沒房子住;現在的努力,更多時候來自「我想成為更好的自己」或「我想做一件很酷的事」。當努力不再只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實現自我,或許能更激發人的熱情。
    因爲只有熱情,才能驅趕「生而爲人,我很抱歉」的想法?
  3. 努力讓我更了解自己
    不斷嘗試、投入,才能慢慢摸清自己的能力邊界與興趣所在。如果什麼都懶得做,最後也只會變得更迷茫。努力或許不保證成功,但它保證你能更快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喜歡什麼。

臺灣會不會「進化」成「不努力也不會死」的社會?

看起來趨勢確實往那裡走。隨著經濟結構與家庭結構改變,努力可能不再是唯一的生存手段;不努力的人,或許也能過得去。

但對我個人來說,我不會因此就選擇「擺爛」。我反而覺得,正因為不用擔心餓死,我才更有餘裕把努力的方向放在更有趣、更值得的領域上,不一定要強求買房、考試、升官發財那些「老三樣」。

當然,你可以說這種想法很天真;畢竟社會上還有很多競爭。可是,如果我能靠努力在自己喜歡的領域裡發光發熱,並且過上雖然不豪華但很愜意的生活,我覺得也算一種自己找到的幸福。

努力變成「找尋自我」的門票

過去,努力讀書、努力工作就像一張「致富或翻身」的車票;現在車廂越來越擠、票價越來越高,未必上得了車。但是努力的意義,或許也已經從「非上車不可」進化成「找到真正想要去的地方」。

不管是飛機、火車、汽車、船都可以到,那就是正確的門票。

我相信,臺灣很可能會出現越來越多「不努力也能活」的人。但同時,我也相信,如果你能堅持在某個領域持續精進,那種內在的成就感、成長的爽感,還是會讓你覺得努力一點都不浪費。

