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無蟬鳴、不仲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唐‧李白《夏日山中》


濃濃夏日,樹間亮麗的陽光,碧玉層層的綠葉。李白懶懶搖著一把白羽扇,搖著搖著,見山中無人跡,忽地靈機一動。何不仿魏晉之風,以天地為穹廬、以青山為衣袂?於是乎,解開了頭巾,掛在石壁上,清爽宜人!脫下了衣服,袒露出上身,心曠神怡!陣陣松風吹來,只覺山中無曆日,悠悠然逍遙自得。


立了夏,江南迎來小滿的煙雨金枇杷,芒種時節灑遍梅子黃時雨,就是夏至了!夏至,華夏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傳說,古人在地上立了一根竹竿,發現每年太陽走到這一天時,影子最短。有云:「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云夏至。至者,極也!」這一天,太陽行至最北處,北半球的白晝最長、黑夜最短;北極圈以北的地區會出現極晝。天地萬物、盛極而衰,過了這一天,太陽一寸一寸地挪移,白晝一點一點地縮短。


夏至,陽氣至盛,卻非最熱的一天。諺云「不到夏至不熱」,意味著炎熱天氣正式開始,之後會愈來愈熱。熱浪越過田野、穿過池塘、落在樹梢上,撩動了無數蟬鳴。《禮記》載,

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


無蟬鳴、不夏日


斯斯斯的蟬叫,是夏天最悅耳的音樂。無蟬鳴,不夏日!蟬,因其鳴叫聲,又稱知了。《莊子·秋水》中有云: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夏蟲,蟬也。意思是,不要對生活在井裡的青蛙,談論大江大海的波瀾壯闊,因為他們目光如豆,只看得到頂上那一小方天空。不要對只活於夏天的蟲子,描繪寒冬的冷冽冰凍,因為在他們的認知裡,永遠只有夏天。比喻人囿於所知所見,孤陋寡聞、思想狹隘、知識淺薄。碰到了,與其話不投機、徒費唇舌,不如揮揮手、速速離去。


蟪蛄不知春秋。

同樣出於莊子,與夏蟲不可語冰有異曲同工之妙。蟪蛄(ㄏㄨㄟˋ ㄍㄨ,huì gū),蟬類,或春生夏死不知秋,或夏生秋亡不識春。


蟬乃盛夏之魂,壽命只有短短幾個禮拜,一般人因而誤以為它們會在這段時間內,從幼蟲羽化成成蟲、交配、產卵、死亡,完成一個生命週期。事實上,蟬的一生大部份時間以幼蟲形態穴居於地下。穴居時間不等,中國蟬 3 至 7 年,法國蟬 4 年,台灣蟬 5 年,北美蟬可以長達 17 年。


漫長的穴居蟄伏,一旦破土而出,迎來了夏日、陽光、千樹萬樹無窮碧。唯有努力愛春華,滿懷熱情,縱聲高唱。燃起一季的絢爛,輕撩行人的悲與歡,轟轟烈烈,至死方休。


朝飲甘露


古人以為蟬攀於枝頭,朝飲甘露、暮咽高枝,只以露水為食,猶如隱士般的高風逸韻,孤傲脫俗。漢末,建安才子曹植曾作《蟬賦》讚道:

唯夫蟬之清素兮,潛厥類乎太陰。在盛陽之仲夏兮,始遊豫乎芳林。

實澹泊而寡慾兮,獨怡樂而長吟。聲噭噭(ㄐㄧㄠˋ  ,jiào )而彌厲兮,似貞士之介心。

內含和而弗食兮,與眾物而無求。棲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


蟬啊,蟬啊,潛於陰暗地底,一朝破繭而出,何等潔白清亮。仲夏五月,驕陽似火,始遊於林間樹梢。性恬靜而與世無爭,獨怡然自得而長鳴。鳴聲噭噭,一聲響似一聲,如同忠貞之士、懷抱正直耿介之心。清心寡慾而不食人間煙火,與萬物結交而一無所求。昂首高高棲枝頭,渴了,飲晨露之清流。

正可謂出污泥而不染,身處紅塵,卻不與世俗同。


曹植,字子建,除了七步成詩的傳說,尚有才高八斗之譽。源於南朝詩人謝靈運嘗曰:

