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速寫:桃園龜山中和路底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raw-image

桃園龜山中和路底的老宅,承載著時光的痕跡,像是一張泛黃的老照片,靜靜地躺在都市變遷的角落。斑駁的紅磚牆上,歲月刻畫出細細的裂紋,透露著過往的故事。屋簷下的青苔攀附著木樑,彷彿不願放開這段歷史的記憶。

鐵窗欄杆上,仍殘留著舊時代的雕花,陽光斜照,投下細碎的光影,彷彿是時代的呢喃。門前的一株老榕樹,盤根錯節,枝椏張開,像是庇護著這座屋子,也見證著街道的變遷。偶爾,一陣微風吹過,帶起木門吱呀的聲響,彷彿老宅正輕輕歎息。

巷弄裡的老人坐在矮凳上,緩緩地搖著蒲扇,看著來往的行人。他的眼神裡,有著一種淡然的寧靜,或許,他的記憶裡,這條街仍舊是昔日的模樣,孩子們奔跑,商家叫賣,人情味濃厚。

然而,如今的中和路底,已被高樓環繞,老宅顯得格外孤獨。時間在這裡放慢了腳步,讓這座老屋繼續低聲述說,屬於它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503會員
4.5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桃園南門市場 走進桃園南門市場,一股熟悉的台灣味立刻撲鼻而來。這裡沒有華麗的裝潢,也不是觀光客必訪的熱點,但對在地人而言,這是一個深植生活的所在,是早晨與傍晚的節奏,是味覺與記憶交織的日常風景。 市場的入口不算寬敞,招牌稍顯老舊,卻總是人潮不斷。一走進去,就是一條條交錯的走道,攤販緊密排列,空氣
Thumbnail
2025/04/17
桃園南門市場 走進桃園南門市場,一股熟悉的台灣味立刻撲鼻而來。這裡沒有華麗的裝潢,也不是觀光客必訪的熱點,但對在地人而言,這是一個深植生活的所在,是早晨與傍晚的節奏,是味覺與記憶交織的日常風景。 市場的入口不算寬敞,招牌稍顯老舊,卻總是人潮不斷。一走進去,就是一條條交錯的走道,攤販緊密排列,空氣
Thumbnail
2025/04/16
桃園大竹路社區 桃園的大竹路社區,是一條乍聽平凡無奇的道路,卻蘊藏著一種低調的日常美感。從蘆竹區一路延伸的大竹路,橫貫著老社區、新建築、工業區與小吃攤的混合景象。走在這條路上,不同時間會感受到不同的節奏與呼吸。 早上七點,街道上已經有不少活動的蹤跡。早餐店飄出油條與豆漿的香味,鐵門半掀的五金行正
Thumbnail
2025/04/16
桃園大竹路社區 桃園的大竹路社區,是一條乍聽平凡無奇的道路,卻蘊藏著一種低調的日常美感。從蘆竹區一路延伸的大竹路,橫貫著老社區、新建築、工業區與小吃攤的混合景象。走在這條路上,不同時間會感受到不同的節奏與呼吸。 早上七點,街道上已經有不少活動的蹤跡。早餐店飄出油條與豆漿的香味,鐵門半掀的五金行正
Thumbnail
2025/04/08
桃園龜山振興路社區 清晨六點,陽光還沒完全灑落,振興路已經慢慢熱鬧起來。巷口的豆漿店飄出淡淡的香氣,熟客們三三兩兩坐在塑膠椅上,咀嚼著溫熱的蛋餅,談論著昨夜的天氣和今日的菜價。一旁的老闆娘一邊熟練地翻著鍋,一邊笑著問:「你女兒這禮拜放假要回來嗎?」 這裡是龜山區的振興路,不算熱鬧的大街,卻是許多
Thumbnail
2025/04/08
桃園龜山振興路社區 清晨六點,陽光還沒完全灑落,振興路已經慢慢熱鬧起來。巷口的豆漿店飄出淡淡的香氣,熟客們三三兩兩坐在塑膠椅上,咀嚼著溫熱的蛋餅,談論著昨夜的天氣和今日的菜價。一旁的老闆娘一邊熟練地翻著鍋,一邊笑著問:「你女兒這禮拜放假要回來嗎?」 這裡是龜山區的振興路,不算熱鬧的大街,卻是許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桃園龜山中和路底的老宅,承載著時光的痕跡,像是一張泛黃的老照片,靜靜地躺在都市變遷的角落。斑駁的紅磚牆上,歲月刻畫出細細的裂紋,透露著過往的故事。屋簷下的青苔攀附著木樑,彷彿不願放開這段歷史的記憶。 鐵窗欄杆上,仍殘留著舊時代的雕花,陽光斜照,投下細碎的光影,彷彿是時代的呢喃。門前的一株老榕樹,盤
Thumbnail
桃園龜山中和路底的老宅,承載著時光的痕跡,像是一張泛黃的老照片,靜靜地躺在都市變遷的角落。斑駁的紅磚牆上,歲月刻畫出細細的裂紋,透露著過往的故事。屋簷下的青苔攀附著木樑,彷彿不願放開這段歷史的記憶。 鐵窗欄杆上,仍殘留著舊時代的雕花,陽光斜照,投下細碎的光影,彷彿是時代的呢喃。門前的一株老榕樹,盤
Thumbnail
大溪越靠近鶯歌的地方,也越多工廠,從農村到工廠,既有一種時代變遷的無奈,也有著對美好景象的珍惜。隨著工廠逐漸取代農田,大溪的風貌也在悄然改變。然而,在一片鐵皮屋的後方,一顆美麗的櫻花樹依然屹立,象徵著自然與美好依舊存在。 這顆櫻花樹,如同大溪的守護者,默默綻放著,給予人們心靈的慰藉。九重葛也在前面
