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基礎關稅,並對特定國家加徵更高的對等關稅,引發全球政經界高度關注與分析。主流經濟學家如諾貝爾獎得主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將此舉批評為『瘋狂國王的任性』,認為政策邏輯錯亂,將對經濟造成不可預測的負面影響。然而,若從『複雜系統』的觀點來看,這種破壞性政策也可能在一定條件下,扮演系統進化與調整的觸發器。
一、複雜系統與單一歸因的錯誤經濟體系是由數以億計的行動者構成的複雜適應系統,具有非線性、回饋機制、自組織與湧現等特性。在這樣的系統中,單一政策行動往往會引發多層次的連鎖反應。因此,將貿易戰、通膨、股市波動等宏觀現象,簡化歸因於某一政治人物的單一行動,是對複雜系統本質的誤解。

二、川普關稅政策的系統性效應
1. 供應鏈重組:高關稅迫使企業重新思考國際分工,可能導致本土化與區域供應鏈興起。
2. 消費者行為變化:價格上升改變消費結構,消費者轉向替代品或減少支出,影響整體需求曲線。
3. 通膨與貨幣政策:輸入性通膨可能導致利率調整,引發新一輪宏觀政策互動。
4. 國際報復與地緣政治:他國可能祭出反制手段,增加全球貿易不確定性,但也可能推動新經濟聯盟形成。
5. 系統韌性提升:供應鏈多元化與本土生產回流,從長期看可能提升經濟抗震能力。
三、克魯曼的觀點與其侷限
克魯曼批評關稅政策邏輯不通、自相矛盾,並認為這種政策將導致經濟衰退。但他的觀點偏重靜態分析與線性預測,未充分考慮全球經濟作為動態複雜系統的運作特性。以複雜系統的視角來看,政策效果並非線性疊加,而是透過適應、回饋與湧現作用產生新局面。
四、為瘋狂國王辯護:非理性行為作為系統催化
歷史上多次看似『非理性』或『混亂』的政策選擇,反而促使系統進入新平衡:
- 尼克森1971年終結金本位,造就了現代浮動匯率體系。
- 雷根時代的赤字擴張政策,反而催生資訊產業與冷戰結束的經濟優勢。
- 川普的高關稅可能打破對單一國家的依賴,推動全球供應鏈去中心化與多樣化。
這些『瘋狂』舉動雖造成短期混亂,卻可能是長期穩定的前奏。
結語
從複雜系統的觀點出發,我們不應簡化或妖魔化政策制定者的動機與後果。即使川普的高關稅政策在傳統經濟學框架下顯得魯莽無序,但在多層次互動與適應演化的系統中,它可能是打破脆弱平衡、推動新秩序的必要震盪。正是在這些不確定與擾動之中,系統才有機會尋求新的穩定。
【#新書上市】動漫社生存大作戰:從國際商業案例學15個經濟學法則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reurl.cc/1KxNY9
MOMO購物網:https://reurl.cc/NYjKAn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QYdKbq
金石堂網路書店:https://reurl.cc/EV75Gk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https://reurl.cc/lzVKed
讀書共和國網路書店:https://reurl.cc/K8k1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