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異聞錄5》如何用色彩心理操控你的情緒?

《女神異聞錄5》如何用色彩心理操控你的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前言:每天所戴上符合社會期待的「面具」


榮格曾提出「人格面具(Persona)」的概念——

人們在社會中,總會戴上一張符合期待的面具,以適應環境、獲取認可。我們習慣於迎合體制、隱藏真實的自己,甚至在某些時候,連我們自己都忘了面具下的那張臉究竟長什麼樣子。

而《女神異聞錄5》以下我會簡稱P5(Persona 5, P5)便以「面具」為核心意象,構築了一場關於自由與選擇的寓言。

遊戲的前期,彷彿是一場令人熱血沸騰的英雄冒險——少年們在暗夜裡戴上怪盜的面具,穿梭於認知與現實交錯的迷宮之中,奪走腐敗之人的「歪曲欲望」,彷彿世界真的能因為幾個人的反抗而被改變。

然而,當劇情推進,當最終的迷宮揭露出真相,當「世界的意志」親口告訴你——人類從未渴望真正的自由,而是甘於服從時,那種深深的無力感,就像一道壓在胸口的枷鎖,讓人喘不過氣來。

視覺風格:鋪天蓋地的紅與黑,張揚又壓迫的世界觀


P5的美術風格極具衝擊力,從視覺設計的第一眼,就已經將「反叛」二字刻入骨髓。

或者是中二

紅與黑的強烈對比,交錯著潑灑的油墨與銳利的幾何線條,每一張CG都像是街頭塗鴉與極限美學的融合,也不難讓人直接聯想到本作的象徵「怪盜。」那猶如神偷卡門或是怪盜基德的神秘與叛逆。

這些紅色的視覺設計,像是男主角內心當中所投射的——渴望掙脫鎖鏈的囚徒,揮舞著鮮紅的宣言,狂妄地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向世界大聲吶喊著,奮力抵抗不公不義之事。


紅與黑的視覺衝擊


紅色與黑色的組合在視覺設計中極為強烈,這兩種色彩的搭配往往會產生對立與張力,宛如一般交通號誌中經常出現的黃色與黑色一樣,但是紅色更為搶眼鮮明,甚至透露出一種放蕩不羈的氛圍。


  • 紅色

色彩學當中,紅色象徵激情、熱血、革命、危險與情慾。

在P5的世界觀,紅色代表著怪盜團的精神——反抗體制,奪回自由。紅色也是一種「侵略性」的顏色,它能激發人的興奮感,讓玩家在遊戲中保持緊張與專注。


  • 黑色

色彩學當中,黑色象徵未知、神秘與自我。

P5的世界是一個被權力者操控的牢籠,而黑色就是這個牢籠的象徵。怪盜團潛入的「殿堂」就是每個人內心最汙穢、最深不見底的慾望所產生的。所以利用「陰影」「深不見底」這種視覺意象,我認為十分合適。


當黑紅這兩種顏色交織在一起,P5的視覺設計便充滿了視覺張力以及表現力,貫穿了本作想要強調的「青少年對世界的反叛與革命。」雖然看久了眼睛會不舒服。


UI設計:怪盜的節奏感


P5的UI設計堪稱遊戲史上最具個性之一,它打破了傳統RPG四平八穩、方方正正的界面規則,讓一切都充滿動感。


  • 斜角構圖與動態UI:

遊戲選單與戰鬥選項並非靜態排列,而是以傾斜、跳躍的方式呈現,猶如主角想要反抗體制、撕下標籤,正猶如每個人正值青少年的反叛期內心最大的狂吼與憤怒。


  • 鮮明的輪廓線條:

粗黑的筆觸勾勒出漫畫的描邊感,雖然以日系畫風來說著實不是很新鮮的事,但是P5透過更極簡的視覺語言,讓反而無彩度的角色在全紅的背景下更獨樹一幟。


  • 角色動作:

