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圖片說話,《屋簷下的交會:當社區關懷訪視員走進精神失序者的家》(下稱屋簷下的交會)於2019年8月出版,至2024年底,和出版社簽約滿五年,謝謝游擊文化不嫌棄,續約下一個五年。
這五年,每年領到版稅,依當初與讀者的承諾,會捐出一半版稅給精神疾病相關民間組織,其中一半會捐給家連家精神健康協會(下稱家連家),另一半會捐給服務精神疾病倡議團體或直接服務的組織(通常是協會或促進會)。2019年預付版稅捐贈
2019版稅捐贈
2019版稅捐贈
出版首年,感謝出版社的行銷宣傳與工作者、親友的口耳相傳,及2020年獲台北國際書展非小說獎首獎,讓這本書有了更多曝光的機會。所以這兩年的版稅收入會相對多一些,當然跟暢銷書比起來,仍相形見絀。
出書的作者,應該都希望自己的書大賣,雖然已不是能光靠版稅就不愁吃穿的出版黃金年代。但所謂大賣,我想多數作者無非只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很多人看見與喜歡。
作品被看見與喜歡,就是如此素樸的願望與慾望。
而此書的出版,更大的希望是,讓更多大眾看見社區精神病人的生活世界,想讓大家使用書中的文字透視精神疾病標籤底下,每一個真實存在這世間,活在台灣社會,生活在你我周遭的「人」。
2021及2022版稅捐贈
非常感謝這五年來,邀請我去分享的獨立書店、民間團體、會所與社區復健中心、康復之家、倡議組織、大學老師/社團、醫院⋯⋯,甚至有新創競賽團隊看了書,想做出整合社區精神資源的app,也謝謝媒體的採訪與報導。我珍惜每一次分享的機會,讓書中人物的故事或精神病人的受苦處境可以被更多人看見。因為有你們的購買,讓我可以實踐承諾,捐贈版稅給屏東向陽會所、苗栗縣迦南身心障礙福利促進會、雲林縣身心照護協會、南投縣心理衛生協進會,與未來有緣的團體。
2020及2021版稅捐贈
出版社年底結算版稅,所以我會在隔年收到前年的版稅收入,2020至2024改採每兩年捐贈一次,這樣數字比較好看一些些(有時會自己貼一點點湊整數或有意義的數字)。
「每一本書都有他的命運」某編輯說過,我覺得《屋簷下的交會》這本書的命已經很不錯了,雖沒暢銷的富貴命,但能獲獎,也賣到二刷(我發誓沒拜文昌帝君或恩主公,是不是有拜會賣更好,我出第三本書一定記得拜XD),不知如果當初找算命仙或算塔羅牌會得到什麼樣的預測呢!
至於作者有跟隨書的命運嗎?
(續)
2023及2024版稅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