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水滸讀通下九流人物26-潘金蓮中
武松真的沒有愛過潘金蓮嗎?(中)
讀潘金蓮的故事,很多人連那個開頭都讀不懂。
潘金蓮的故事一開始說:
「那淸河縣裡有一箇大戶人家,有箇使女,小名喚做潘金蓮。年方二十餘歲,頗有些顔色。因爲那箇大戶要纏她,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從。那箇大戶以此恨記于心,却倒賠些房奩,不要武大一文錢,白白地嫁與他。」
這時,潘金蓮還是以一個「不肯依從大戶做小三」的清白婦女形象出現,可是接下來施耐庵筆鋒一轉,卻又說了另一段話:
「自從武大娶得那婦人之後,淸河縣裡有幾箇奸詐的浮浪子弟們,却來他家裡薅惱(騷擾)。原來這婦人見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不會風流,這婆娘倒諸般好,為頭的愛偷漢子。」
——看倌們有沒有覺得奇怪?怎麼前頭潘金蓮還「不肯依從大戶做小三」,後面又馬上變成了「為頭地愛偷漢子」?
其實,這個問題是一個「視角」問題,我們應該想:「為頭地愛偷漢子」這句話,是誰說的?是施耐庵說的?還是縣裏鄉間的傳聞?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宋江的出場。
施耐庵介紹宋江出場時說:「(宋江)刀筆精通,吏道純熟,更兼愛習鎗棒,學得武藝多般。」——可是宋江從頭至尾,有表現出他「愛習鎗棒,學得武藝多般」嗎?並沒有。
所以我們可以先留一個心,在《水滸傳》中的出場介紹,可能多半只是鄉間的傳聞,而不是作者施耐庵忽然跑出來小說中說話;所以宋江的「愛習鎗棒,學得武藝多般」,應該只是「江湖傳言」,而以此類推,潘金蓮的「為頭的愛偷漢子」,應該也只是「鄉間傳言」——這個出場介紹的「視角」,應該多半是一般旁人對這個人的觀感。
如果了解以上施耐庵處理小說人物出場時的筆法,那麼我們對於潘金蓮的出場故事,就能很好地去重新理解潘金蓮的處境。
潘金蓮一開始在大戶人家裏作下女,可是不搞什麼《下女的誘惑》,所以惹怒了大戶與主人婆,將潘金蓮倒貼嫁給武大郎,更兼在縣中傳播潘金蓮的壞話,說潘金蓮「為頭地愛偷漢子」,讓縣中的浮浪子弟三番四次到武大郎的家中去騷擾,讓武大不得不搬到鄰近的陽谷縣紫石街,而潘金蓮搬到陽谷縣之後,陽谷縣的浮浪子弟並沒有聽過任何潘金蓮的傳聞,所以也沒有人會三番四次地去武大郎的家中騷擾,當然,直到遇上了王婆唆使的西門慶。
也就是說,其實,武松才是潘金蓮的第一個「初戀」,而西門慶呢?只是這個初戀不成之後的填補。
如果我們從這個觀點來看潘金蓮,會更能理解得多;所以武松在押貨離開前,跑到武大郎面前去教訓潘金蓮的那一頓,才會讓潘金蓮又羞又怒,她「一點紅從耳邊起,紫漲了面皮」,並當下罵武松說:「你既是聰明伶俐,恰不道長嫂爲母?我當初嫁武大時,曾不聽得説有甚麽阿叔、是親不是親,便要做喬家公;自是老娘晦氣了,鳥撞着許多事!」於是潘金蓮「哭下樓去了」。
其實潘金蓮罵武松的這幾句話,細思,很有端倪,老衲帶看倌們好好品一下。
第一:「你既是聰明伶俐,恰不道長嫂爲母?」(你這麼聰明、怎麼沒想過嫂子就等於是你媽!?)——這句話的潛台詞是什麼?