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此乃謝靈運說話的藝術。看似推祟曹植文采之高、無人能及,實則暗諷世人所有才學加起來,尚不如自己一人。


庚寅(公元2010)年五月,星雲大師書法展在北京舉行,齊白石再傳弟子景浩以一幅水墨「五德之君 – 蟬」相贈。蟬之五德,出自晉人陸雲《寒蟬賦》:

夫頭上有緌,則其文也;含氣飲露,則其清也;黍稷不食,則其廉也;處不巢居,則其儉也;應候守常,則其信也。

緌(ㄖㄨㄟˊ ,ruí),像纓飾的下垂物。

五德:文雅、高潔、廉正、儉樸、誠信。


詠蟬三絕


騷人墨客慣想像,賦予蟬的意象濃墨又重彩。蟬不知亦無從理,一逕枝頭聲聲叫。會叫的只有雄蟬,日日引吭高歌,無非為了吸引雌蟬注意。交配後,雄蟬隨之奄奄一息,雌蟬則在產卵過後告別人世。生命匆匆,不負陽光不負卿,人間一趟,就為了繁衍後代。是卑微得壯烈?還是壯烈得低到塵埃裡去?


四季嬗遞,朝代更迭,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管它紅塵紛紛擾擾,時節一到,又是蟬聲鳴樹梢。唐詩人愛蟬之不食人間煙火,遂以之明心志、寄理想、表高潔,留下了「詠蟬三絕」詩作。


虞世南《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垂緌:低垂的觸鬚。緌,古人結在頜下的帽帶下垂部份。蟬的頭部有觸鬚,猶如下垂的冠纓。

清露: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其實是刺吸樹木汁液。

流響:形容蟬叫聲有如清泉長流,連綿不斷,悅耳動聽。

疏桐:梧桐是高樹,着一「疏」字,更見其枝葉繁茂,高挺俊拔。

:憑藉,依靠。

這是首自明心志的小詩,透過對蟬的習性之描寫,讚頌了它的高潔傲世、不同凡俗,詩人也以此自況。古有鳳凰非梧桐不棲之說,住在梧桐樹上的蟬,自然與那些在腐草爛泥中打滾的昆蟲不同。居高樹,飲清露,叫聲自然流麗響亮,無需秋風加持,一樣傳得遠又遠。

大約作於由隋入唐,詩人有感於唐太宗的知遇之恩。虞世南(公元558 – 638年),初唐大書法家。一生坎坷,歷經南朝陳、隋朝,隋煬帝死後落於竇建德之手。李世民滅竇建德後引為參軍,此後一直輔佐太宗,常與之討論歷代政治得失。唐太宗說他有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甚至讚美道,「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憂不理!」讚譽如此之高,詩人不矜不驕,不以鯤鵬自居,而以小小之蟬類比,足見其人格之高潔與胸襟之開闊。


駱賓王《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寒蟬淒切,囚徒如我,不由得陣陣悲意上心頭。正是華年好時光,怎堪如棄婦般,對著《白頭吟》自怨自傷?秋濃露重,蟬兒縱有雙飛翼,也飛不高飛不遠。寒風瑟瑟,蟬兒縱有心高鳴,輕易被風淹沒去。誰人相信秋蟬的皎皎高潔?又有誰人相信我的清白無辜?


西陸:秋天。《隋書·天文誌》:日循黃道東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東陸謂之春,行南陸謂之夏,行西陸謂之秋,行北陸謂之冬。」

南冠:身陷囹圄之人。《左傳》記載,楚人鍾儀囚於晉,仍然戴南冠、奏南國音樂,被譽為君子之行。楚國在晉國南邊,晉人遂稱楚人為南人,楚人戴的帽子,就叫南冠。南冠在此有兩層含義,詩人既是囚徒,也以君子自況。

玄鬢:指蟬的黑色翅膀,比喻自己正當盛年。

白頭吟:相傳西漢時,窮才子司馬相如以一曲《鳳求凰》,擄獲了孀居富家女卓文君的心,卓文君又是私奔又是當壚賣酒的。司馬相如顯達之後,卻欲棄髮妻納美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傷,中有「悽悽重悽悽,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之句。古代詩歌,常將君臣關係比作男女之情。詩人借此典故表明自己一片忠心赤忱,換來的卻是裁贜誣陷。


此詩作於唐高宗儀鳳三年(公元678年),居卑位十多年的駱賓王剛升為御史,因上疏論事觸怒了武則天,被以貪贓罪名下獄。唐睿宗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作為幕僚的駱賓王起草了著名的《討武氏檄》,大加撻伐武后之種種不是。武則天一邊讀一邊笑,至讀到「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時,凜然一驚,問左右大臣「此語誰為之?」知道是駱賓王之後不悅地說:

宰相之過,安失此人?


