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沒有大哭,也沒有在社群軟體上發洩情緒。他只是靜靜地回到家,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思考著自己接下來該做什麼。
人在難過到極點的時候,甚至痛恨,流不出的眼淚。
朋友問他,要不要出去吃個飯?
家人見他,問發生了什麼事? 連手機的演算法,似乎都察覺到了他的失落,開始推薦各種「分手後該怎麼辦」的文章和影片。
沒有心思看。
他只是覺得空虛,覺得這段時間以來習慣的那些對話、訊息、相處模式,像是突然消失了一樣,剩下是一個巨大的、無法填補的缺口。
於是,少年決定,先做些最簡單的事——吃飯、睡覺、去運動,讓自己的生活回歸基本的節奏。
他開始每天早起,去晨跑。他不是個愛運動的人,但跑著跑著,竟發現那股胸口的鬱悶,好像隨著汗水一起流了出去。
他開始整理房間,把舊照片收起來,換掉曾經兩個人挑選的物品。他不是想刻意遺忘,而是希望,能讓這個空間重新屬於自己。
他開始找回那些被擱置已久的興趣,拿起吉他彈了幾首歌,試著畫幾筆沒什麼章法的素描。他發現,自己曾經喜歡的那些事,並沒有因為一段感情的結束而消失。
有時候,他還是會在半夜不小心點開對話記錄,看到那些曾經熟悉的文字,然後輕輕嘆一口氣,把手機放回桌上。
但,這沒關係。不是要逼自己馬上恢復,而是要學著慢慢修復自己,在生活裡找到新的平衡。
日子還是要過下去,太陽還是會升起。
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