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閱讀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卡繆的「鼠疫」一書,花了近二個月才讀完,創下慢讀的紀錄。因爲嚴峻的疫情,與近一世紀前的書中情節,有如複製貼上,文字流暢簡單的文本,卻需要足夠的能量,咀嚼消化其意在言外或其中的意涵;再則臨時再延續帶孫,只能在吃緊的時間裡,抽空閱讀。

當卒讀掩卷時,內心的感受波濤洶湧,這是二年來身歷新冠病毒肆虐,對生活的變異,最觸動內心深處的一本書。在有限的時間裡,整理出閱讀筆記,是作者對一代代世人的提醒,也是生而為人,從每次的溫疫苦難中的省思與辯證。


楔子

體質弱的人往往能在瘟疫中死裡逃生,而身強體壯的人就是最可能喪命。


第一部 (鼠疫隱隱然的開端)

既然得親眼見到某人死亡,這個死去的人才有重量,那麼這些散布在歷史當中的一億具屍體,不過就是想像中的一縷煙罷了。


第二部 (明朗化後的封城)

我不相信英雄主義,唯一令我感興趣的是為自己所愛而生、而死。


經過這麼長久下來的警戒之後,好像每個人的心腸都變硬了,無論是走路時或生活中聽到痛苦呻吟都能置若罔聞,彷彿那是人類的自然語言。


在這個封閉而寂靜的城裡,這些時刻反而空洞洞的,早已失去幸福時節的古銅光彩,瘟疫的陽光抹去的所有的色彩,也使得所有歡笑逃逸無蹤。


在災禍剛開始和結束的時候,大家總會有點誇誇其談。剛開始是因為習慣還沒有喪失,結束時則是因為習慣又回來了。只有在災難當頭的時候,人們才會適應事實真理,也就是沉默。


倘若過度重視善行到頭來無異於間接且強烈的向人性的惡致敬。

世上的惡幾乎都來自於無知,而善意假如未加以闡明,也可能和惡行一樣造成重大傷害。


第三部 (溫疫籠罩下的城市)

瘟疫剝奪了每一個人愛的力量,甚至於友情的力量。因為愛需要有一點未來,而我們卻只剩下片刻的時刻。


在經歷過溫疫的人的記憶中,那些可怕的日子並不像兇猛無情的火焰,反而像是永無休止的重步踩踏,將所經之處全部踩扁。


習慣於絕望比絕望本身更慘。


第四部(疫情持續下的漠然與糾結)

也許是因為我也想為幸福做點什麼吧


這個沒有愛的世界,就像一個沒有生命的世界。人生在世總有那麼一刻會厭倦牢獄、工作與勇氣,只想看看某個人的臉、感受那顆為愛驚嘆的心。


第五部(疫情趨緩後的重整與省思)

他們已經分不清窗內延續著的痛苦與稍遠處街道上充斥著的歡樂。逐漸接近的解脫原來有一張掺雜笑與淚的面孔。


我們只能說瘟疫好像和來的時候一樣,忽然就走了。對抗它的策略並未改變過,昨日無效,今日顯然是幸運的。我們只覺得疫病是自行衰竭,也或許是因為目標全部達成所以退兵,有點任務結束的味道。

自從民眾心中懷抱起最渺茫的希望,瘟疫的有效統治就已經結束了。


人不可能一直硬撐、緊繃著,最後能藉由情感的抒發讓一整束為了戰鬥而扭絞起來的力量鬆解開來,這是一種幸福。


在瘟疫與生命的遊戲中,人能贏得的也只有體驗與回憶。

#溫疫更深層的含意其實就是放逐與分離。


書上寫了鼠疫桿菌永遠不會死亡或滅絕,這菌可能潛伏在家俱與衣物內十數年,在臥室、地窖、衣箱、絹帕、文件紙張裡頭耐心等待。

也許有那麼一天,為了帶給人類苦難與教訓,溫疫會再次喚起老鼠,把它們送到一座幸福快樂的城市去赴死。


卡謬當初寫下鼠疫一書, 雖寓意有著多層涵義包含暴力、戰爭、納粹、極權、人生的苦難和某些政治及社會批判。但在離本書創作一個世紀後,讀到疫情蔓延及對應措施,和人心的波動與生離死別,與當今舉世遇到的新冠病毒狀況如出一轍,尤令人揪心。

面對鼠疫誠如卡謬所言:「這一切裡面並不存在英雄主義,這只是誠實問題,#與鼠疫鬥爭的唯一方式只能誠實。」

面對人生的苦難唯一方式也只能誠實!