徐敬業討伐失敗,駱賓王(公元640 ? – 684年?)不知所終。駱賓王出身寒門,七歲能詩,號稱神童。據說,《詠鵝詩》就是作於此時。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李商隱《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蟬兒蟬兒棲高枝,餐風飲露難一飽。悲鳴悲鳴無人理,徒勞無用費其聲。悽悽苦苦叫到五更天,聲已嘶力亦竭,疏疏落落欲斷絕。最是無情棲身樹,依然碧綠翠如故,不為徹夜哀鳴減顏色。

恰似我官職卑下、漂泊不定,無人憐惜、沒人訴衷腸。欲效陶淵明歸去來兮,故園已荒蕪,蔓草生野煙。憑誰問何處可安身?進也難,退也難!嘆我平生際遇亦如蟬,感念蟬鳴聲聲來警醒。君寧抱飢棲高枝,我自清高又清貧。

薄宦:官職低微。

梗猶泛:語出《戰國策·齊策》,桃偶譏笑泥偶說,你這土做的人偶,遇到洪水就完了。泥偶反唇相譏道,我是西岸的土做的,洪水來了儘管沒了人形,還可以被衝回西岸的家鄉。你呢?東國桃木做的人偶,洪水一來,還不知道漂到哪裡去呢?後人遂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無依。梗,樹木枝條。泛,漂流。


李商隱(公元813 – 858年),晚唐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以有別於李白、杜甫之「大李杜」。詩人一生仕途蹇困,不是做做小宦,就是輾轉於各地幕僚。又受牛李黨爭波及,曾經的好友令狐綯也對他冷眼相看,更令他一腹牢騷與無奈。是以借蟬寄寓身世之慨,懷才不遇,抱負難伸,徒勞無功。但依然孤高自守,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被譽為「追魂之筆」,語出激憤卻運思高妙。初讀是唸大四時,多年多年以前,青春惘惘,歲華惶惶,只覺美得驚心動魄。原來蕭瑟蒼涼的不是只有枯籘、老樹、昏鴉,也不獨是碧雲天、黃花地,還有正是鬱鬱蒼蒼的澄澄翠翠。世間之美,恁是多情也無情。

相較於宦途碌碌,李商隱的感情生活似乎相當多采。詩人多首名為《無題》的詩歌,筆觸隱晦,情感婉轉,不禁讓人起了愛情的浮想聯翩。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爲探看。


蟬與禪


蟬生性高潔,司馬遷《屈原列傳》遂以蟬借喻屈原,「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在佛家看來,可見古人天性中自具禪意,以蟬說禪。「浮游塵埃,隱身止語;出世發聲,一鳴驚人;恰如君子,震耳發聵。」而知了、知了之通稱,知是智慧,了是覺悟。或說,知是實相,了是無我和放下。蟬多年暗無天日的蟄伏,只為了破土而出,能在陽光下高唱、戀愛、結合。短短數週,歡愉過後,就是無我、放下、死亡。蟬即禪,已經悟道了。


蟬與禪,有人寫了這樣一首妙詩:

要悟禪機先悟蟬,知了二字莫輕言。

禪本無形依萬物,蟬雖草蟲歷千險。

意亂清音增煩惱,心靜蟬聲伴安眠。

若有若無隨心性,蟬聲便是無字禪。


夏至,晨時沐曉光,午時聽蟬鳴。人活一世,蟬活一季,知了?知了!


