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兩年用過許多數位工具,到現在固定使用的就是Heptabse、Notion、Todoist,各自有各自的強項彼此互補,以下一一介紹:
- Heptabase
- 寫作:我的部落格發文都是在heptabase編輯完才發文的,用數位工具的好處是我可以叫出相關的筆記在旁比對,突然有新的寫作想法也可以直接放一張新卡片放在旁邊。
- 寫筆記:就是用卡片和筆記法一個知識點一張卡片,與其他工具不同的是heptabase有白板,方便移來移去,將卡片彼此做比對。
- 心智圖:我做報告的時候會用心智圖,比較好安排報告的大綱,或讀書重點時更愛用心智圖,這樣就可以一次看到整體的架構
- 日記:會在上面寫我的每日省思,如果內容重要的話就可以直接轉換到筆記裡面
- Notion
- 專案管理:notion的database功能可以一次把專案放在一起,雖然heptabase的tag功能也可以,但notion比較厲害的是有calendar view,比較視覺化比較好安排項目的時間。
- 編織紀錄:我把我編織作品都放在notion裡存檔,就可以詳細記錄作品的線材、工具、完成時間,還可以用關聯功能與專門記錄線材的database關聯。
- 閱讀紀錄:一樣把要看的書和想看的書做個紀錄,累積起來會很有成就感。
- 部落格紀錄:因為有日期功能,我就比較好確認什麼時候要發文,那天的文章準備好了嗎,並把文章做個存檔。
- Todoist
- 雜事:相比notion,把各種想到的小事打上去,而且todoist可以辨識語意,譬如說輸入下週一軟體就會自己辨識日期,自動排程。
- 重複事項:每週要重複的事、每月要重複的事。
- 臨時想要做的事:有時候有個想法,但來不及開notion紀錄,那就可以存在todoist裡面,有空再存到notion裡。
這些大致上就是我現在使用這些數位工具的狀況,未來可能還會有變動,畢竟技術的進步就是如此快速。另外這些軟體就足夠應付我的生活了,如果工作量更多,或是專業度需要更高、或是與他人協作需求之類的,可能就需要學習更專業的規劃軟體,現在沒使用一部分是因為沒這麼大的需求,另一部分是專業一點的工具都是要訂閱費用的,小資如我光heptabase的費用就多次讓我想要回去使用obsidian了,就看看未來有沒有再變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