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後滿一個月叫「滿月」(有人則視出生後第二十四天為滿月,是因為有二十四孝的故事,認為在第二十四天舉行滿月禮,孩子長大後才會孝順)。
這天不只是吃油飯、收禮物,還有一連串超有趣的傳統儀式,讓寶寶「從頭開始」討吉利!一起來看看這場充滿祝福的「滿月」派對有哪些精彩環節吧~
滿月儀式大解密!寶寶的「人生第一次」剃髮秀
1. 理胎髮:寶寶的「時尚髮型初體驗」這天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幫寶寶剃頭! 但不是隨便剃,而是一場充滿寓意的「開運儀式」!
儀式道具超講究!
- 紅雞蛋 & 紅鴨蛋:在寶寶頭上滾三圈,象徵「紅頂」(未來當大官)、「雞蛋臉」(臉蛋漂亮)、「鴨蛋身材」(高大壯碩)。
- 蔥:希望寶寶「聰明伶俐」!(蔥的臺語諧音「聰」)
- 石頭:幫寶寶「壓膽」,長大後膽量十足!
- 銅錢 & 金鎖片:寓意「大富大貴」,鎖住好運!
剃完頭髮後,爸媽可以將胎毛做成「胎毛筆」或「髮章」,當作成長紀念~
2. 拜拜!神明、祖先、床母都要照顧到
滿月這天,家裡要準備豐盛的供品,感謝各路神明保佑寶寶平安長大!
必備供品:雞酒油飯
用麻油雞、油飯祭拜,象徵媽媽「坐月子」補身,也祈求寶寶健康成長!嬰兒出生的第三天及滿月這一天,除了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外,還要準備雞酒油飯祭拜床母(保護嬰兒的神),此後,每年中元、端午、七夕、除夕等節日及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祭拜床母,直到小孩滿十六歲行成年禮為止。
床母:寶寶的「夜間守護神」
小秘密:拜床母要「快狠準」,供品擺好後快速撤收,傳說床母性子急,拜太久反而會讓寶寶變得「歡必霸」(愛哭鬧)!
娘家送「頭尾」:寶寶的時尚穿搭秀
寶寶的「人生第一套衣服」,當然要由阿嬤、舅舅來送!這份大禮叫做「頭尾」意思是「從頭到腳」全包了!
豪華禮盒內容物:
- 帽子(頭好壯壯)
- 衣服(穿得暖、長得快)
- 銀牌、金鎖片(鎖住福氣)
- 手鐲、腳鐲(避邪保平安)
- 鞋襪(踏出成功人生)
傳統上,娘家會在滿月、四個月、週歲各送一次,其中滿月和週歲最隆重!
親友同樂!油飯、蛋糕、紅龜粿大方送
滿月這天,爸媽會準備禮盒分送親友,讓大家沾沾喜氣!
- 生男孩:傳統送油飯 + 紅蛋 + 雞腿(象徵「好孕到」)
- 生女孩:現代流行送蛋糕(甜蜜蜜~)
- 其他選擇:紅龜粿(長壽)、酥餅、湯圓(圓滿)
有趣回禮習俗:親友收到禮盒後,會回贈「米 + 豆子」,放在鍋子或盆子裡,象徵「衣食無缺、生命力旺盛」!
現代滿月派對,玩出新花樣!
現在很多爸媽會把滿月儀式結合「抓周」、「寫真拍攝」,甚至辦成溫馨的寶寶派對!
創意玩法:
- 寶寶沙龍照:記錄光溜溜的可愛模樣!
- 主題蛋糕:設計成奶瓶、尿布造型,萌翻全場!
- 電子謝卡:用LINE或FB感謝親友祝福,環保又方便!
滿月不只是儀式,更是滿滿的愛與祝福!
從剃頭、拜拜到收禮物,每個步驟都藏著長輩對寶寶的期待~無論是遵循古禮,還是加入現代元素,最重要的是——全家一起歡慶新生命的到來!
恭喜你家寶寶滿月!平安健康,快樂長大~
做滿月拜家中供奉之神明
做滿月(嬰兒滿月)拜家中供奉的神明,是為了感謝神明庇佑產婦與嬰兒平安,並祈求未來健康成長。這個儀式也叫「滿月祭神」、「滿月禮」,是傳統中非常重要的習俗之一。以下是滿月拜家神的建議流程與供品準備:
一、祭拜時間
- 嬰兒滿月。
- 時辰建議:上午(9:00-11:00,陽氣旺盛時段)。
二、祭拜地點
- 家中的神明廳香案前 :家中供奉的正神,如觀世音菩薩、天上聖母、關聖帝君、土地公等 。
- 廟宇:部分家庭會到常參拜的廟宇答謝神明(如註生娘娘、觀音菩薩)。
三、準備供品
- 半生熟的三牲:雞一隻、豬肉一大塊、煎或油炸的魚一尾。 ( 拜完神明後的供品可留著拜祖先 )
- 吉祥應節供品:發糕 ( 發大財 )、 紅龜粿 ( 長命百歲 ) 等。
- 油飯、紅蛋:象徵新生與繁衍,祭拜後分送親友。
- 雞酒:象徵滋補強身。
- 紅圓:3碗(喜氣吉祥)。
- 茶、酒:各3小杯。
- 水果:蘋果(平安)、橘子(吉利)、柿子(事事如意)、甘蔗 ( 甘甜美好 ) 等。
- 金紙:三色金(壽金、刈金、福金)。
- 其它:各式包裝食品飲料。


