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隔一段時間,美國債務危機都會被提到:
接著一如往常都會平安無事安全下庄對於我們一般吃瓜群眾來說就是只能「看看新聞」而已吧!?沒發生>>我們空擔心一場
出事情了>>我們也無力挽回,更無法迴避
但至少我們可以簡單的來看看,那些數據指標可以透露出一些端倪
萬一真的有事情,換換現金跟大眾商品還是可以考慮的
今天如果要選擇一個指標來看一個國家的債務風險,
我會選擇【國家信用違約交換,CDS】
相關的知識可以參考以下網站資料:
從上圖的數據圖表來看,美國信用違約交換數值為41.47,雖較上個月40.48高,但從2008年最高點(超過100)長期來看,並沒有特別的高。
這兩個數據有時候受到短期投機的影響,反應雖然即時但偶而會有因流動性不足而失真的情況。
舉例來說,【美國公共債務/GDP】在過去大部分的情況都是攀升的,目前的數值來到121.87%。
那這樣高真的會造成債務危機嗎?主要還是要看美國的經濟是否持續成長,一個人如果可以一直賺大錢,那欠債對他來說就不是問題。但如果有一天他賺不了這麼多錢,債務很快地就會慢慢還不上了,對吧?
1. 債務組成分析:
2. 政治風險矩陣
教科書主要提到4個指標或許可以較早期給予警訊:
從上面圖表來看,美國長期就是一直不斷增加貨幣供給量,理論上增加越多沒有搭配經濟成長的話,風險就越高;但是我們回頭看,過去美國大部分時間都是處在經濟成長的情景。
可以看到2020年之後,美國的M2/外匯存底就快速飆升,一直印錢但是沒有賺錢,理論上債務風險就會上升。當然,【美國自己有一套方式來處理這些問題】,關於這個議題可能會在接下來的文章中詳細討論。
坦白說,這個議題十分龐大並非我們一般人能夠妥善研究,在這裡主要是提供一些基本的數據跟因子提供給一般群眾來了解,有哪些項目是我們可以參考,對於想深入研究的人也可以從這些參數著手進行更深入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