當你在戰鬥中選擇指令時,角色不只是站在原地,而是以極具個性的方式擺動姿勢,以其他遊戲舉例的話:角色的待機動作比較不傾向《原神》那樣優雅、可愛的設計,更像是《JOJO》那樣狂妄、自由。


這些設計不僅提升了遊戲的動態感,還讓玩家在操作時感受到「我是怪盜團的一員」,進一步強化了沉浸感。

這種視覺風格,不只強調了「反叛」,也營造了一種無法逃脫的壓迫感:一種自己身為青少年,內心充斥著滿腔熱血、似乎能辦到什麼,卻又對社會無能為力的掙扎感。


殿堂的色彩與心理暗示:現實與認知交錯


每個殿堂的主色調都不只是裝飾,而是對角色內心世界的具象化。當你潛入這些扭曲的心理空間時,色彩本身就已經在影響你的心理感受。

  • 金色與紫色(畫家的殿堂):象徵著虛榮與欺瞞,玩家在其中感受到一種浮誇而病態的美學。
  • 深藍與冷灰(大樓的殿堂):營造出無情、壓抑的企業文化,讓人不寒而慄。
  • 血紅與焦黑(政治家的殿堂):塑造出暴力與極權的統治氛圍。


P5的遊戲機制與體驗,本身就是對社會的反諷。

主角們潛入的「殿堂」並非普通的迷宮,而是那些權力者內心的認知世界。簡單來說,這些建築不是現實,而是扭曲的人性所構築的精神象徵——以貪婪、操控、扭曲現實為根基,塑造出一座座詭異而華麗的迷宮。

這種設計,讓遊戲不只是單純的「擊敗壞人」,而是讓玩家直接闖入人性的深處,拆解那些腐敗的信念。

每個殿堂的主題都對應著當代社會的陰暗面——濫用權力的教師、剝削學生的畫家、貪婪無度的財閥、甚至是掌控整個國家的政治傀儡……這些反派的構成,並非來自於魔法或異世界,而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時時刻刻都能見到的「社會權力者。」甚至可以稱作為造就整個社畜、弱勢族群的罪魁禍首,坐上高位、悠閒享受紅利的掌權者。

而面對這些現實生活當中,青少年根本拿強權沒轍的立場,遊戲設計了另外一種視角:怪盜團像是潛伏於黑暗的竊賊,潛入敵人的心靈核心,將其「寶物」盜走,使其自我崩潰,徹底悔改。其實也有點跟《全面啟動》的概念類似,頗有趣der

這種設定,恰好與榮格「人格面具」的概念產生共鳴——


如果一個人的認知足夠堅定,那麼他所建構的世界便會成為現實。
而當認知崩潰時,他的世界也將隨之毀滅。

社會的標籤:人們眼中的「你」,究竟是誰?


而在此遊戲最有趣的一點,就是不斷強調遊戲當中主角群的「弱勢」與「邊緣。」

身為被邊緣化的一群青少年,家長、師長們對他們的定義都已經被框死在「問題學生」這種標籤之下,卻沒有思考背後的社會問題、或是好好的去與學生溝通,而是一昧地人云亦云,而沒有被標籤的人們沾沾自喜著奚落其他人。

所謂的「曾參殺人」就是在指此事:人類總是以自己的眼睛、耳朵,和他最狹小的思維在判斷事物、判斷其他人,並隨意妄下定論。

從遊戲一開始,主角就背負著不白之冤,被社會定義為「問題學生,」無論走到哪裡,都逃不開旁人的質疑與冷眼。


又如何解套「貼標籤?」


那對於標籤本身的困難,遊戲當中並沒有冠冕堂皇的設計什麼洗白的橋段。

這部作品最令人爽快、乾脆的點在於,他不是在於如何去改變他人印象,而是如何讓自己不被所謂的「標籤」所束縛,讓他們這一群問題學生有自己的正義、為了自己的信念去貫徹,而不是受到其他人的眼光所束縛。

那不就是我們正在經歷的嗎?