意思不就是「你既然這麼聰明、怎麼會愛上我?你不知道大哥的妻子、嫂嫂就等於是你媽媽麼?」
第二:「我當初嫁武大時,曾不聽得説有甚麽阿叔、是親不是親,便要做喬家公!」——這句話的潛台詞是什麼?
自然是:
「我們倆個發生這種禁忌的情感,你能怪我?我當初嫁給你哥哥的時候,並不知道有你這個弟弟!我一開始撞見你時,還以為你是攀親帶故假裝的(喬家公)!你又怎麼能怪我呢?」
第三:「自是老娘晦氣了,鳥撞着許多事!」——最後潘金蓮惱羞,意思說「好啦都是老娘的錯,算我倒霉!一切算我倒霉!」
手上有書的看倌們,可以再去翻原文對照上下文,細讀一下潘金蓮在面對武松的離別敬酒時,想想:為什麼針對武松對她那些奚落的話語,潘金蓮會有這樣激動的後續回應?
從潘金蓮對武松的那三句回應,我們可以推知:武松到底如何想暫且不去論他。至少,從潘金蓮的反應看起來、從潘金蓮的角度,確實認為武松是對她有意思、或者有著一份特殊情誼的。
所以對於武松離開前,把哥哥武大郎拉過來、還在武大郎的面前對著嫂嫂潘金蓮的這一頓奚落,潘金蓮才會有如此大的反應。
在遇上西門慶以前,潘金蓮並不是一個淫蕩的婦人。
潘金蓮遇上大戶「纏她」,潘金蓮主動告訴「主人婆」,可是結果呢?結果換來了大戶的一頓羞辱,不但將她嫁給「三公分」武大郎,還在縣裏散播謠言,說她潘金蓮「為頭的愛偷漢子」。
潘金蓮後來又遇上了初戀武松,可這武松好死不死,是她老公的弟弟,按照古代的禮法與禁忌,嫂叔之間是不能相戀的;可是,可能武松做了某些事情,讓潘金蓮有了遐想(武大郎篇分析過,連武大都想捉姦武松與金蓮),讓潘金蓮覺得,她與武松是「有可能的」。
結果呢?換來的又是武松的一頓羞辱,武松說她潘金蓮「籬牢犬不入」——這是多難聽的話?就差沒明說妳潘金蓮雙腳不打開男人就不會進來了。
潘金蓮兩次,都遭到了男人的無情羞辱。
所以第三次潘金蓮再遇到男人的時候,她已經放棄了對於完美愛情的追求,潘金蓮直接對西門慶說:「你眞個要勾搭我?」於是西門慶雙膝一跪,喊聲求娘子成全,潘金蓮就把衣服脫了,共枕同歡,共浴鴛鴦。
潘金蓮遇上西門慶時的心態,今時仍在許多女子的身上可以觀察到;很多女子在失戀的時候,心情大受打擊,隨便找一個陌生男子一夜情、多夜情,甚至是隨便找個人懷孕嫁了,都是常事。
如果我們可以理解現代女性,在失戀時胡睡一通滾床單、滾床伴的種種行為,那末,我們又怎麼忍心苛責潘金蓮呢?
潘金蓮不是完美的女人,可畢竟,世上也真沒有完美的女人。
任何女人在失戀時都可能會亂睡一通,誰能苛責?香港的周顯大師說過,港女在計算性交人數的時候有一條潛規則,叫做「飲醉酒唔算」——為什麼「飲醉酒唔算」?因為心情不好,因為前頭才被武松氣得「哭下樓去了」。
相信很多人原來都沒真正看懂潘金蓮的故事,不過經過老衲今篇一番解讀,看倌們應該都能稍稍讀懂潘金蓮。
不過,還有最後的一個問題:
那就是
——武松到底做了什麼事情、而會讓潘金蓮誤會?
且聽老衲,
下回分解。
#發生一些事所以想趕快出版
#希望大家都能喜歡這個老衲讀水滸的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