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轉平面設計?5個必學與書單

工業轉平面設計?5個必學與書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引言

工業設計畢業後,想轉行平面設計,會遇到哪些挑戰?

工業設計轉平面設計,不算隔行,設計邏輯有不少共通點。甚至很多工業設計師,早就碰過一些平面設計。

但當真的開始做,才發現字體選得不夠準、排版總覺得哪裡怪、色彩搭配還差點意思,就怕被說「不夠專業」

每年都有不少人從工設轉戰平面設計。

雖然入門不算難,但工設人都知道,有很多課要補。字體、色彩、印刷、版面、軟體,什麼都得學一點,還怕自己有遺漏。

本篇,整理了 5個「從工業設計轉平面設計」必學課題,以及值得看的推薦書單


為什麼這篇文章能幫助你?

  • 我是工業設計系畢業,副修平面設計,學過包裝、字體、品牌、排版、網頁設計等。
  • 畢業後在藝文業、印刷業做過平面設計,負責視覺設計、美編排版、印前完稿。
  • 目前靠平面設計,接案存活至今。
  • 設計書內容雷同、太基礎,不適合已經有設計能力的人。


簡單一句,我和你一樣,但我吃過的屎,你不用再吃。


1. 字體設計與排版

工業設計轉行平面設計,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字體和排版。就像工業設計的形狀與功能,平面設計中,字體與排版會直接影響,訊息的傳達效果。


為什麼字體與排版重要?

文字是設計中,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幾乎無法避免。好的字體與排版,讓設計更專業、訊息更容易閱讀

如果字體選擇、或排版不好,可能會讓畫面難以閱讀、畫面雜亂。所以,學會字體與排版,不只是讓設計元素彼此呼應,還讓訊息更容易被理解。


工業設計師該怎麼學?

字體選擇:中文與歐文的知識,和不同場合選擇適合的字體。

文字排版:透過調整字距、行距與對齊方式,讓畫面更整齊、資訊更清楚。

字體設計:考量可讀性、視覺平衡與變形應用,確保品牌字體的穩定性。


建議按照順序,先了解中文、歐文字體的基礎知識,再學習文字排版,最後如果你覺得需要,可以考慮學字體設計,自製自己的字體。


推薦書籍

字型散步Next:從台灣日常出發,無所不在的中文字型學

(↑此書,是很多大學必讀書籍,從生活中常見的字型設計,帶你了解中文字型的知識、歷史、製作,無門檻,適合想一口氣了解,中文各種字體的人。)

做字:中文字體設計學

(↑此書,是字體設計入門必讀,從中文字的基礎結構,有案例拆解創意發想風格練習,教你字體設計,有大量的實作示範。)


2. 圖形與版面構成

圖形到版面的使用,大多是用在提案過程和產品模擬中。而在平面設計中,圖形和版面形成了視覺語言,影響了風格與情緒


為什麼圖形構成重要?

圖形是視覺語言的基礎,它不只是裝飾,更能幫助傳達訊息塑造風格,甚至影響觀看順序,也決定了整體的視覺效果。

例如,品牌標誌常以幾何構成,用圖形做出識別性;商業海報,則透過圖形元素引導視線,確保重點資訊清楚呈現。

學會如何運用圖形構成,不只是更有層次感與協調性,也能提升設計的系統性與溝通力,圖形還可以成為一種符號。


工業設計師該怎麼學?

基本構成:掌握點、線、面的組成方式,理解幾何與有機形狀的特性,建立視覺基礎。

圖形應用:透過簡化與變形技巧,設計具識別性的圖形,確保清晰度與可讀性。

視覺順序:用文字、色彩、圖像搭配,建立主次關係,引導觀者視線。


先學習圖形構成基礎,了解視覺元素、原理,再學習版面構成基礎,後進階到視覺引導和動線的控制,建議多收集和分析不同風格的設計案例。


推薦書籍

設計排版 最基礎教科書:無論是誰,無論什麼領域,只要熟悉原則,就能做設計!

