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普宣布了近一百年來最重大的保護關稅政策之後,現在美股已經連天下跌了
以下是這兩天的美股四大指數的下跌狀態:


Wall Street 和 Main Steet?
昨天的美國的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 在上 Tucker Carlson 在節目前的口徑與川普是一致的,他也是提到若是華爾街好,但是一般的大眾(Main Street)不好,這是沒有用的,最近的下跌是從 DeepSeek 開始的,下跌的原因主要為:「美股七巨頭而非讓美國偉大造成的」
「I said it is more a MAG SEVEN problem and not a MAGA problem」

與川普不同的,他們應該都是真的專業人士,指出這一次的關稅,在不久的未來將會有許多的學術來進行研究 (證明它是對的)。這個可以重新分配財富,並且讓2004中國震撼(China Shock)之後製造業重回美國。
這並不僅僅是經濟的問題,也是國安的問題。 COVID-19 喚醒了美國對於美國製造的重要性,美國人不想要重蹈覆轍。未來將會有更完整的就業機會、更便宜的產品、勞工有更多的工作機會。
當然,主持人也問了華爾街下滑,對於一般人而言,是經濟下滑的指標,您怎麼看,這時候 Bessent 拉了巴菲特下水
「短期的市場是一個選票機制,長期市場中則是一個政策價值機器」
"The shorten market is a vote machine and in a long run, a weighing machine"
這個政策是否是正確的僅能讓時間來說明了。
不公平的競爭
在Bessent 的訪談中,我看到許多多盾的地方,在這裡,他指的主要的不公平的競爭其實是來自於「中國」,中國的低成本、中國的政策補貼、借款補貼、不重視智慧財產和不公平的關稅的問題。下圖為中國也回敬了美國 34 % 的關稅。

但是這個單一或是少數的貿易夥伴不公平,確得是由「全世界」的人一同來承擔關稅和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的風險。從過去的數據來看,加關稅,都沒有好下場,以美國而言,說實在和我們前幾天說的一樣,若是蕭條,在歷史的過去兩次,都得靠戰爭來解決。
而,Bessent說的未來會有很多的學術來討論,現在的「小波動」是正確的,但是真的問他的時候又僅稱,這個僅能讓時間來說明了。對於不公平的競爭,正常而言,就是要與個別的貿易夥伴來尋求合理的解法。
對於他說的,關稅,其實應該是由美國人來付,而非製造國來付。這個種種怎麼看,可能我也做不到美國的財政部長,我不理解過去告訴你不正確的,為什麼在最近就可以行得通。
另外,關稅是美國人來支付的,我不理解,為什麼錢會多出來,對於其它國家而言,現在的美國政府突加關稅,當然會減少對產品或是原物量的「拉貨量」,但我怎麼也想不通,這些美國人付的錢 (3000億) 怎麼會算是中國人出的呢?
我怎麼都想不通,這些關稅,實打實的都是「美國人付的」為什麼川普會把它說成是「中國人」或是「台灣人」付的。

這個部分,我覺得 Besset 的訪談中,也有在不明確地說出類似的話。這個部分,嚴重地誤導了美國人民,若比較不查的人,會誤以為關稅「真的」是由其它國家來支付。但現實是,都是由「本國籍」的「進口商」來支應該國的稅務。
若真的加了稅之後行不通的話,大概就會減少購入,而這些稅的成本也會灌入到進口產品的「售價」中,因為美國沒有「不公平的補貼」 (Unfair Subsidies),唯一的錢,會買入更少的商品,同樣的商品因為成本上升,銷量就下跌。
Bessent 將川普與1980 年代的雷根。為了解決兩位數的通貨膨脹,雷根支持了當時的聯準會主度保羅沃克以劇烈地提升銀行利率來達成減縮貨幣供給量目標的計畫。雷根利用緊縮貨幣供給配合全面減稅的方法來刺激商業的投資。來對比他目前的「對等關稅」的「創新概念」。但這樣的作法,在之前,並沒有什麼成功的範例,但面對選民而言,則會帶給他們「川普想要和雷根一樣,想要增加美國人民的收入」的可能不正確的類比。
特意曲解單純概念的背後,到底想要成就什麼事,其實我不是很明白

對等關稅後台股的走勢
目前為了讓美國偉大,全球大概會遭受短期上的衝擊,我覺得,美國可能會在這一波對其國內的消費、貸款。增加的關稅,將會侵蝕其國民本身的消費力。若不處理,長期可能會失去其美金本位的能力,美元將未能享有傳統避險與儲備貨幣的支撐作用,屆時美債的接受度下降。這個對於二戰後的強權的美國是一個重大的危機。
台股在受到這個短期的影響,誠如我們剛剛的第一段說的,在短短的兩天內,美股的跌幅到了 9 ~ 16 %,我們週五說的 20 %以上的跌幅,在下週一,可能會再創歷史的最高跌幅,若能夠讓這一波,鎖在 30 % 左右。
短則是要等到 2 年後的期中選舉,長則是要等到美國下一次的執政的領導人來改進這個極有可能是「錯誤」的政策。對於台灣的生產商而言,這幾年可能會因關稅,而有庫存的問題。這個要消化的話,可能也是要一~兩年的。
事情真的發生了,可能還是要有信心去「逐步解決」。現在各國對於關稅戰的反應都是普遍不滿的。短期之間,還是要看強國們之前怎麼應對。才是上策。


您也可以在 YT 上試著用聽的來吸收SZ的存股筆記內容:
SZ的存股筆記 - 美股兩天暴跌 16%!川普關稅政策引爆全球經濟警報|關稅真的是中國在付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