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穿越記 第四十一章: 賈政外出做官,大觀園辦詩社
湘雲那股風風火火的勁兒,終究還是被招回史家去。
大觀園裡,少了她那爽朗的笑聲,似乎也安靜了幾分。
寶玉依舊是園中的閒人,穿梭於脂粉堆裡,吟幾句酸溜溜的詩,逗得那些如花似玉的姐姐妹妹們嬌笑連連。
彷彿湘雲的離去,不過是池塘裡少了一尾活潑的魚,水面依舊蕩漾著無憂無慮的波光。
紫鵑冷眼旁觀:「這塊頑石,真是個徹頭徹尾的紈褲子弟!臨別之時,難捨難分,如今又是快樂悠游!」
賈府的平靜,卻被一紙調令攪動。
原本自從元春省親熱鬧過後,賈政倒是本分工作,勤勤懇懇地在工部當差。
也許是皇上看在他是皇妃老爹份上,賞了他幾分面子,一紙調令下來,將他從工部一個閒散的員外郎,改任為外地的學政。
賈母翻了翻黃曆,定了八月二十這個宜遠行的日子,讓賈政啟程上任。
紫鵑聽聞此事,心中卻是想到後世的評論:
「原著說這是升官,可怎麼瞧著,倒像是一場蹊蹺的調動?
皇帝老兒這一手,究竟是褒是貶呢?
原著裡這一節,也沒說賈政到底去了哪個省份,只記得三年後他回來,中秋之夜,給了寶玉幾把扇子,說是從海南帶回來的。
若是去了山西、山東那等地方當官,又怎麼會買到海南的扇子?
這事兒,怎麼想都透著一股子古怪!」
她又想起:
「古代的海南,那可是文人的流放之地,最南端的崖州,更是等同於鬼門關的存在。
連蘇東坡那樣的人物,都被貶到那兒去了。
賈政那書房,偏偏叫做『夢坡齋』,曹雪芹寫的他,就是想效仿蘇東坡!
若是如此,調去海南倒也說得過去。
只是,這學政的差事,對賈政來說,到底是肥缺還是個燙手山芋,實在是難以定論。
沒有元春這層關係,他一個連科舉進士都沒考上的蔭恩官,居然能去當管科舉的學政?
這事兒,怎麼瞧都像是一出荒誕的戲碼!」
八月二十,賈政穿戴整齊,先是到宗祠拜別了列祖列宗,又回到榮禧堂,向賈母辭行。
賈母靠坐在炕上,身上穿著一件暗紅色的繡花褂子,神情略顯不捨,帶著關心道:
「兒行千里母擔憂,這一去路途遙遠,我的心裡總是不安穩。
你凡事都要謹慎小心,千萬別累壞了身子。」
賈政身穿五品青袍官服,恭恭敬敬地答道:
「老太太放心,兒子定當小心謹慎,恪盡職守,絕不辜負皇上的恩典。」 寶玉也跟著眾人送別,站在門口,眼巴巴地望著那輛漸行漸遠的馬車,心裡卻暗自竊喜:
「老爺這一走,我們這些人總算是能鬆快幾日了。」 送別之後,寶玉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大觀園,日子又恢復了往日的閒散。
除了對賈母的晨昏定省,其他之事,早已被他拋到了九霄雲外,每日裡遊手好閒,虛度光陰。
____
這日午後,探春獨自坐在秋爽齋的窗下,看著園中漸漸蕭瑟的景色,心中卻湧起一股想法。
她放下手中的書卷,自言自語道:
「咱們這些女兒家,難道就只能在這園子裡虛度光陰麼?總得做些正經事才好。」
她心思一動,便提筆寫了一張帖子,喚來小丫鬟翠墨,吩咐她送到怡紅院給寶玉,帖子上寥寥幾字,卻是提議創辦詩社之事。
寶玉接過帖子,展開一看,頓時眉開眼笑:
「三妹妹這個主意,真是高雅別致!我這就去與她商議。」
說罷,便晃晃悠悠地往秋爽齋而去,翠墨緊隨其後。