(↑此書,涵蓋了排版的基礎、原則、構圖、分割到形狀等各方面,適合初學排版的人。基本上,排版的種類,就是那幾種,重點在如何選擇、運用,達到理想的效果。看過很多本排版書,若只能選一本,我還是想推薦它。)


3. 色彩運用與搭配

工業設計中的 CMF(Color, Material, Finish)關注的是材質、光影與工藝。平面設計中則是色彩使用,主要影響了情感和形象


為什麼色彩運用重要?

色彩是最神奇的情緒表達工具,影響了觀看者的感受,甚至決定品牌的市場定位。例如,藍色給人專業、穩重,多用於企業品牌,而紅色則活力、緊迫,常見於促銷廣告。

如果配色不當,可能會無法傳達形象,令人困惑,甚至吸引錯誤的受眾。因此,掌握色彩的基本法則,能讓設計更具說服力。


工業設計師該怎麼學?

色彩理論:了解色相、飽和度、明度,以及各種色彩模式。

配色原則:掌握單色系、類比色、互補色等搭配方式,確保達到設計目標。

色彩應用:了解色彩心理學,和數位、印刷的色彩應用。


基本上,要學會色彩使用,只要搞定這三件事。理解色彩理論,知道基礎就好。關鍵在,如何配色和應用,達到你要的效果


推薦書籍

色彩大事典:設計人的配色實戰寶典

(↑此書,是設計現場的色彩知識全書,有色彩原理、心理學、錯視、安全色,加上色票和演色表,是一本寶典的存在。)


一看就懂配色設計:從色彩知識、配色規則到輸出創意,隨看即用的最強色彩指南

(↑此書,從配色的基礎知識配色技巧、到實用範例,帶你認識配色的思考方式,還收錄了印刷找色用的演色表。)


4. 印刷與輸出知識

工業設計專注於材質表現與3D建模,平面設計則關注印刷技術紙張選擇輸出品質


為什麼印刷知識重要?

即使數位成為主流,許多設計專案,仍需要做成實體,例如名片、海報、包裝、書籍等。

印刷品質不佳,可能會讓顏色失真、圖片模糊等,影響最終成品的呈現。而與數位設計不同,印刷一旦出錯,便會造成實際的金錢損失


工業設計師該怎麼學?

印刷方式:了解數位印刷、膠版印刷的差異,選擇適合的輸出方式。

紙張與加工:認識紙張磅數、表面處理(霧膜、光膜、燙金等)的應用。

印前完稿:確保解析度、出血設定正確,避免印刷出錯。


對想學印刷的設計師來說,所需的分為印刷選擇、印前設定

更簡單來說,就是設計過程中,你需要選擇印刷方法和加工,以及在送印前,要確保檔案,有按照適合的方式製作。

印刷檔案怎麼給,廠商會有自己的規範,最直接的學習方式之一,就是探索印刷廠商的網站(例如,健豪卡之屋經典),很多都有不少知識文章、和模版可下載。

有些還能索取免費紙樣,可以領一些來熟悉紙張的特性,常用的就那幾種,所以不一定要全部都記住。


(印刷有很多學問,我會再寫其他篇)


推薦書籍

為什麼印出來變這樣?設計師一定要懂的印前設定知識

(↑此書,是我心中的「印前製稿」神書!若你對自己的設計檔案,不確定該準備什麼怕遺漏任何細節,不管是Adobe軟體、基本知識、特別色、轉存格式,這本超級有料。我當初就靠這本,闖進了印刷業當設計師。)


5. 設計工具與軟體操作

工業設計師熟悉Rhino、SolidWorks、KeyShot等3D軟體,而平面設計,使用繪圖與排版工具,如Illustrator、Photoshop和InDesign


為什麼設計軟體重要?

好的設計來自好的概念,但好的概念還需要輸出。沒有軟體操作,設計師就像沒有手一樣,無法發揮、綁手綁腳

例如,商標設計常用Illustrator繪製向量圖,書籍排版需要InDesign,而影像合成與修圖則需Photoshop。若不熟悉軟體,會導致低效率對提案選擇的錯估,甚至會無法做出想要的內容


工業設計師該怎麼學?

