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揮刀砍汽車關稅,馬斯克也難逃?特斯拉的「護身符」還靈嗎?
美國總統川普再次發動貿易戰,這次的目標是進口汽車及零件,宣布將課徵 25% 的關稅。這把火不僅燒向傳統汽車大廠,連和川普關係匪淺的特斯拉也難以倖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來輕鬆解讀這場汽車產業的風暴。
特斯拉股價持平假象:關稅風暴下的隱憂
儘管在川普宣布這項政策後,各大汽車廠牌股價紛紛下跌,但以美國工廠為傲,且執行長馬斯克又是川普親近顧問的特斯拉,股價卻出乎意料地持平。不過,馬斯克本人隨即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表示:「重要的是要注意,特斯拉並非毫髮無傷,關稅對特斯拉的影響仍然很顯著,成本影響不小。」
關稅大刀下的產業哀嚎:成本增加、售價上漲
據 Macquarie 估計,這次的關稅政策可能影響約 3000 億至 4000 億美元的進口額,約佔美國每年進口總額的近 10%,預計將使每輛車的價格上漲約 4000 美元至 15000 美元不等。 Autos Drive America 總裁 Jennifer Safavian 警告,這項措施將導致更高的價格、更少的銷售額和更少的產業生產。 Anderson Economic Group 執行長 Patrick Anderson 也表示,公司若被迫提高價格或接受較低的利潤,可能會決定將某些車款從美國市場撤出,導致美國消費者的選擇減少。
特斯拉的優勢與劣勢:美國製造的光環與進口零件的現實
儘管特斯拉在美國設有工廠,且 Model Y 連續三年在 Cars.com 的「美國製造汽車指數」中名列前茅,但根據該榜單的首席研究員 Patrick Masterson 的說法,Model Y 只有 70% 的零件來自美國。Wedbush Securities 分析師 Dan Ives 也指出,沒有任何汽車是 100% 美國製造,即使是本地製造商,仍然依賴進口 40% 到 50% 的汽車零件。
此外,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 的數據顯示,特斯拉車款的零件有 30% 到 40% 是從國外採購的。 Fortune 的報導更指出,馬斯克至少從墨西哥進口了每輛在美國製造的車輛價值 20% 的零件,這些零件現在都將面臨高額的進口關稅。
特斯拉的政治風暴:馬斯克身兼政府要職引發爭議
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身兼政府效率部門 (DOGE) 首長一職,引發部分特斯拉客戶的反感。根據 Cox Automotive 的報告,預計特斯拉 2025 年第一季的銷量將比上一季下降 14.5%。與此同時,1 月至 3 月期間,二手特斯拉的掛牌數量同比增長了 33%。美國司法部長 Pam Bondi 將針對特斯拉經銷商的抗議活動和針對特斯拉車輛的蓄意破壞行為描述為「國內恐怖主義」。
各方反應:汽車產業的震盪與反制
面對美國的新關稅政策,各國紛紛表達不滿。德國經濟事務部長 Robert Habeck 強硬表示:「我們不會袖手旁觀。」 歐盟委員會主席 Ursula von der Leyen 也發表聲明稱,美國的關稅舉措「對企業不利,對消費者更不利」。 專家預計,加拿大、墨西哥和歐洲可能會實施某種形式的報復性關稅。
潛在的影響:價格上漲、市場變動
如果其他國家實施報復性關稅,特斯拉在中國和加拿大等重要市場的產品價格可能會上漲。Anderson Economic Group 在 2 月份估計,川普政府對中國鋼鋁徵收 20% 的關稅,可能會使某些電動汽車的成本增加高達 12000 美元。
總而言之,儘管特斯拉在美國製造的優勢使其在這次的關稅風暴中相對較有優勢,但進口零件的現實、潛在的報復性關稅,以及馬斯克身兼政府要職所引發的爭議,都為特斯拉的未來增添了不確定性。這場汽車產業的貿易戰,最終將如何影響特斯拉,以及整個汽車市場的格局,值得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