2025/06/21 夏至:住家巷口一戶人家後院,有參天柳樹一棵,每次外出散步必經過。節氣之始,以汝為證。

2025/06/21 夏至:住家巷口一戶人家後院,有參天柳樹一棵,每次外出散步必經過。節氣之始,以汝為證。

圖片取自網路加以裁剪而成,侵權刪。

圖片取自網路加以裁剪而成,侵權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宇牛-avatar-img
2025/06/20
真的很妙!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29
宇牛 是蟬的生命妙?蟬的叫聲妙?還是文章妙??
avatar-img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的沙龍
81會員
124內容數
來自前現代的靈魂,誤闖入後現代的肉體。碰來撞去,都是密碼。心悸,卻又無可奈何。不合時宜,又跟不上時代,只好活在自己的小小時代。
2025/06/04
芒種,石榴花開及時雨。讀林黛玉《葬花》,拈一柱香送花神,青梅煮酒話流光! 仲夏,芒種這一天,淅瀝瀝下起了應時雨,農民樂呵呵地在田裡插秧。一眼望過去,田野一片鮮嫩翠綠。家家戶戶飄溢著美味的麥飯香,處處迴盪著宛轉的採菱歌謠。
Thumbnail
2025/06/04
芒種,石榴花開及時雨。讀林黛玉《葬花》,拈一柱香送花神,青梅煮酒話流光! 仲夏,芒種這一天,淅瀝瀝下起了應時雨,農民樂呵呵地在田裡插秧。一眼望過去,田野一片鮮嫩翠綠。家家戶戶飄溢著美味的麥飯香,處處迴盪著宛轉的採菱歌謠。
Thumbnail
2025/05/21
遇見小滿,暖風十里,蜻蜓立荷。麥花香,枇杷熟,涼拌苦苣菜,等梅子黃時雨。 立夏已去,小滿未滿,萬物競相生長。飄飄灑灑一場雨過後,路邊小草拔高了個兒,枝頭綠意愈深濃。俄而,清風徐來,陽光破雲層而出,柔柔燦燦。碧綠的樹蔭,青幽的草地,更勝群芳競艷季節。
Thumbnail
2025/05/21
遇見小滿,暖風十里,蜻蜓立荷。麥花香,枇杷熟,涼拌苦苣菜,等梅子黃時雨。 立夏已去,小滿未滿,萬物競相生長。飄飄灑灑一場雨過後,路邊小草拔高了個兒,枝頭綠意愈深濃。俄而,清風徐來,陽光破雲層而出,柔柔燦燦。碧綠的樹蔭,青幽的草地,更勝群芳競艷季節。
Thumbnail
2025/05/04
一聲蛙嗚立夏至,小荷尖尖榴花紅。薰風吹,宜喝茶,宜小睡;宜看一回「三國演義」青梅煮酒論英雄!
Thumbnail
2025/05/04
一聲蛙嗚立夏至,小荷尖尖榴花紅。薰風吹,宜喝茶,宜小睡;宜看一回「三國演義」青梅煮酒論英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桃花堪折,纖纖玉手,冰肌玉骨,回眸嫣然。無關雪月,驚鴻一瞥,篆刻心頭,癡戀沉迷。   朝花夕拾,幾度春光,伊人羞澀,皎皎秋波。懸筆無解,斷腸相思,孤寂夜啼,縈夢沉陷。   鴛鴦芳菲,十里紅妝,合巹半瓢,並蒂火燭。情意難歸,恨燕雙飛,醉生夢死,化繭沉溺。   三生無名,眷慕不識,
Thumbnail
  桃花堪折,纖纖玉手,冰肌玉骨,回眸嫣然。無關雪月,驚鴻一瞥,篆刻心頭,癡戀沉迷。   朝花夕拾,幾度春光,伊人羞澀,皎皎秋波。懸筆無解,斷腸相思,孤寂夜啼,縈夢沉陷。   鴛鴦芳菲,十里紅妝,合巹半瓢,並蒂火燭。情意難歸,恨燕雙飛,醉生夢死,化繭沉溺。   三生無名,眷慕不識,