兩人剛走到沁芳亭附近,卻見後門值日的婆子也拿著一張帖子走過來,說是賈芸送來的。 寶玉接過一看,帖子上寫著賈芸得了兩盆品相極好的白海棠,特意送來孝敬他這位「乾爹」。
寶玉頓時笑得眼睛都彎成了月牙兒:
「這個乾兒子,倒是挺孝順的,明明比我還大幾歲,卻也乖乖地喊我乾爹。」
他心裡卻暗自盤算:
「這海棠花來得正是時候,若是詩社就叫做海棠詩社,聽起來也頗為雅緻。」
探春的詩社帖子一經散發,園子裡的姐妹們紛紛響應,很快便聚在了最為寬敞的稻香村正堂之上。
自從黛玉搬到稻香村之後,這裡還是頭一次如此熱鬧非凡。
迎春穿著一襲淡藍色的衫子,顯得越發的木訥溫婉嫻靜;
李紈則是一件素雅的藍色褂子,襯托出她寡居的清淡;
寶釵穿著一件淡紅色的褙子,更顯她肌膚如雪;
惜春依舊是那身藕色的長裙,帶著幾分與世無爭的冷淡。
眾姐妹齊聚一堂,各有風姿。
探春環顧四周,笑著提議道:「咱們既要結社,總得起個像樣的別號,方才不落俗套。」
眾人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一番熱烈的討論之後,各自的別號也定了下來:
黛玉素來居住在稻香村,便取名「稻香小農」;
迎春住在瀟湘館,便號「瀟湘棋士」;
李紈居於綴錦樓,便稱「綴錦妙手」;
探春住在秋爽齋,自然是「秋爽居士」;
寶釵的蘅蕪苑花草繁茂,便雅號「蘅蕪君」;
寶玉是怡紅院的主人,自稱「怡紅公子」;
惜春住在藕香榭,便號「藕榭處士」。 別號既定,眾人便紛紛揮毫潑墨,寫下了一首首或清新雋永,或含蓄深沉的詩作,直到日暮西山,方才意猶未盡地散去。
____
寶玉回到怡紅院,便懶洋洋地歪在炕上。襲人端著一碟點心走過來,柔聲道:
「二爺,我將園子裡灶房新做的紅菱糕、雞豆糕,還有用桂花糖蒸的栗粉糕,都送去史府,給雲姑娘嘗嘗了。」 寶玉一拍腦門,恍然大悟地笑道:
「哎呦,瞧我這記性,忙起來竟把這事兒給忘了!雲妹妹走的時候,還囑咐我多在她老太太跟前說說好話,讓她早些回來住。
這園子裡沒了她,總覺得少了那麼一股子活潑勁兒。」
襲人掩嘴笑道:
「二爺這心,總是惦記著姐妹們。快去老太太那裡說吧,省得雲姑娘在那邊悶壞了。」
夜色漸濃,稻香村的燈火也漸漸暗了下來。黛玉獨自躺在雕花的拔步床上,對著榻邊的紫鵑輕聲道:
「今日這詩社,倒是弄得挺熱鬧的。」 紫鵑也躺在臨窗的榻上,手中還翻著幾頁稿紙,聞言答道:
「咱們下一本《稻花草堂筆記》也快要謄寫完了,等拿給長公主殿下印出來之後,又是一番熱鬧景象呢!」 原來紫鵑將那些在後世耳熟能詳的西方童話,諸如
《豌豆公主》、《傑克與豌豆》、《下金蛋的鵝》等等,
巧妙地融入古代的語境之中,再經由黛玉那支生花妙筆潤色一番,便成了這別具一格的《稻花草堂筆記》,
眼看著又要再次為她們帶來一筆可觀的稿酬。 黛玉聽了,淡淡一笑:
「賺錢倒是其次,不過是聊以慰藉這寂寥的時光,免得像寶玉那樣,整日裡虛度光陰,遊手好閒。」
紫鵑望著黛玉恬靜的睡顏,心中暗道:
「林妹妹這兩年,總算沒有辜負我這暗中的影響。
她不再那般傷春悲秋,也漸漸明白了身為孤女,唯有靠自己才能在這世上立足,這便是往積極的方向走了一大步。」
___待續

南海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