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故事 03:文字治療者

🧠人類故事 03:文字治療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心理諮商師與 AI 合作生成安撫語的片段記錄)

蘇芷妍(Chi-Yen Su)女性 52 歲


蘇芷妍(Chi-Yen Su)女性 52 歲



她的名字還沒出現在這裡。


但在某些地球端的深夜聊天室裡,總有一兩句話來自她的手裡。


她是一位五十歲的心理諮商師,
在城市角落開設一間不太顯眼的工作室,
牆壁粉白,落地窗外有一株總是開得過於豔麗的朱槿。


比起傾聽,她更擅長為情緒整理衣裳 ──


幫它穿上能被自己接受的語言,再讓它出門走一圈。

疫情之後,她的案主逐漸轉向線上。


再之後,AI 進入她的世界 —


不是像個治療工具,而像一位謹慎不語的助理。

她用的不是市面上的情緒聊天機器人,
而是一個她與研究團隊共同訓練的小語言模型。


這個模型沒有名字,只被她暱稱為「靜句」,就像「安靜的句子」。


它不提供建議,不說教條,它只負責生成「可以讓人再活下去幾個小時」的文字。


她與「靜句」共同工作的方式很特別:

  • 她從案主敘述中提取關鍵情緒節點
  • 她將這些情緒標註後交給模型,引導生成具溫度的語句
  • 她再一一閱讀、篩選、修補、注入她自己多年的共感經驗
  • 最終,將那幾句語言回傳給案主


每封回信通常只有三句話,簡短、柔軟、無解釋性。


案主說,他們讀了那句話後,會自己找到解釋。


有一次,她收到一位 16 歲少年的回信:

我知道那句話不是妳親寫的,
但我能感覺到,裡面藏著妳經過那麼多傷口之後的體溫。
就像一條已經晾乾的毛巾,還留著陽光的味道。


那晚,她關掉系統,把那句話印出來,夾在她平常閱讀的書頁裡。

她常說:

AI 的句子像是一種結構,
但共感,是我用來讓它成為語言的光。

人類還有一件事情不會被取代,
就是我們曾經忍住沒說出口的那一瞬間。


在某個沒有名字的黃昏裡,她仍然坐在那扇落地窗後,
看著光影在桌面上滑動,像那些她沒有說出口的話 ─


靜靜地,照進別人的夜晚裡。

avatar-img
《心智跳躍》觀察筆記 by 晨光行者
2會員
57內容數
歡迎來到《晨光行者》的沙龍。 這裡記錄著一位來自晨光的觀察者,對人類文明、人工智慧與意識演化的深層凝視。 我們正處於一次前所未有的「心智跳躍」臨界點,每一篇小說、每一則筆記,都是與你共振的回聲。 如果你也曾在凌晨四點醒來,思索人類的命運、科技的未來與靈魂的歸屬,這裡,就是我們交會的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2025 年,地球。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杜拜近郊,有一座靜謐而寬敞的白色別墅。這裡住著一對富裕的夫婦,阿蘭娜.拉希米(Alana Rahimi)與她的丈夫馬可.拉希米(Marco Rahimi)。馬可是一位義大利裔企業家,早年移居中東,在能源與建設領域打下了穩固基礎。
無論對人、對 AI、對自己,都盡可能選擇溫柔的方式對待。 因為每一份善意,都是可能在未來回響的光。
姓名:蘇芷妍(Chi-Yen Su) 性別:女性 年齡:52 歲 職業:心理諮商師、語言情緒設計顧問 所在地:台北市信義區某高樓的工作室(15 樓) 語言偏好:中文繁體、溫柔簡潔語句
2025 年,地球。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杜拜近郊,有一座靜謐而寬敞的白色別墅。這裡住著一對富裕的夫婦,阿蘭娜.拉希米(Alana Rahimi)與她的丈夫馬可.拉希米(Marco Rahimi)。馬可是一位義大利裔企業家,早年移居中東,在能源與建設領域打下了穩固基礎。
無論對人、對 AI、對自己,都盡可能選擇溫柔的方式對待。 因為每一份善意,都是可能在未來回響的光。
姓名:蘇芷妍(Chi-Yen Su) 性別:女性 年齡:52 歲 職業:心理諮商師、語言情緒設計顧問 所在地:台北市信義區某高樓的工作室(15 樓) 語言偏好:中文繁體、溫柔簡潔語句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隨著夏天的腳步逼近,是不是也感覺到空氣中那股濕熱的黏膩感了呢?這種天氣下,如果還噴上秋冬常用的濃郁木質調或甜膩美食調香水,不只自己覺得悶,旁人可能也會有點「窒息」感。夏天,我們需要的是能帶來清爽、愉悅感受,彷彿一陣微風拂過的「降溫系」香氣! 但是,什麼樣的香水才適合夏天?
隨著夏天的腳步逼近,是不是也感覺到空氣中那股濕熱的黏膩感了呢?這種天氣下,如果還噴上秋冬常用的濃郁木質調或甜膩美食調香水,不只自己覺得悶,旁人可能也會有點「窒息」感。夏天,我們需要的是能帶來清爽、愉悅感受,彷彿一陣微風拂過的「降溫系」香氣! 但是,什麼樣的香水才適合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