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 : 2025.03.20
地點 : 台北新店碧潭堰魚道
從小就喜歡騎單車的我,總覺得透過自己的力量穿越人來人往的城市、橫越一望無際的平原、挑戰崎嶇陡峭的山坡,是一種冒險,也是一種成就感。
中午時分,我和朋友騎著 Ubike 悠遊在新店溪右岸自行車道,原本的計畫是前往碧潭覓食與拍照,卻意外被碧潭堰右側的魚道觀景臺吸引了目光。站在這裡俯瞰,堰下的河床鋪滿了方方正正的豆腐岩,水流輕輕拍打著岩面,形成層層漣漪。岸邊有一處平緩的岩地,格外適合停下腳步歇息,享受這片寧靜的水岸風光。不遠處,幾位釣客專注地守著魚竿,等待下一刻的豐收。

碧潭堰
- Q :為什麼麼稱這裡為魚道呢?
- 引用新北市政府新聞稿 : "生態調查團隊指出,魚道型式設計考量,以新店溪常見魚種,如長鰭馬口鱲、台灣石(魚賓)、明潭吻鰕虎、短吻小鰾鮈及日本瓢鰭鰕虎等魚種,以在地魚種的思維及習性,其一針對游泳性魚類可以在水中逆流而上之外,也可以跳出水面越過落差;其二攀爬性魚類如果遇到較高流速,則會離開水面攀附在潮濕魚道側壁匍匐前進;其三底棲性魚類可以利用鰭墊幫助克服急流,整合思量並加以優化適用條件,打造適切的水中通廊。"

魚道
魚道之眼
這段魚道的設計充滿巧思,在水道中央特別開了一扇『窗』,讓人有機會目睹魚兒逆流而上,奮力向碧潭前進的畫面。這條魚道不只是工程設計的一部分,更是一座連接不同水域的橋梁,為魚群提供了一條通行的路徑,使生態得以延續與循環。

魚道之眼
碧潭魚道一覽
最後,從魚道觀景台的入口遠望,碧潭堰映入眼簾,而堰上則是更廣為人知的碧潭風景區。在這裡,可以踩著小船悠遊湖面,或是選擇在岸邊的景觀餐廳小憩,欣賞碧潭吊橋橫跨水面的優美身影。
如果願意花點時間往下游走,不妨來到碧潭橋下,近距離感受碧潭堰的壯闊與靜謐。帶著家人或寵物來這裡散步,讓河風輕拂心緒,在這片靜謐的水岸間,為明日重新注滿前行的動力。

※我們分享記得標註來源、我們友善可以給朋友們知道
圖片來源 : 姜姜的攝影小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