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格格錯落有致的水稻田間,偶爾突兀地出現幾棟平屋,隨性而悠閒。這是我在火車上看見的宜蘭,爸爸說,這就是宜蘭的風景。
11月初,氣溫終於降下了些,剛踏上月台,冷風便迅速的從針織外套的縫隙鑽入,帶來一絲寒意。走出車站,是一大片被雨淋得又濕又滑的紅磚地板,深黃的枯葉散落在這片紅色減速丘上,空氣中飄散著泥土的氣息,與冷風一起,成了我踏入宜蘭的第一印象。
街上,安親班老師正對學生破口大罵,剛放學的高中生目不轉睛地盯著手中的小螢幕。我想知道,他們眼中的宜蘭,是否與我所見的一樣悠閒。
「它提醒了總是細細品味旅遊地的我們,也該好好看看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熟悉的風景。」這是我在高一的第一堂文學與多媒體課上,選擇「我在細細品嚐,恬淡的家鄉。」作為最喜歡的臺灣民歌歌詞的原因。老師似乎對這個答案十分滿意,還特意在旁邊寫了個「good」。但老實說,我始終無法對我所在的萬華產生這樣的情懷。
旅人們或許能在這裡陳舊的房屋間,讀出時間留下的浪漫痕跡與昔日的繁榮,但我所見的萬華是菸蒂與檳榔渣,是空氣中不知從何而來的臭味,是滿城蒼老的面容。
臺北車站的月台,吹不進冷風,更看不見天空。這個沒有減速丘的地下王國,有太陽照不進、雨也打不散的煩悶,和一群走得又快又急的人們。我好像在這趟單日來回的短暫旅程後,才深切地意識到,臺北人走路速度真的很快。
我不知道那些倉促腳步聲的背後,有多少人曾停下來細細品嚐這座城市,又或者,他們有一個不在台北的、真正的家——一個有天空、有小雨、有風的恬靜家鄉。
2024/12/10
洗勒公蝦:
臺北是賺錢的地方,不是當成家鄉的地方,國中國文老師推薦的臺北女生真寫得好好,雖然邊讀邊思考推薦政治立場這麼明顯的書給國中真的好嗎。最近準備看12元的高雄,跟朋友去鹿港路過圖書進去翻一翻書,看到他覺得還不錯。
國中受到那位老師的影響一直想當國文老師(其實現在也覺得蠻讚)。我真的豪喜歡國文師,她與高中班導都是師說中傳道、受業、解惑的人生老師。
高中班導會所有同學叫起來回答問題,即使不是最適合的回答,她也會思考學生們的答案並嘗試以那個角度解讀。即使被她教導的時間可能不到一個月,我想她還是會停留在我記憶中很長一時間。
還有遇到其他很多好老師,感謝我曾經讀的學校算是很不錯的學校。(不過再來一次我應該還是會選擇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