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島嶼邊緣慶生:阿里山、恆春、靜浦的生日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三年前(2022)到阿里山過生日,去年(2024)到恆春,今年到東海岸的靜浦。在這之前很少到遠處為自己過生日。或許是全職工作關係,或許只是沒想過可以用慶生為由規劃一趟出走。

 

一開始只是那幾天行事曆是空白的,所以給不知哪裡來的迅雷打中的機會,腦神經迴路觸電般的出現阿里山三個字。


年輕時去過阿里山,但去了阿里山的哪裡已不復記憶。只是阿公以前在那裡鋸木,成了他兒子對他以前工作的唯一所知。打閱日治時期的戶口名簿,上面記載著阿公的父親寄戶籍在阿里山的沼平。父親對此一無所知。


那年選擇在嘉義火車站搭火車到當時可達的終點—十字,再轉客運到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除了體驗森林火車的新奇,也想讓雙腳踏上阿公阿祖在那片巨大森林工作的土地上。

晚上落腳首次踏訪鄒族的達邦部落,不知道阿公阿祖在這片山林工作的那些年,曾與鄒族人有過任何交會嗎?

 

晚間到訪,且是旅遊淡季的周間,部落可供飲食的店早已打烊,民宿老闆娘供應我一包泡麵加一顆雞蛋。

是當年的生日大餐。


去年則是忍痛捨棄山友在那幾天約的過夜爬山團,後來才知該團別有正面居心--為了幫我慶生。搞得山友還得另擇他日揪一團給我驚喜,真的很謝感謝這一群可愛的山友,上一次有群體幫我慶生都不知是幾年前的事了。

 

去年捨棄爬山選了恆春,因為沒有住過,二來很久很久很久沒來台灣尾。

除了想去恆春古城門看一看拍照外,並未規劃其他景點。但還是太貪心了,一早租了機車直奔牡丹鄉,只為了爬高士佛山。第一間大學的畢旅來過石門古戰場,團進團出,像被遊覽車拋來拋去,匆匆一瞥,毫無記憶點。

來到恆春,免不了要去墾丁看看海,只是墾丁吸引我的又是奇怪的點。為了一見八寶公主,又稱「荷蘭公主」,位於大灣海灘的八寶宮。前幾年改編自陳耀昌小說《傀儡花》的影劇《斯卡羅》,就與八寶公主有關(欲知細節可自行搜尋)。


獨自旅行慣了,不在都市過生日反而不在意儀式感。沒有蛋糕(有考慮在花蓮買個小蛋糕,但時間來不及),沒有蠟燭,沒有大餐,沒有酒精飲料,沒有生日快樂歌。

但一點也不孤寂。

 

連續兩年選了台灣的邊邊角角跟自己過,但又恰巧接觸到原住民部落,本來今年想挑南迴線(銜接去年的恆春剛好繞一圈台灣),但生日前後一天都有事情。

 

本來想挑苗栗泰安的民宿,但即使是租機車還是略有不便。這一次腦神經迴路不曉得又被什麼雷打到。突然想起2017年友人約我去港口部落跨年,後來沒去成。因為我的腸子檢查出長了東西,壞東西,跨年、生日都在醫院病床上過。


搜尋住宿點,港口部落竟然沒有民宿了,擴大至港口部落附近的東海岸範圍,只找到一兩間可負擔範圍的民宿。選定一間當時很有未來感,現在只剩歷史感的千禧山莊,位於靜浦以南約2公里處,有公車直抵民宿站牌。從花蓮火車站搭車遊東海岸並不陌生,之前在花蓮生活有一次搭到台東成功,另一次搭到長虹橋,都是當天來回。

 

其實這次沒有安排要去靜浦部落,只是先在石梯坪買好晚餐,再搭一小段公車到靜浦等往南的公車才能到民宿。就在公車駛進靜浦部落時,看到Cepo’戰役(大港口事件紀念碑)的標示牌,當下決定隔天無所事事的早上到此一訪。