現在的世代充斥著各種的鎂光燈底下,看到家人與朋友生活多采多姿的限動、又買了各種新的包包抑或是服飾,隨時隨地都在放大以及比較,每個人的內心都不斷地陷入自我檢討與焦慮,甚至會私底下流傳著對其他人的鄙夷。

而任何一個社會上的謠言或是新聞,只需要一瞬間流傳至網路,就如病毒一般又快又猛......

「管它們說什麼。」才是此遊戲給予玩家的解答。


厭惡思考,卻又害怕被控制的人性本能


而除了標籤本身,遊戲的後期還有一個滿驚人的設定,這部分我先不暴雷,只是單純說自己的感受:令我聯想到沙文主義……

人類最珍貴之處實屬於腦袋的思考能力和想像力,卻因為怠惰之罪終將是人類最致命的缺點,任由著怠惰啃食自己的思考能力……對於怠惰,我是著實無法認同的。

倘若要任由怠惰擺佈,那麼生而為人的優勢與生存意義呢?或許生而為人不是每個人的自願,但是生命的價值……終有使命,何必要像個動物般只為苟且偷生的貪求享受與生存?那麼那些扛下事務的人類就應當罪該萬死嗎?

生而為人固然辛苦、存活於世不是我們的自願,卻又何必自私自利的在大家都是痛苦的出生之下,任性選擇想要有所特殊之道?頹廢的活著,又與動物有何分別?

選擇自己的人生,是痛苦的。

因為這代表著,所有的決定、所有的後果,都必須自己承擔。但如果有一個強大的意志能代替人們做決定,讓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那麼人們還會想要自由嗎?

這讓我想起《1984》中的「雙重思想」,人們既渴望獨立思考,又害怕思考的責任,於是他們選擇相信權威,相信媒體,相信「被灌輸」的答案。

或許,這才是最可怕的事——不是「沒辦法改變,」而是人們從未想過要改變。


明智悟:自私?無私?每個選擇都是一場掙扎


而說到沙文主義,其實也有有趣的設定出現在本作。

透過與主角對比的配角,可以更凸顯兩者概念的衝突性。

明智悟——與主角立場完全對立的存在,他是個聰明絕頂的人,手握改變命運的力量,卻選擇將自己困於「復仇」這條道路上。

如果說主角象徵著「不論世道如何,我仍要貫徹正義」,那明智則是「我知道世界殘酷,於是我選擇變得更殘酷」。

誰才是對的?

我們或許會同情明智的遭遇,但同時也無法否認,他的選擇是如此狹隘。他的「正義」,是將世界踩在腳下,而不是尋找真正的改變。

P5沒有給出標準答案,甚至連「正義」本身,都被拋給玩家自己去定義。

但至少,主角的選擇告訴我們——即便世界不會變得更好,即便我們的努力可能毫無意義,我們仍然可以選擇成為一個願意伸出手的人。


社會真的爛透了:但仍不放棄,即便只改變了一點點


P5的最後,世界並沒有因此變得完美。壞人還是會出現,體制還是腐敗,人們還是會習慣被操控,依賴權威,遺忘曾經發生的一切。

但這一切,並不代表反抗沒有意義。至少,有些人的人生因此改變了。

至少,那些曾經被壓迫、被踐踏、被剝奪希望的人,因為怪盜團的存在,因為怪盜團的古道熱腸以及互助合作,曾經見證過「世界是有可能被改變的」。

這樣的改變,或許微不足道,或許短暫,但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一切。

「這個世界無法改變」,這句話或許是真的。


但——

「我們無法改變任何事。」這句話——是謊言。


總結:P5不只是給青少年的遊戲


雖然《女神異聞錄5》的客群是設定給青少年,動畫化時我也是個青少年——但P5絕對不只是一場關於正義與反抗的冒險,而是一場對「社會、人性與自由」的深刻反思。

它不是一個「快樂的崛起故事,」也不是一個單純的「少年成長記,」而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此時此刻的現實世界、我們內心的選擇,甚至我們自己對於世界的看法、自己對於人與人的關係、對於社會的態度。

當你不再只是單方面接受資訊,而開始思考,你會選擇摘下每一天所該戴起的面具、不再扮演「應該要成為的模樣,」還是你會繼續選擇渾渾噩噩地活著呢?