- 上供。
- 點燭。
- 神前獻茶、酒。
- 焚香迎神。(每人一或三柱香)( 家中有天公爐者先祭拜天公 )
【祈願文參考】
「今逢家中嬰兒滿月之日,謹備香燭、清茶、湯圓、紅蛋、油飯、雞酒、粿品水果等供品,誠心敬獻於列位神明之前,感謝諸位神明慈悲庇佑,使母子(母女)平安,產程順利,孩兒順利出生、健康滿月。懇求諸神繼續庇佑孩兒身體健康、聰明伶俐、平安長大、福慧雙全,母親康復順利,闔家平安,家庭和樂,萬事如意。」 -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擲筊詢問神明餐畢否。
- 若餐畢,雙手捧持金紙拜供神明。
- 燒三色金(壽金、刈金、福金)。
- 奠酒,將酒灑於紙灰上 ( 未供酒者則省略 )。
- 撤供。
做滿月拜祖先
滿月拜祖先,是傳統習俗中重要的禮儀之一,主要是在嬰兒出生滿一個月時,向祖先報喜、祈求庇佑。以下是滿月拜祖先的基本流程與供品準備建議:
一、祭拜時間
- 嬰兒滿月。
- 時辰建議:上午,拜完神明後接著祭拜祖先。
二、祭拜地點
- 家中祖先牌位前。
三、準備供品
- 熟的三牲:拜過神明的三牲略加烹飪後可再來祭拜祖先。
- 吉祥應節供品:發糕 ( 發大財 )、 紅龜粿 、麵製壽桃 ( 長命百歲 ) 等。
- 油飯、紅蛋:象徵新生與繁衍,祭拜後分送親友。
- 雞酒:象徵滋補強身。
- 紅圓:3碗(喜氣吉祥)。
- 家常菜:數樣。
- 茶、酒:茶3杯;酒7、9或11杯。
- 碗、筷:酒供幾杯碗筷就擺幾個 ( 雙 )。
- 水果:蘋果(平安)、橘子(吉利)、柿子(事事如意)、甘蔗 ( 甘甜美好 ) 等。
- 金紙:刈金、大銀。
- 其它:各式包裝食品飲料。



- 上供。
- 點燭。
- 獻茶、酒。
- 焚香(每人一或三柱香)。
◎由父母主拜,可抱著嬰兒一起祭拜。
【祈願文參考】
「虔誠拜告O家歷代祖先,今日是(寶寶姓名)滿月的日子,感謝祖先的庇佑,讓他/她平安健康地來到我們家庭。我們心懷感恩,準備了簡單的供品,誠心向歷代祖先報喜,並祈求繼續保佑(寶寶姓名)健康成長、聰明伶俐,也願全家平安順遂、家庭和樂。」 -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擲筊問祖先餐畢否。
- 如餐畢雙手捧持紙錢拜供祖先,請祖先來領受。
- 燒刈金、大銀。
- 奠酒,將酒灑於紙灰上 ( 未供酒者則省略 )。
- 撤供。
做滿月拜床母
滿月拜床母,是傳統民間習俗中為了感謝「床母」(或稱床母娘、床母神)在嬰兒出生後一個月內的照顧與庇佑,祈求寶寶平安長大、夜眠安穩、不受驚嚇。
一、祭拜時間
- 嬰兒滿月。
- 時辰建議:通常選在傍晚或睡前(約下午5~7點後),因為床母是夜間守護神。
二、祭拜地點
- 最佳位置:嬰兒床或孩子睡的床邊(床母是「駐床神明」)。
- 若無固定床位:可在孩子常活動的房間,靠近床的位置祭拜。
三、準備供品
- 油飯:1碗。
- 麻油雞:1碗。
- 紅蛋:1顆。
- 水果:如蘋果、香蕉1個。
- 茶水:1杯。
- 金紙:刈金、床母衣 ( 給床母的衣服料 ) 。
注意事項:
- 供品要「快閃」:傳說床母貪戀供品會耽誤護佑,祭拜約5分鐘即可。
- 不用筷子:怕床母拿筷子「打小孩」,所以只擺湯匙。
- 忌供酒:怕床母會喝醉。


- 焚香迎神(一或三柱香)並祈求床母保祐孩童 。
【祈願文參考】
「恭請:床母娘娘 尊神座前,信士/女○○○與配偶○○○,蒙天賜福,喜獲麟兒(愛女)○○○(寶寶姓名),今值滿月之慶,特備香花果品、清茶金帛,虔誠叩拜。祈願:床母娘娘慈恩廣被,庇佑小兒(女)夜寐安穩,無驚無擾;聰明伶俐,福慧雙全;健康茁壯、百病不侵........。」(祈求事項因人而異) - 香燒五分之一時,雙手捧持床母衣 ( 給床母的衣服料 )、刈金拜供床母。
- 燒床母衣及刈金。
- 立刻撤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