我又想起跟靜浦一段幾乎快抵達的緣分。

應該是2008-2010年間看過一部林皓申導演紀錄顏子矞老師在靜浦國小教書,以Cepo’戰役(昔稱大港口事件)為主題帶領學生參與原住民傳統樂舞比賽的故事。當時紀錄片有一段阿美族的歌謠十分溫柔動聽,還寫信問導演歌名,他回信說只知道是部落流傳歌謠。

那一次從花蓮搭車去秀姑巒溪出海口的長虹橋閒晃,曾想徒步到靜浦,但考量客運班車時刻,似乎太趕而作罷。


這次住的民宿就在台十一線上,離海很近,房間面海,可隱約聽到海浪聲。可能是漲潮關係,房間內聽到浪拍打海岸聲有點像機械聲。我滿會認床的,不管多舒服的床都一樣,但這一晚罕見地睡得極好。民宿也離縣界很近,隔天一早趁早餐還在準備,散步十五分鐘到花蓮台東縣界,象徵式的來到台東。

raw-image



民宿走路到靜浦部落約二十分鐘,途經北回歸線碑。一早先是跨越由無名河分隔的人治管理界線,接著是地球自轉軸偏斜造成太陽直射北端的虛擬界線。我們之中或許有些人每天就在邊界穿梭來回,直到有人告訴他,那裡有一條線。線的一邊是這個,線的一邊是那個。但也有很多線,是不用他人告知,就知道不該跨越。

raw-image



越熱帶、溫帶界線往北,一台農用車先於我拐進靜浦部落。Cawi’,阿美族語音近札位的靜浦部落。每日迎向太陽升起,又稱太陽部落。如此給人美好意象的部落,約一百五十前被清帝國將領吳光亮設局屠殺部落族人,迫使餘下族人躲藏、分散逃亡。


raw-image



走過安安靜靜的部落,經過Cawi’工坊前面向秀姑巒溪出海口的太陽廣場。

走上斜坡,越來越靠近靜浦國小校門口,來到靜土紀錄片的拍攝地,猶豫著是否平日不宜拜訪。這裡不只是小學,不只是紀錄片拍攝地,也是清軍屠殺一百六十名阿美族戰士之地。

 

raw-image


入校左側牆面釘著大大的塑膠掛布,上頭標示Cepo’戰役事件地點模擬圖。學校沒有大門,入口沒看到警衛室或警衛,我看見右側有老師帶一群孩子在空地上活動

不確定是幼兒園還是小學生,望向右前方即是Cepo’戰役紀念碑與故事牆,看起來不會正式進到校園,也不會打擾師生上課。

raw-image


raw-image



緩步走向故事牆,沒人阻止我,看來應該是開放區域,放心的逐一讀著草地上八顆巨石的文字。上頭以金色字雋刻著此戰役被迫逃亡的阿美族八大氏族:Pacidal 太陽、Monali'茅草、 Cikatopay 大葉山欖、Cilangasan 奇拉雅山、Sadipongan 鳥巢、 Cunang 木舟、Ciwidian 水蛭、、Foladan 月亮。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生日已成昨日,今日與靜浦(Cawi’)相遇,今日與土地的歷史交會。

