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一個味道,就像是時光機。
不管你再怎麼忙、怎麼累,當那個熟悉的味道一出現——瞬間就會想起某個人、某段時光,甚至某個你早就以為忘記的自己。
這篇我想和你聊聊,那些藏在食物裡的「情感記憶」,其實一直都還在我們身邊,默默陪著我們。
🍜 一碗麵線蛋,奶奶的愛在湯裡
講到「味道的記憶」,我永遠不會忘記的,是奶奶煮的麵線蛋。
你可能沒聽過這道料理,其實做法一點都不難——先用多一點的豬油,小火慢慢把蔥段爆香,香氣一冒出來就打兩顆蛋下去,煎到兩面金黃,然後沖進熱湯,最後放入一綑麵線,煮到剛剛好的軟硬程度,加點鹽簡單調味,就是一碗看起來樸實卻暖進心裡的麵線蛋。
就是這樣簡單的一碗,卻是我整個童年的味道。
每次我發燒、生病、或者心情不好,奶奶總會說:「來,我煮個麵線蛋給你補補。」
那味道鹹鹹的、暖暖的、很樸實,可是每一口都像被她輕輕抱住。
我記得有一次感冒,整天昏沉沉的,睡夢中聞到煎雞蛋的味道,一起來發現奶奶還在廚房忙活。她只說了一句:「來,趁熱吃。」那碗麵線蛋我一口一口吃完,眼淚也跟著掉下來。
到現在,每當我自己煮麵線蛋的時候,腦海裡還是會浮現奶奶在廚房的身影,那是一種很暖的安全感——像是在說:「不管你幾歲,你永遠有人疼。」
味道,是記憶的藏身處
你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 吃到某家古早味便當,突然想到放學路上爸媽接你回家的畫面;
- 聞到滷味香,就想起學生時代跟同儕在巷口小吃的宵夜;
- 咬下一口紅豆餅,腦袋浮現初戀約會時的街邊攤位。
那不是幻覺,而是因為味覺跟大腦裡處理情感的區域,其實靠得很近。所以當熟悉的味道出現,記憶也就跟著湧現。
有時候我們以為記憶會隨時間模糊,但只要那個味道一出現,它就又活生生地回來了。
與其追著時間跑,不如守住那些味道
現在的生活很快、很吵,有時我們拚命往前衝,卻忘了其實很多力量,早就在我們身邊。那股力量,可能藏在你媽媽常做的紅燒肉、你爸為你熬的雞湯、爺爺的半筋半肉牛肉麵、你自己的第一道拿手菜。
與其一直去追尋「還能抓住什麼」,不如好好守住那些曾經溫暖過你、餵養過你的味道。因為每一道熟悉的味道,都是一份沒說出口的愛。
不如,試著重現一道「記憶料理」
下次當你心煩、累了、覺得孤單,不妨問問自己:
有沒有一道菜,是你小時候很愛、長大後一直忘不了的?
有沒有一個味道,讓你覺得「安心」、「被理解」?
找一天,動手試著煮煮看。
不管結果像不像,不管味道有沒有還原,光是你願意去做,就已經是一種對過去、對自己的溫柔致敬。
結語:我們都被味道養大的
我們不是靠回憶活著,而是靠那些藏在生活裡、不經意就出現的小確幸。
有些人用照片紀錄人生,有些人用音樂、文字,而你我,可能就是用味道。
所以別小看那一鍋湯、一塊餅、一碗麵,它們不只餵飽你,還偷偷安慰了你——像一種不說話的擁抱。
願你在忙碌的生活裡,仍然記得,那些讓你變溫柔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