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度 = 存有的”意識”狀態
✨次元 = 存在的世界或空間
註:存有可以指任何具有意識的存在,包括物理層面(如人類、動物)或非物理層面(如高維存有、指導靈、星際種族)註:這裡探討的是意識維度,非物理維度
1. 維度(Dimension)— 意識的層次與頻率
維度是指存在的意識層次,通常與振動頻率(Vibration)有關。每個維度代表著不同的意識狀態、感知方式、物理法則,甚至是存在的型態
•1D-3D → 物質界,線性時間,強烈的個體分離感
•4D-6D → 轉變意識的層級,靈性覺醒,心靈與能量層面的探索
•7D-9D → 純能量或高等星際存有,能超越時間與空間
•10D-12D → 超越個體意識,宇宙源頭的層次
✨維度的特點:
與意識、能量頻率相關
代表存有的「意識狀態」
越高維度,越接近合一意識
2. 次元(Realm/Plane)— 存在的不同世界或實相
次元(也稱「界」或「層」)通常指不同的現實或宇宙層面,它們可能與不同的維度對應,但不完全等同
例如:
•物理次元(Physical Plane) → 我們日常生活的世界(3D),有時間、空間、物質法則
•星光次元(Astral Plane) → 靈魂出體可進入的世界,通常與4D-6D有關
•靈性次元(Spiritual Plane) → 更高的存有存在的領域,如揚升大師的世界(7D以上)。
•平行次元(Parallel Realms) → 另一個版本的地球,與多重宇宙相關。
✨次元的特點:
代表不同的「世界」或「存在空間」
可能包含不同的維度
有時與物理世界互相交錯
3. 簡單舉例:維度 vs. 次元
•維度(Dimension) 像是「頻率」或「能量層級」,類似於收音機的頻道,越高頻的意識,進入的維度越高。
•次元(Realm/Plane) 像是「不同的世界」,一個世界可能涵蓋多個維度(例如:4D星光界可以與3D物理界交錯)。
舉例來說:
你在3D地球生活(3D物理次元),但在冥想或夢境中,你可能進入4D-5D的星光次元。
一個外星存有可能來自7D的維度,但它可以選擇降維到5D的次元與我們溝通
4. 如何理解自己的維度與次元?
•如果你覺得時間是線性的、情緒主導,可能主要處在3D或4D的意識狀態
•如果你能夠在夢境、冥想中接收到靈性訊息,你的意識可能在5D或更高的次元遊走
•當你的靈性成長,你的意識可能提升到更高維度,但仍然可以選擇在哪個次元活動(例如,一位9D的靈魂可以選擇轉世到3D地球)
量子催眠師SelinaChu 整理與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