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哥搞自關禁閉,其實只是賭爛短線籌碼面的下三濫洗法,秋哥是老神在在,確定股價一定會回去,只是想找個機會休息一下,天天寫稿很累,兩個肩膀全都五十肩了。秋哥本來以為「過幾天」就會漲回去,但卻沒想是「過一天」就漲回去。三篇排程文章剛發完,還是得回來再上班發文。順帶一提,萬海漲回去了沒有?秋哥的預測有沒有出錯?
秋哥不知道說過多少次,短線籌碼面,長線基本面,短線籌碼面再雞歪,基本面在那,就是鐵打的價值。從230.5跌11元,再漲回230.5,你是賺錢還是賠錢?如果你是追高殺低的,一來一回,你賠了22元,如果你是低進高出的,一來一回你賺了22元,你逢低買進的,賺了11元甚至更多,就算你腳麻沒跑但也沒錢買的,至少你沒有被嚇到殺低,一毛都沒虧到。

所以,秋哥是不是一直在跟你說,你一定要懂得股票本身的價值,才不會被市場上那些妖魔鬼怪的鬼言鬼語所左右。你如果沒有定見,就來秋哥這裡看文章,帶大家從85走到230.5,秋哥自認為沒什麼了不起,在這個驚濤駭浪的過程中,能讓你安心的死抱不放,沒被洗下船,紮紮實實的賺好賺滿這一段,秋哥倒是頗引以為豪。
結果,洗了兩天,長榮還是在230.5,本益比3.55倍,本淨比0.86倍,殖利率14%,又回到原本的狀態,完全沒有反應出長榮應有的價值。你再看看這兩天外資和投信的操作,是不是就像秋哥說的低點倒貨高點補貨,形成大戶被散戶割韭菜的奇葩場景?老粉們應該都知道,秋哥很少道歉,但秋哥每次只要一道歉,幾乎都是最佳的買點。秋哥五次的報牌,加上這一次,是不是每次都應驗?
長榮的研究架構那一系列,是集秋哥以所學最粗淺的管理學知識所寫而成,淺是淺了點,但你在網路上應該找不到有人可以這麼認真的,用學術的角度去分析一檔個股,一個系列將近兩萬字,你可以去看看那些吹噓自己很厲害的達人,一篇寫幾個字,用哪些手法,有沒有很用心在做分析。秋哥一再強調,只要是付費行為,客人付錢,你至少應該給予對應價值的商品或服務,這是一種基本的商業倫理與道德。但就算是免費文章,秋哥的服務也是盡可能要求要有一定水準,因為這關係到秦暢秋這個品牌。
4/6:操弄變項的實際案例-低智商社會這篇,引發很多的討論。秋哥還是要再強調一次,秦暢秋是財經網紅,不是政治網紅,但不管我講的是什麼,一定都是用多面向的證據和共同的邏輯標準來推論。但秋哥只是人,不是神,雖然在基本面的觀察,秋哥還算可以,我沒有辦法觀察到所有的面向,特別是籌碼面。
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不足之處,所以透過理性的討論,甚至是辯論,都可以補足彼此的不足,去謀求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例如秋哥支持季配,但有人不支持,秋哥也尊重他們的不支持,那麼大家就各自努力,去實現自己的想法。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但是,如果有人不是用君子的手段在做事,秋哥通常就會與這些人保持距離,甚至永不往來。因為秋哥相信,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事,連人都不會做,我不相信事情會做得多好。
例如說,22年主張全配,卻利用秋哥的信任混進秋哥開的季配群組,然後利用端走整個群的人。
例如說,把與自己意見不同者叫做畜生的人。
例如說,明明就是被洗腦,但卻火力全開,到處噴人的人。
秋哥不敢說自己多厲害,但我也是個搞科學,懂邏輯,而且自認為見過世面的人,我真的沒辦法解釋為什麼我看到的,跟這些人看到的,明明都是同一件事,但解讀卻竟然完全不同。
秋哥有時也想好好跟這些人講個道理,但後來一想,還是算了吧,跟滿腦都是仇恨的人,講道理是沒有用的,我也不想浪費我寶貴的時間去狗吠火車。如果等秋哥退休時,台灣還是這個鳥樣子,秋哥會很慎重的如他們的願,離開台灣度過晚年。
一樣回到長榮。時至今日,長榮還是被許多股民和分析師,列為超級景氣循環股,對於滿腦都是刻板印象的人,講道理,恐怕也是沒用的,或許當他們在別股受了傷,或是看到你因長榮賺了錢,他們或許也會有所改變,但到那時,對那些還沈溺在刻板印象的人來說,都已經太晚了,或許現在應該有很多人已經悔不當初了。秋哥能做的很有限,只能盡本份的努力寫文章,至於能影響多少人,就一切隨緣了。
附帶兩件事。其一,秋哥已經準備開始寫書了,看看能不能在一個月內寫完,爭取在七月發行。在賠最少的考量下,第一波應該會以自費出版的方式印個1000本。這個工程很大,而且賠本的機率非常大,但也算是為自己留下一個作品。
其二,預計在五月初,秋哥要再跑一趟美國做募資路演,除了去紐約拜會合作的律師、會計師、投行(這次會以AGP為主)以及審計合作單位外,美方券商有安排我們去參加波克夏的股東會,據說這應該是巴菲特爺爺最後一次在股東會上露臉了,另外也會去矽谷參觀並做路演。行程還在安排中,能不能讓大家跟團,待行程確定後再跟大家報告。但秋哥還是要強調,全程自費,除必要行程要跟外,其餘均需自理,也不會要你投資什麼東西,到時有興趣的再找秋哥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