每年這一天,真真切切的踏在熟悉也陌生的土地上。

提醒自己,這一年都要跟土地、自然、人群好好的連結。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任依島的沙龍
41會員
38內容數
如果沙龍是輕鬆寫意聊的話,歡迎大家抱著輕鬆的心情閱讀我的文章。
任依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5
先用圖片說話,《屋簷下的交會》2019年8月出版,至2024年底,和出版社簽約滿五年,謝謝游擊文化不嫌棄,續約下一個五年。 這五年,每年領到版稅,依當初與讀者的承諾,會捐出一半版稅給精神疾病相關民間組織,其中一半會捐給家連家精神健康協會(下稱家連家),另一半會捐給服務精神疾病倡議團體或直接服務的組
Thumbnail
2025/04/15
先用圖片說話,《屋簷下的交會》2019年8月出版,至2024年底,和出版社簽約滿五年,謝謝游擊文化不嫌棄,續約下一個五年。 這五年,每年領到版稅,依當初與讀者的承諾,會捐出一半版稅給精神疾病相關民間組織,其中一半會捐給家連家精神健康協會(下稱家連家),另一半會捐給服務精神疾病倡議團體或直接服務的組
Thumbnail
2024/09/18
太魯閣族Yabung.Haning(吳雅雯)的《先自己自己,再一起一起》好看易讀,拿到書以後,利用中秋節前夕,一篇接一篇的讀完了⋯⋯ 透過Yabung對家庭故事的梳理,以及由太魯閣族的主體位置的敘說,爲我們揭開,他者所看到的家庭暴力只是外傷,實則是更深層的族群歷史創傷⋯⋯
Thumbnail
2024/09/18
太魯閣族Yabung.Haning(吳雅雯)的《先自己自己,再一起一起》好看易讀,拿到書以後,利用中秋節前夕,一篇接一篇的讀完了⋯⋯ 透過Yabung對家庭故事的梳理,以及由太魯閣族的主體位置的敘說,爲我們揭開,他者所看到的家庭暴力只是外傷,實則是更深層的族群歷史創傷⋯⋯
Thumbnail
2024/07/03
《淚腺壞掉》滿兩個月,截至目前為止新書分享會,除首場台北場是出版社規劃以外,其餘皆是各地獨立書店邀請。依時序為苗栗的日榮本屋……非常謝謝這些書店的邀請。我盡可能地略記出席當天分享的重點或是記述當天的記憶點。請大家多支持獨立書店。
Thumbnail
2024/07/03
《淚腺壞掉》滿兩個月,截至目前為止新書分享會,除首場台北場是出版社規劃以外,其餘皆是各地獨立書店邀請。依時序為苗栗的日榮本屋……非常謝謝這些書店的邀請。我盡可能地略記出席當天分享的重點或是記述當天的記憶點。請大家多支持獨立書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三年前(2022)到阿里山過生日,去年(2024)到恆春,今年到東海岸的靜浦。在這之前很少到遠處為自己過生日。或許是全職工作關係,或許只是沒想過可以用慶生為由規劃一趟出走。   一開始只是那幾天行事曆是空白的,所以給不知哪裡來的迅雷打中的機會,腦神經迴路觸電般的出現阿里山三個字。 年輕
Thumbnail
三年前(2022)到阿里山過生日,去年(2024)到恆春,今年到東海岸的靜浦。在這之前很少到遠處為自己過生日。或許是全職工作關係,或許只是沒想過可以用慶生為由規劃一趟出走。   一開始只是那幾天行事曆是空白的,所以給不知哪裡來的迅雷打中的機會,腦神經迴路觸電般的出現阿里山三個字。 年輕
Thumbnail
2019/05/29 10:04 拍圖
Thumbnail
2019/05/29 10:04 拍圖
Thumbnail
四月的生日月,一翻開相簿卻發現好像哪裡也沒去,倒是在短短的幾週去了三趟花蓮,久久回去一次,都會在剛下車踏上月台的那一刻,覺得自己還是很愛花蓮,喜歡海線的廣闊也喜歡山線的壯麗,夾在花東縱谷平原裡,說真的還是好幸福! 清明連假跟老鄧的同事出來露營,這次的懶人露營包了一小區,晚上一起煮火鍋烤肉,
Thumbnail
