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水滸讀通下九流人物27-高俅中
高俅究竟有多壞?(中)
這回來說說高俅的三大劣跡。
第一,迫害王進。
高俅為甚麼會迫害王進?或者說、高俅為什麼一執掌東京禁軍殿帥府,就想找禁軍教頭王進的麻煩?這個原因高俅自己沒說,不過王進自己知道,且看原文:
王進謝罪罷,起來抬頭看了,認得是高俅。出得衙門,(王進)歎口氣道:「俺的性命,今番難保。俺道是甚麼高殿帥?卻原來正是東京幫閒的『圓社』(足球社)高二(高俅家中行二)。(高俅)先時曾學使棒,被我父親一棒打翻,三、四個月將息不起,有此之仇。他(高俅)今日發跡,得做殿帥府太尉,正待要報仇。」
原來,高俅曾經在王進的老爹手底下學武藝,只不過被王進老爹一棒打翻在地,傷得很重,三、四個月養不好身體;所以高俅今天發跡,憑戰功做到東京禁軍的首領,第一件事就是要找當年他學武藝時,師傅的兒子來開刀。
這個故事在王進看來,自然是高俅無理;不過如果在高俅的眼中來敘事,會是什麼樣的故事?王進老爹的那一棒,是「故意」、還是「別有用心」?一般來說,如果別人去武館學槍弄棒,會不會隨隨便便被武館教練打的「三、四個月將息不起」?
三、四個月起不了身,可不是小傷,什麼樣子的「傷」會「三、四個月將息不起」?《水滸傳》中後來林冲被判「杖脊二十」,可是隔天就能走動去刺配流放;王進老爹的「那一棒」下去,高俅「三、四個月起不了身」,這明顯比「杖脊二十」傷得更重——這其中,難道沒有其它隱情?
再說了,如果隨便學武,就會被打的「三、四個月將息不起」(比官府判的杖脊二十傷得更重),那末還剩下幾個人敢學武藝?王進老爹的「那一棒」,是否符合武館「教訓」弟子們的常規程度?王進沒有多加解釋,但也提不出來他老爹更多正氣凜然、更多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指責。
再舉一個現代武術圈的例子比喻。
江湖傳言,當年有某個國外回來的貴公子,在老爹的穿針引線下,找某大師學武;某大師本來熱血沸騰,要使出渾身解數來訓練這位貴公子,可惜貴公子就是貴公子,每次上課丟三落四,不要說回家練習,就連上一次大師教的基本功都忘得乾乾淨淨。
如此數月,終於把某大師給惹毛,最後一次上課時,某大師帶著貴公子去另一徒弟開設的拳館,然後叫貴公子與某大師自己都各別戴上拳套——然後扎扎實實地,某大師在徒弟的拳館中,將貴公子公開痛揍了一頓——最後再把學費通通扔還給貴公子,並撂下一句話道:
「學武,可不是像你這樣隨隨便便的!」
當然,這件事在某大師的敘事中,痛揍貴公子的行為完全正當,而且這是要讓貴公子知道:
「學武可不是請客吃飯!學武不是作文章、不是繪畫繡花;學武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學武是暴力,是一個人類,幹翻另一個人類的暴力行動。」
當然啦!這樣聽,是很熱血沸騰;不過如果站在貴公子的角度、或者貴公子老爹的角度,恐怕就不會這樣看事情。
如果前述那個被某大師痛揍過的貴公子,有一天在政府部門中上位,做了體育署、或者是文化局之流的高官,忽然想起當年那起某大師在徒弟拳館中痛揍他的事情,所以要開始「整頓」一下那間拳館與相關人等——看倌們還會覺得:這名貴公子很不識相、很不上道、很壞嗎?
前頭說過,高俅是什麼人?高俅是文的、武的、玩的樣樣精通的多面手,他高俅能夠在「槍棒」一技上頭花費多少功夫?能夠在「槍棒」一技上頭花費多少時間討好你王進的老爹?王進一家聽起來就是世代為教頭的武家,與高俅那種得要拼命往上爬的破落戶子弟,有著根本上的差異。
《水滸》厲害就在這,施耐庵只寫了高俅怎麼欺負王進,卻沒寫王進老爹當年是怎麼去欺負一個在東京城中,連飯都未必吃得上的破落戶子弟。
施耐庵要看倌們、讀者們自己去想:
去想想看王進老爹當年怎麼樣子「一棒把人打得三、四個月將息不起」?
那是怎麼樣的一種惡劣行為?
在當年,王進老爹是禁軍教頭,自然可以使勁地往死裡整、欺負高二;不過現在高二發跡了,名字也從高二變成高毬又變成了高俅,回頭做了掌管八十萬禁軍的大頭領,這時候回頭來整一下當年那個藉著權勢與武藝,欺負高二的老混帳的兒子——這,真的很過份?
高俅與王進的故事,不是「王子復仇記」,而是「乞丐復仇記」,高俅成功地達成社會階級翻轉,於是想小小地報復一下過去曾經欺負過他的人,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間快意事。
對了,最後還是要廣告一下:老衲的心意六合拳班目前在台灣台北、台中都有開班,老衲示範拳藝向來很有輕重,除非有人心懷歹意上課偷襲俺,否則絕對不會將別人痛揍一頓;所有人無論是貴公子、還是貴千金們,都是無痛學藝,笑聲滿堂,流連忘返。
歡迎所有喜歡開開心心運動的人加入。
*註記:出書時要放入「罩藝鑽翻藝」、「七十二小手」、「內功拳的感動」等等招生文章。
#忽然發現大家對老妻也挺好奇
#老妻向來對老衲的故事毫無興趣
#老衲就是因為常常跟老妻吹牛老妻都懶得理所以俺只好上網胡吹一番豈知居然吹到名動江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