所以,「努力還要不要繼續?」就看你想過怎樣的人生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有隻小老虎找你
31會員
90內容數
這裡是偶爾聊商務偶爾翻書偶爾胡說八道的日常分享,不論你是喜歡商業話題、投資話題還是愛翻書的靈魂,隨便坐下來聊聊吧,或許會找到一些啟發你的新點子!😊
有隻小老虎找你的其他內容
2025/02/24
我寫出來,純屬是爲了紀念我的青春。 不是緬懷對方、也不是洗白自己。 這是從我的角度看的事情,可能和事實有偏差,純屬我的偏見。請大家理性。
Thumbnail
2025/02/24
我寫出來,純屬是爲了紀念我的青春。 不是緬懷對方、也不是洗白自己。 這是從我的角度看的事情,可能和事實有偏差,純屬我的偏見。請大家理性。
Thumbnail
2025/02/23
說完老家鄰居的大兒子,來說說女兒好了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但是小棉襖如果在長大的時候沒有好好受到心靈的照顧,之後可能會開始怨恨。鄰居爸爸媽媽可能也是無意的,也有可能不懂,但是很明顯父母對於小孩的學業、交友狀況、興趣沒有太多的介入和幫忙,後來變成這樣我覺得家庭的責任也很大。
Thumbnail
2025/02/23
說完老家鄰居的大兒子,來說說女兒好了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但是小棉襖如果在長大的時候沒有好好受到心靈的照顧,之後可能會開始怨恨。鄰居爸爸媽媽可能也是無意的,也有可能不懂,但是很明顯父母對於小孩的學業、交友狀況、興趣沒有太多的介入和幫忙,後來變成這樣我覺得家庭的責任也很大。
Thumbnail
2025/02/18
我的老家在馬來西亞,是一排相連的透天排屋,鄰里關係緊密,鄰居間時常互相關照。我和隔壁鄰居的大兒子同歲,幼兒園時曾一起上學,童年時也常在對方家中玩PS2。然而,因為學業和升學的不同,我們後來漸行漸遠。
Thumbnail
2025/02/18
我的老家在馬來西亞,是一排相連的透天排屋,鄰里關係緊密,鄰居間時常互相關照。我和隔壁鄰居的大兒子同歲,幼兒園時曾一起上學,童年時也常在對方家中玩PS2。然而,因為學業和升學的不同,我們後來漸行漸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少子化時代來臨,孩子們生活富足,少了生存競爭的必要性,導致努力的意義被重新思考。本文探討在當代臺灣社會,努力的價值觀轉變,從追求物質富足轉變為追求自我實現,並反思在不愁溫飽的環境下,如何重新定義努力的意義。
Thumbnail
少子化時代來臨,孩子們生活富足,少了生存競爭的必要性,導致努力的意義被重新思考。本文探討在當代臺灣社會,努力的價值觀轉變,從追求物質富足轉變為追求自我實現,並反思在不愁溫飽的環境下,如何重新定義努力的意義。
Thumbnail
我不要這樣了,我的努力在長輩眼中就是他們的作品,必須打破這個該死的循環。
Thumbnail
我不要這樣了,我的努力在長輩眼中就是他們的作品,必須打破這個該死的循環。
Thumbnail
「努力」這個詞,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不努力是不會成功的,不努力一點,你怎麽可能會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呢?而當我們每每在提醒著自己或對面的人的時候,我們忽視的是作爲人根本的獨特性和對快樂的追求。這兩個不管犧牲哪一個,你都會得病,心理疾病。 這就是大部分焦慮症和憂鬱症的根源,我們爲了「努力」得到,到底犧牲了多
Thumbnail
「努力」這個詞,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不努力是不會成功的,不努力一點,你怎麽可能會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呢?而當我們每每在提醒著自己或對面的人的時候,我們忽視的是作爲人根本的獨特性和對快樂的追求。這兩個不管犧牲哪一個,你都會得病,心理疾病。 這就是大部分焦慮症和憂鬱症的根源,我們爲了「努力」得到,到底犧牲了多
Thumbnail
大人們一直告訴我們要努力讀書才能夠有好成績,要努力考好成績才可以贏過其他人,要贏過其他人才可以過好生活。 也漸漸在我腦海中植入了一種觀念:「我能夠有今天,都是因為我很努力很努力,都是我應得的。」 然而,這樣的觀念其實是很可怕的。它讓我們將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同時也讓我們認為:「其他人就
Thumbnail
大人們一直告訴我們要努力讀書才能夠有好成績,要努力考好成績才可以贏過其他人,要贏過其他人才可以過好生活。 也漸漸在我腦海中植入了一種觀念:「我能夠有今天,都是因為我很努力很努力,都是我應得的。」 然而,這樣的觀念其實是很可怕的。它讓我們將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同時也讓我們認為:「其他人就
Thumbnail
我很想告訴他「沒事的,成績不重要」但要講出這一句話,好難。
Thumbnail
我很想告訴他「沒事的,成績不重要」但要講出這一句話,好難。
Thumbnail
錢夠用就好 經常在親朋好友之間聽到這句話「錢夠用就好」,且通常出現的場景會是在一系列攀比之後所帶出來的結論。譬如: 某A最近又跳槽了年薪150起跳、某B最近投資又賺了一大筆買雙B...等。 ●詞句光明面 ●覺察詞句黑暗面 ●深入剖析黑暗面 ●掙脫「囚牢」的曙光
Thumbnail
錢夠用就好 經常在親朋好友之間聽到這句話「錢夠用就好」,且通常出現的場景會是在一系列攀比之後所帶出來的結論。譬如: 某A最近又跳槽了年薪150起跳、某B最近投資又賺了一大筆買雙B...等。 ●詞句光明面 ●覺察詞句黑暗面 ●深入剖析黑暗面 ●掙脫「囚牢」的曙光
Thumbnail
「我告訴你!我見過的太多了!如果到了40歲,一點成就都沒有,可憐一輩子!」 到底怎樣算沒有成就?又怎樣算可憐呢?
Thumbnail
「我告訴你!我見過的太多了!如果到了40歲,一點成就都沒有,可憐一輩子!」 到底怎樣算沒有成就?又怎樣算可憐呢?
Thumbnail
從小到大,你一直被灌輸一定要努力讀書努力工作努力賺錢的觀念,你以為“努力”是理所當然的事。怎麼可以不努力呢?不努力的話會被別人看不起,會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對不起自己啊。 這個觀念如此根深蒂固,以致當孩子問你“我可以不努力嗎?”時,你頓時啞口無言,不懂應對。你從沒想過可以不努力,這完全違反你一路
Thumbnail
從小到大,你一直被灌輸一定要努力讀書努力工作努力賺錢的觀念,你以為“努力”是理所當然的事。怎麼可以不努力呢?不努力的話會被別人看不起,會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對不起自己啊。 這個觀念如此根深蒂固,以致當孩子問你“我可以不努力嗎?”時,你頓時啞口無言,不懂應對。你從沒想過可以不努力,這完全違反你一路
Thumbnail
在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就從「努力」開始說起吧。(緊張的吸吸吐) 原因是這段期間看到有人在討論關於「努力去做某件事吧!」不適用於長期改變,這樣的話題。 (來源:噗浪截圖) 對於這個的主題剛好有不同的感觸,覺得可以寫出來當作不同面相的分享,於是第一篇文章的主題就這麼決定好了~ 所謂的「努力」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在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就從「努力」開始說起吧。(緊張的吸吸吐) 原因是這段期間看到有人在討論關於「努力去做某件事吧!」不適用於長期改變,這樣的話題。 (來源:噗浪截圖) 對於這個的主題剛好有不同的感觸,覺得可以寫出來當作不同面相的分享,於是第一篇文章的主題就這麼決定好了~ 所謂的「努力」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熱風學術網刊。2017。 原文於熱風學術網刊2017九月刊第六期,2020修訂,談論的是青年人的貧困與精神貧困,大抵背景同步於出版界熱烈討論關鍵評論網厭世代專題中的時間,此專題集結為一本書名為《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2017月熊出版,現已絕版。 誰在乎年輕人的貧窮?年輕不是大有機會嗎?
Thumbnail
熱風學術網刊。2017。 原文於熱風學術網刊2017九月刊第六期,2020修訂,談論的是青年人的貧困與精神貧困,大抵背景同步於出版界熱烈討論關鍵評論網厭世代專題中的時間,此專題集結為一本書名為《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2017月熊出版,現已絕版。 誰在乎年輕人的貧窮?年輕不是大有機會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