avatar-img
8會員
62內容數
重整人生之路 碎片中拼貼 細縫透出微光 循光找到出路 不完美但完整了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重整人生 的其他內容
宮本輝說:「我總秉持著,想帶給那些含藏著深度心靈、高度精神性的市井小民幸福、勇氣與感動的信念來創作小說。」
能夠不即不離對待自己的身體將是何等灑脫自在!
故事情節之外的餘韻,總勾起讀者心靈深處層層的浪濤。 她漸漸明白,這個世上確實有一種會讓人丟了魂的病。不是那種表面的,好比體力、精神之類的,而是人自己養在身體裡的,能將內心深處至關緊要的魂魄奪走的一種病。
宮本輝說:「我總秉持著,想帶給那些含藏著深度心靈、高度精神性的市井小民幸福、勇氣與感動的信念來創作小說。」
能夠不即不離對待自己的身體將是何等灑脫自在!
故事情節之外的餘韻,總勾起讀者心靈深處層層的浪濤。 她漸漸明白,這個世上確實有一種會讓人丟了魂的病。不是那種表面的,好比體力、精神之類的,而是人自己養在身體裡的,能將內心深處至關緊要的魂魄奪走的一種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本頁頁重點,我讀很久,絕對值得買回來細細研究。
我在政大書城拿起從來不可能拿起來讀的《費爾普斯的經濟探索》。 這就像是一隻蚊子回到研究閱讀人體圖,明明閱讀是如飲血般自然,但仍然,這也許是一個「狼人」或「巫師」的人體圖。 這個譬喻的用意在講,我從小讀萬卷書,大部分都是文學和雜書,我從《礦物圖鑑》到《布列松攝影集》到《小朋友來寫詩》到《What
Thumbnail
2024上半年度總共讀完 23 本書,期許自己閱讀和學習速度可以一直成長,也多接觸不同領域的著作。
Thumbnail
  其實直到今晚8時為止,我都在為另一本書奮鬥,但是那本小說實在有點「難啃」,所以我決定換一本書看。
Thumbnail
上個月不小心讀了太多書,這次同樣讓我分成上下篇來發布吧。上篇都是從獨立書店帶回家的好書,以台灣和香港為主題。
Thumbnail
讀完這本書也讓我開始思考,究竟我們作為讀者,在書中追尋的是什麼?是充滿異想讓人眼花繚亂的世界觀、還是為社會問題提出的假設性解答?
Thumbnail
最近在看的其中一本書是《僧人心態》,僅兩天的時間就已經看完半本書;我的大學摯友曾經說過一段一直到現在都令我印象深刻的話:muchu你看的書很多,但記起來的好像沒有幾本欸一針見血,但卻是事實 因此這一年我花了很多時間在看書的同時做筆記,也把之前看過的書再重看一遍
Thumbnail
從2023年閱讀的書中,挑選幾本書並簡要介紹其內容,可供大家做為參考
Thumbnail
這本頁頁重點,我讀很久,絕對值得買回來細細研究。
我在政大書城拿起從來不可能拿起來讀的《費爾普斯的經濟探索》。 這就像是一隻蚊子回到研究閱讀人體圖,明明閱讀是如飲血般自然,但仍然,這也許是一個「狼人」或「巫師」的人體圖。 這個譬喻的用意在講,我從小讀萬卷書,大部分都是文學和雜書,我從《礦物圖鑑》到《布列松攝影集》到《小朋友來寫詩》到《What
Thumbnail
2024上半年度總共讀完 23 本書,期許自己閱讀和學習速度可以一直成長,也多接觸不同領域的著作。
Thumbnail
  其實直到今晚8時為止,我都在為另一本書奮鬥,但是那本小說實在有點「難啃」,所以我決定換一本書看。
Thumbnail
上個月不小心讀了太多書,這次同樣讓我分成上下篇來發布吧。上篇都是從獨立書店帶回家的好書,以台灣和香港為主題。
Thumbnail
讀完這本書也讓我開始思考,究竟我們作為讀者,在書中追尋的是什麼?是充滿異想讓人眼花繚亂的世界觀、還是為社會問題提出的假設性解答?
Thumbnail
最近在看的其中一本書是《僧人心態》,僅兩天的時間就已經看完半本書;我的大學摯友曾經說過一段一直到現在都令我印象深刻的話:muchu你看的書很多,但記起來的好像沒有幾本欸一針見血,但卻是事實 因此這一年我花了很多時間在看書的同時做筆記,也把之前看過的書再重看一遍
Thumbnail
從2023年閱讀的書中,挑選幾本書並簡要介紹其內容,可供大家做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