【關於我-Pyris】


哈囉!我是 Pyris,一個熱愛動畫、設計、影像敘事的創作者。

我關心的不只是畫面,而是設計如何影響玩家的情緒、以及遊戲內想探討的議題。

如果你對遊戲、動畫的美術設計與背後概念感興趣,歡迎觀看我更多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讓我們一起探索畫面的美感與背後的概念!


📌 追蹤我,探索更多遊戲 x 設計的思考與故事!

raw-image

後記:安利《女神異聞錄5》遊戲原畫設定集


如果你對 P5 的美術風格著迷,P5 的設定集絕對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寶藏!

真的是很厚的封面,利用漫畫的分隔設計,猶如漫威的風格一樣

真的是很厚的封面,利用漫畫的分隔設計,猶如漫威的風格一樣


書中收錄了角色前期概念、UI 設計細節,以及許多遊戲中不為人知的小彩蛋,無論是 P5 的忠實粉絲,還是對遊戲設計有興趣的創作者,都能從中獲得靈感!




avatar-img
Pyris 的動畫視角
14會員
40內容數
這個部落格的誕生,源自於我對動畫與影像敘事的執著......還有我超愛躺在沙發上追劇的。 無論是影評、動畫解析,還是關於影像與視覺語言的思考,這裡都是我試圖將腦中的畫面與想法,轉化為文字的地方。 動畫是一門講求耐心與理解的藝術,而這份對畫面的追求,也讓我對世界多了一層「觀看」的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yris 的動畫視角 的其他內容
台灣動畫《幸福路上》不只是講述一個女人的成長,更是一代人共同的記憶與時代縮影。 當童年的夢想被現實磨去光澤,當人生在選擇與妥協中前行,我們是否仍能尋找到幸福?這部動畫透過細膩的敘事與寫實的情感,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軌跡。
當世界歸零,科技與野性誰能勝出?《Dr. Stone》不只是生存挑戰,更是一場知識與文明的較量。當千空用科學點亮黑暗,我們也該思考——科技到底是希望,還是人類自掘的深淵?
時隔 9 年,再次打開摩爾莊園,那些被時間沖刷的回憶,如拼圖般重新拼湊起來。 這款陪伴無數人童年的遊戲,不只是單純的劇情與任務,而是與朋友們一起度過的歲月。那些曾經打鬧、吵架、並肩作戰的時光,仍然鮮明。無論是地圖上的足跡,還是兒時單純的羈絆,都讓摩爾莊園成為最溫暖的角落。
台灣動畫《幸福路上》不只是講述一個女人的成長,更是一代人共同的記憶與時代縮影。 當童年的夢想被現實磨去光澤,當人生在選擇與妥協中前行,我們是否仍能尋找到幸福?這部動畫透過細膩的敘事與寫實的情感,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軌跡。
當世界歸零,科技與野性誰能勝出?《Dr. Stone》不只是生存挑戰,更是一場知識與文明的較量。當千空用科學點亮黑暗,我們也該思考——科技到底是希望,還是人類自掘的深淵?
時隔 9 年,再次打開摩爾莊園,那些被時間沖刷的回憶,如拼圖般重新拼湊起來。 這款陪伴無數人童年的遊戲,不只是單純的劇情與任務,而是與朋友們一起度過的歲月。那些曾經打鬧、吵架、並肩作戰的時光,仍然鮮明。無論是地圖上的足跡,還是兒時單純的羈絆,都讓摩爾莊園成為最溫暖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