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營神兵會協助各地方神,來鎮守村落,為地方帶來居家平安

五營神兵會協助各地方神,來鎮守村落,為地方帶來居家平安

茶葉-avatar-img
發佈於拜拜免煩惱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所謂的「犒軍」儀式又稱為「拜門口」指的就是犒賞五營神兵。五營神兵是屬於神界中軍事系統的兵將,主要負責陰陽兩界的作戰防禦,以保護地方的平安。五營是以村庄或廟宇為中心,依五行方位而設立的兵營,分為東、西、南、北、中五營,以三角形旗幟來代表各營的番號:

東營:青旗 張公

西營:白旗 劉公

南營:紅旗 蕭公

北營:黑旗 連公

中營:黃旗 中壇元帥


五營神兵本是王爺兵才有的兵將,受其調派與指揮,不過現在許多區域性神明,如媽祖、關聖帝君、大道公、大眾爺等都備有五營神兵,來防衛庄頭,抵禦邪魔。五營神兵在各廟宇中設有指揮總部,主神在派遣五營神兵時必須先備牲醴「犒軍」,然後由乩童「放軍」,把代表五方神兵的五令旗插在法場的五方,如此便把五營神兵部署好了。法事完畢後,再把神兵撤退,稱為「收軍」。


基本上,五營有內外營之分,凡是受過歷代帝王敕封的正神,如關聖帝君、媽祖、保生大帝與王爺等,都設有內外兩營,而本來沒有兵權卻擅自擁兵的厲神,如大眾爺、萬善爺等則只設內營。內營總兵馬為三十六萬(三十六營將),是王爺的近衛軍,負責王爺本部的安全,大都以五營旗和五營頭來像徵;外營是以王爺廟為中心,分佈在庄頭的五方營寨,總兵三十一萬,是部落的守衛軍。


一般民眾相信,五營神兵會協助各地方神,來鎮守村落,為地方帶來居家平安。為了感謝這批守衛隊的神兵神將,各廟宇、民宅除了平日備有「馬草水」以饗各路神兵神馬,並早晚焚香祭拜外,更於每月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或主神誕辰之日的傍晚,在廟埕或自家門口舉行「賞兵」之禮,來犒賞五營神兵一個月來的辛勞。


raw-image
raw-image
  • 祭拜時間:農曆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及神明誕辰時,下午四時左右
  • 祭拜地點:自家門口或廟埕


raw-image
  1. 上供
  2. 獻茶、酒
  3. 焚香迎神(一或三柱香)
    【祈願文參考】
    「奉請五營兵馬將,飛雲走馬到案前。今逢農曆____月初____,信士/信女○○○敬備軍用菜、兵用糧、馬用料犒賞五營兵馬將,感謝守護鄉里之辛勞,祈求庇佑闔境康寧,一切平安......。」
  4.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擲筊問兵馬將是否餐畢
  5. 若餐畢,雙手捧持金紙拜供神明
  6. 燒金(九金、壽金、刈金、甲馬)
  7. 將酒灑於紙灰上 (奠酒)
  8. 撤供


avatar-img
拜拜免煩惱
0會員
7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拜拜免煩惱 的其他內容
西秦王爺又稱「西秦王」或「郎君爺」,是台灣地方戲界與傳統音樂從事者所供奉的兩大主神之一(其一是田都元帥)。 西秦王爺就是唐明皇,名隆基,少時曾平韋氏之亂,奉睿宗之命即位,即位後,先後以姚崇、宋璟為相,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所謂的「開元之治」。昇平日久,唐明皇逐以歌舞為樂,
在民間的信仰中,有時候佛教與道教的神佛是混淆不清的,托塔李天王李靖是最明顯的例子之一。以佛教來說,他是佛教四天王之一,鎮守北天門,居須彌山水晶陲,統領夜叉羅剎將,以福德之名聞四方,為佛家弟子奉為護法天神。因其掌托古佛舍利塔,故稱「托塔天王」。在道教來說,他是玉皇大帝的重臣,被封為「降魔
田都元帥民間俗稱「雷公帥」、「相公爺」、「相江爺」,與西秦王爺共為台灣戲劇界及傳統音樂的兩大主神。 關於田都元帥的背景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唐朝時的樂師,天寶年間被唐玄宗召見,負責管理梨園,主管戲劇,死後被封為太常寺卿,後被梨園子弟奉為守護神,進而成為北管西皮派的
西秦王爺又稱「西秦王」或「郎君爺」,是台灣地方戲界與傳統音樂從事者所供奉的兩大主神之一(其一是田都元帥)。 西秦王爺就是唐明皇,名隆基,少時曾平韋氏之亂,奉睿宗之命即位,即位後,先後以姚崇、宋璟為相,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所謂的「開元之治」。昇平日久,唐明皇逐以歌舞為樂,
在民間的信仰中,有時候佛教與道教的神佛是混淆不清的,托塔李天王李靖是最明顯的例子之一。以佛教來說,他是佛教四天王之一,鎮守北天門,居須彌山水晶陲,統領夜叉羅剎將,以福德之名聞四方,為佛家弟子奉為護法天神。因其掌托古佛舍利塔,故稱「托塔天王」。在道教來說,他是玉皇大帝的重臣,被封為「降魔
田都元帥民間俗稱「雷公帥」、「相公爺」、「相江爺」,與西秦王爺共為台灣戲劇界及傳統音樂的兩大主神。 關於田都元帥的背景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唐朝時的樂師,天寶年間被唐玄宗召見,負責管理梨園,主管戲劇,死後被封為太常寺卿,後被梨園子弟奉為守護神,進而成為北管西皮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