Illustrator:學習向量繪圖、路徑工具、字體應用,掌握標誌設計與圖形製作。

Photoshop:熟悉影像處理、色彩調整、合成技術,提升視覺效果。

InDesign:掌握頁面編排、段落樣式、輸出設定,製作專業排版設計。


有一句話很有趣:設計師用Illustrator,藝術家用Photoshop,做書者用InDesign。若你不知道,從哪一個開始,就先從Illustrator學吧!(最後三個都要會XD)


推薦影片

Illustrator 基礎教學 | PAPAYA電腦教室
Photoshop 基礎教學 | PAPAYA電腦教室
20分鐘學會重量級排版軟體 InDesign | PAPAYA電腦教室


結語

工業設計轉平面設計,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你可能本來就會一點平面,但真的開始做後,才發現字體、排版、色彩、印刷、軟體,哪裡都卡卡的。這很正常,因為很多細節以前沒特別注意過。

不過也不用想太多,這些東西就是邊做邊學,做多了就會抓到感覺。設計這件事,沒有一步到位,只有越做越順。


就先預祝你轉行順利!


你有轉平面設計的經驗嗎?以上哪個你覺得最難?


如果這篇有給你一點點靈感,別忘了給我個愛心分享給你的朋友,或「請我喝一瓶人蔘飲($60/單月)」,支持我在創作之路狂奔!


最後,謝謝你看到這裡!

/

我是島上人蔘 Island Ginseng,自由接案設計師,專注於設計思考自我成長的分享。想了解更多內容,歡迎加入「島上蔘友會」。

avatar-img
島上人蔘「島上蔘友會」
21會員
28內容數
「島上蔘友會」致力於探索「設計思考」、「平面設計」、「工業設計」、「自我成長」、「自由工作」、「澳洲留學」、「讀書心得」與「展覽心得」,分享技巧、思維、書單等。主張「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每週二篇,歡迎加入「島上蔘友會」成為島上的人蔘之一,讓思考成為的養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設計師常見的印刷悲劇:設計稿送印後,成品與預期落差甚大。本文列舉5個常見原因,包含使用四色黑、油墨總量超過250%、未設出血與裁切線、使用RGB模式輸出、字體未轉外框,並提供解決方法與注意事項,協助設計師避免印刷災難。
提供一份詳細的印刷前檢查清單,包含尺寸與出血設定、顏色與黑色設定、圖片與解析度、文字與線條處理、透明與特殊效果等五大項目的檢查步驟與注意事項,協助設計師避免常見的印刷錯誤,提高印刷成功率。
設計師不一定要會畫畫,也能在設計領域展現競爭力!本文提供六個方法,幫助設計師強化自身優勢,例如:專註解決問題、強化溝通與提案、鑽研工具與技術、發展跨領域技能、建立風格與定位,以及與他人團隊協作。透過這些策略,即使不擅長繪畫,也能在設計領域中脫穎而出。
設計師常見的印刷悲劇:設計稿送印後,成品與預期落差甚大。本文列舉5個常見原因,包含使用四色黑、油墨總量超過250%、未設出血與裁切線、使用RGB模式輸出、字體未轉外框,並提供解決方法與注意事項,協助設計師避免印刷災難。
提供一份詳細的印刷前檢查清單,包含尺寸與出血設定、顏色與黑色設定、圖片與解析度、文字與線條處理、透明與特殊效果等五大項目的檢查步驟與注意事項,協助設計師避免常見的印刷錯誤,提高印刷成功率。
設計師不一定要會畫畫,也能在設計領域展現競爭力!本文提供六個方法,幫助設計師強化自身優勢,例如:專註解決問題、強化溝通與提案、鑽研工具與技術、發展跨領域技能、建立風格與定位,以及與他人團隊協作。透過這些策略,即使不擅長繪畫,也能在設計領域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