四月的生日月,一翻開相簿卻發現好像哪裡也沒去,倒是在短短的幾週去了三趟花蓮,久久回去一次,都會在剛下車踏上月台的那一刻,覺得自己還是很愛花蓮,喜歡海線的廣闊也喜歡山線的壯麗,夾在花東縱谷平原裡,說真的還是好幸福! 清明連假跟老鄧的同事出來露營,這次的懶人露營包了一小區,晚上一起煮火鍋烤肉,
Thumbnail
三月份兩次的花蓮小旅行,剛好都去了趟太魯閣,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當時的我們好幸運,能快樂地在山谷裡散步聊天,平安地順利下山,仍是滿滿的恩典! 三月第一週陪朋友一起回花蓮跑浪花馬,記得大學時期,也報了這場馬拉松,大家一起騎車到起跑點停車,剛停好,就聽到鳴槍聲XD 這次當加油團,送朋
Thumbnail
三月份兩次的花蓮小旅行,剛好都去了趟太魯閣,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當時的我們好幸運,能快樂地在山谷裡散步聊天,平安地順利下山,仍是滿滿的恩典! 三月第一週陪朋友一起回花蓮跑浪花馬,記得大學時期,也報了這場馬拉松,大家一起騎車到起跑點停車,剛停好,就聽到鳴槍聲XD 這次當加油團,送朋
Thumbnail
快要放假了,大家計畫好要去哪裡玩了呢? 我提前一天,給自己放假,所以一共會休5天。 大學裡放春假的概念, 很懷念放春假的時光。 2024放春假啊! 想去的地方有: 阿里山,塔塔加...... 南投車埕,向山遊客中心 新竹海岸線17公里,香山豎琴橋、南港賞鳥園區 苗栗泰安溫泉、豆
Thumbnail
快要放假了,大家計畫好要去哪裡玩了呢? 我提前一天,給自己放假,所以一共會休5天。 大學裡放春假的概念, 很懷念放春假的時光。 2024放春假啊! 想去的地方有: 阿里山,塔塔加...... 南投車埕,向山遊客中心 新竹海岸線17公里,香山豎琴橋、南港賞鳥園區 苗栗泰安溫泉、豆
Thumbnail
三月初和一群朋友去臺南兩天一夜輕旅行。 府城初春,氣溫宜人,正是閒逛好時節。白天到老城區走走停停看看,賞美術館、嘗小吃、逛商店,傍晚去安平看夕陽、吹海風、食海鮮,夜晚老宅酒吧聽音樂、品美酒、聊人生。 本來無意為文記錄,這幾個禮拜一些浮光掠影好像萬花筒一樣總在腦海翻轉,不寫出來有點可惜,還
Thumbnail
三月初和一群朋友去臺南兩天一夜輕旅行。 府城初春,氣溫宜人,正是閒逛好時節。白天到老城區走走停停看看,賞美術館、嘗小吃、逛商店,傍晚去安平看夕陽、吹海風、食海鮮,夜晚老宅酒吧聽音樂、品美酒、聊人生。 本來無意為文記錄,這幾個禮拜一些浮光掠影好像萬花筒一樣總在腦海翻轉,不寫出來有點可惜,還
Thumbnail
冬天的沖繩是旅遊的淡季,人潮不多,天氣與台灣類似,散心到處走走看看悠閒自在,旅行不一定要前往旅遊勝地,我喜歡住宿在交通方便的地方,附近的公園、超市、景點、美食與賣場等地方,到處走馬看花是我的最愛,雖與台灣的生活方式差不多,國度不同心境就不一樣,這樣的小日子很美好。
Thumbnail
冬天的沖繩是旅遊的淡季,人潮不多,天氣與台灣類似,散心到處走走看看悠閒自在,旅行不一定要前往旅遊勝地,我喜歡住宿在交通方便的地方,附近的公園、超市、景點、美食與賣場等地方,到處走馬看花是我的最愛,雖與台灣的生活方式差不多,國度不同心境就不一樣,這樣的小日子很美好。
Thumbnail
阿里山奮起湖的老老街 人在一年忙碌後,陪著家人到處走走,抑或是享受天倫之樂,也是很重要的時光,學生時代,父母因工作的關係,在兒時記憶當中,放假對我來說,就是在市場工作與幫忙,唯一家人聚會就是初一至初三,初二回娘家,所以過年自然成為與家人互動的連結,走著走著就進入中年,以前每次出門詳細攻略,至今
Thumbnail
阿里山奮起湖的老老街 人在一年忙碌後,陪著家人到處走走,抑或是享受天倫之樂,也是很重要的時光,學生時代,父母因工作的關係,在兒時記憶當中,放假對我來說,就是在市場工作與幫忙,唯一家人聚會就是初一至初三,初二回娘家,所以過年自然成為與家人互動的連結,走著走著就進入中年,以前每次出門詳細攻略,至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