Thumbnail
最是盛夏落葉時,晴絲隨風卷涼陰。 颯颯婆娑舞輕柔,餘光映出相思人。 鶼鳥生單翅,比翼飛無間。 旅者長飄泊,青花短輝綻。 叢生烏髮亂輕柳,雜絮飄紛遮玉顏, 高束青絲煙波柔,開懷笑眼最甚歡。 感覺可以接這繼續寫,等靈感來!
Thumbnail
最是盛夏落葉時,晴絲隨風卷涼陰。 颯颯婆娑舞輕柔,餘光映出相思人。 鶼鳥生單翅,比翼飛無間。 旅者長飄泊,青花短輝綻。 叢生烏髮亂輕柳,雜絮飄紛遮玉顏, 高束青絲煙波柔,開懷笑眼最甚歡。 感覺可以接這繼續寫,等靈感來!
Thumbnail
風/徐徐吹過/我看見樹的呼喊/雨/緩緩下落/我聽見花的悲鳴/日初東昇/她在那裡/不動/夕陽西下/我在這裡/不走
Thumbnail
風/徐徐吹過/我看見樹的呼喊/雨/緩緩下落/我聽見花的悲鳴/日初東昇/她在那裡/不動/夕陽西下/我在這裡/不走
Thumbnail
雨夏雲灰掀葉風 孤鳥高樹鳴哀聲 花殘地濁溪沆溉 草綠腰挺曠野濛
Thumbnail
雨夏雲灰掀葉風 孤鳥高樹鳴哀聲 花殘地濁溪沆溉 草綠腰挺曠野濛
Thumbnail
忍把癡心幻作淺嚐低吟   為汝祈白首 今別後  楚天雲闊   狂狷東風 孤傲西來雨 寂寥人間道   放下心中石  昂首見藍天   這季雨  何時能歇 濕淋的心  何時不再有搭搭的黏稠 迷茫的心緒  理也理不個頭緒 慌亂地不知所措 雨停時會好些嗎 也許吧 也許雨停了果
Thumbnail
忍把癡心幻作淺嚐低吟   為汝祈白首 今別後  楚天雲闊   狂狷東風 孤傲西來雨 寂寥人間道   放下心中石  昂首見藍天   這季雨  何時能歇 濕淋的心  何時不再有搭搭的黏稠 迷茫的心緒  理也理不個頭緒 慌亂地不知所措 雨停時會好些嗎 也許吧 也許雨停了果
Thumbnail
芭蕉不展曉寒輕 樓上夕斜雲半濃 去年春夢久遠別 斷雁魚沉誓言空 朱門半掩花扶疏 不見朱顏相映紅 落露為霜階寒色 蓬門猶如山萬重
Thumbnail
芭蕉不展曉寒輕 樓上夕斜雲半濃 去年春夢久遠別 斷雁魚沉誓言空 朱門半掩花扶疏 不見朱顏相映紅 落露為霜階寒色 蓬門猶如山萬重
Thumbnail
捲簾望月青冥天 露台霜清花色寒 夢魂苦待春風來 關山路遠催心肝
Thumbnail
捲簾望月青冥天 露台霜清花色寒 夢魂苦待春風來 關山路遠催心肝
Thumbnail
朝盼行雲思華年 暮望行雨許心亂 春城芳草何曾休 寧筆書不將愁斷 日漸老情懷衰晚 荒鏡疏懶塵暗染 昔無端人散曲終 滄海淚藍田玉煙
Thumbnail
朝盼行雲思華年 暮望行雨許心亂 春城芳草何曾休 寧筆書不將愁斷 日漸老情懷衰晚 荒鏡疏懶塵暗染 昔無端人散曲終 滄海淚藍田玉煙
Thumbnail
悄然無言空似夢,幾度愁思渡秋葉, 秋葉不曾捨本枝,秋風強摘當頭葉。 可是秋芽強如牛,孤風繞旋帶不去, 新芽自有一片天,秋風上心總憂思。 何好?何是好?如何是好? 縱有逍遙之姿,能忘凡塵瑣事, 卻執紅塵之色,契念情緣幻夢。 夢在心中,亦在眸底。 笑談能言幾些事,餘思對影訴孤杯。 妳若
Thumbnail
悄然無言空似夢,幾度愁思渡秋葉, 秋葉不曾捨本枝,秋風強摘當頭葉。 可是秋芽強如牛,孤風繞旋帶不去, 新芽自有一片天,秋風上心總憂思。 何好?何是好?如何是好? 縱有逍遙之姿,能忘凡塵瑣事, 卻執紅塵之色,契念情緣幻夢。 夢在心中,亦在眸底。 笑談能言幾些事,餘思對影訴孤杯。 妳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