Thumbnail
大溪越靠近鶯歌的地方,也越多工廠,從農村到工廠,既有一種時代變遷的無奈,也有著對美好景象的珍惜。隨著工廠逐漸取代農田,大溪的風貌也在悄然改變。然而,在一片鐵皮屋的後方,一顆美麗的櫻花樹依然屹立,象徵著自然與美好依舊存在。 這顆櫻花樹,如同大溪的守護者,默默綻放著,給予人們心靈的慰藉。九重葛也在前面
Thumbnail
走遠遠的路,只是去豐富園區看樹,折回來沿途走入舊社區小巷到底, 以為路已到盡頭,旁邊窄巷,走看看,出口竟是另一處社區的入口。 不斷的道路拓寬,不停蓋新屋,大街小巷連連看, 穿來繞去,發現走進小時候某同學的住處, 但那些老舊木屋,屬於違建,早已拆除,建起高樓, 昔年嶄新電梯大樓,外觀也佈滿塵
Thumbnail
走遠遠的路,只是去豐富園區看樹,折回來沿途走入舊社區小巷到底, 以為路已到盡頭,旁邊窄巷,走看看,出口竟是另一處社區的入口。 不斷的道路拓寬,不停蓋新屋,大街小巷連連看, 穿來繞去,發現走進小時候某同學的住處, 但那些老舊木屋,屬於違建,早已拆除,建起高樓, 昔年嶄新電梯大樓,外觀也佈滿塵
Thumbnail
站在圓山的小山頂上,我望向腳下廣袤的民俗村,一筆一筆的畫著,心中不禁生起一股敬畏之情。這個村落如同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蜿蜒曲折的街巷彷彿融入了歷史的痕跡,仿佛每一塊石頭都述說著遠古的故事。 這裡的建築,一棟棟連在一起,蔚為壯觀。古樸的木屋、磚瓦舖就如同一幅幅畫卷,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獨有的光彩
Thumbnail
站在圓山的小山頂上,我望向腳下廣袤的民俗村,一筆一筆的畫著,心中不禁生起一股敬畏之情。這個村落如同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蜿蜒曲折的街巷彷彿融入了歷史的痕跡,仿佛每一塊石頭都述說著遠古的故事。 這裡的建築,一棟棟連在一起,蔚為壯觀。古樸的木屋、磚瓦舖就如同一幅幅畫卷,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獨有的光彩
Thumbnail
車駛進微傾的街道,兩側紅磚堆砌的樓房,斑駁的外牆。一群裹著頭巾的婦女、孩童緩步下車。在這個陌生的國度,他們不是觀光客,沒有搖晃小旗的導遊夾道歡迎,迎面而來的,只有當地居民不友善的叫囂。意圖按下快門的女孩雅拉,相機也在衝突中被砸得粉碎......
Thumbnail
車駛進微傾的街道,兩側紅磚堆砌的樓房,斑駁的外牆。一群裹著頭巾的婦女、孩童緩步下車。在這個陌生的國度,他們不是觀光客,沒有搖晃小旗的導遊夾道歡迎,迎面而來的,只有當地居民不友善的叫囂。意圖按下快門的女孩雅拉,相機也在衝突中被砸得粉碎......
Thumbnail
參天古木日照蔽 木落蕭蕭人罕跡 虯蟠根腰壯三圍 冠頂鳥鳴聲依稀 樹猶在植人不見 人事蜩螗涕淚翳
Thumbnail
參天古木日照蔽 木落蕭蕭人罕跡 虯蟠根腰壯三圍 冠頂鳥鳴聲依稀 樹猶在植人不見 人事蜩螗涕淚翳
Thumbnail
苔痕上階綠原來這麼可愛!
Thumbnail
苔痕上階綠原來這麼可愛!
Thumbnail
小坡坎 開車不到五分鐘,就來到了一個小坡坎的地方。停好車,爬上坡,看到眼前景象,不禁驚喜。一片碧綠的池塘,後面是一排竹林,旁邊有一個傳統的三合院。三合院前面是小路,看起來沒有人走過的樣子。農村的倒影在水面上映照,微風吹過,水面波光粼粼。一切都呈現出一幅美好的農村景色。 典型的農村景色 這是典型
Thumbnail
小坡坎 開車不到五分鐘,就來到了一個小坡坎的地方。停好車,爬上坡,看到眼前景象,不禁驚喜。一片碧綠的池塘,後面是一排竹林,旁邊有一個傳統的三合院。三合院前面是小路,看起來沒有人走過的樣子。農村的倒影在水面上映照,微風吹過,水面波光粼粼。一切都呈現出一幅美好的農村景色。 典型的農村景色 這是典型
Thumbnail
畫作記憶 這裡距離上一個創作的地點大約 150 公尺左右,剛好有一塊小空地可以停車。於是就把車子停下來,尋找作畫的景物。旁邊就是農家,是那種非常傳統的三合院。房子的拐角處有一棵不知道是什麼樹的樹,反正就是海邊常見的這種樹。旁邊是一個破舊的房子,破舊的紅磚房。這兩個元素其實還是蠻好看的。配上小路,將
Thumbnail
畫作記憶 這裡距離上一個創作的地點大約 150 公尺左右,剛好有一塊小空地可以停車。於是就把車子停下來,尋找作畫的景物。旁邊就是農家,是那種非常傳統的三合院。房子的拐角處有一棵不知道是什麼樹的樹,反正就是海邊常見的這種樹。旁邊是一個破舊的房子,破舊的紅磚房。這兩個元素其實還是蠻好看的。配上小路,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