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集【文人朋友圈】:政治鬥爭下的真兄弟情誼—范仲淹與滕子京的故事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哈囉!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沙龍,讓我們一起在文字中穿梭古今,在故事裡尋找共鳴,一起品味文學中的生活美學。
raw-image

我想很多朋友對范仲淹或是〈岳陽樓記〉,應該是三分熟悉、七分陌生,覺得「耶⋯⋯好像在哪聽過,但又說不出個所以然吧!」😆

但如果說出他的經典名句,相信大家的記憶馬上就會被召回,有種「喔!原來是他啊!」這句名句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但你知道這篇文章其實藏著一段惺惺相惜的友情故事嗎?今天我們不聊八股式的內容解析,而是來聊聊這篇文章背後的兩位主角:范仲淹和滕子京,如何在風雨飄搖的政治風波中,相知相惜、相互勉勵,留下這篇動容的千古名篇!




首先,這篇是故事主人公之一的滕子京被貶謫到岳州此地,為了百姓福祉,悉心治理地方,勇於任事,各種荒廢的事業全都興辦起來了,待地方生活安定富足後,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有的規模

為什麼滕子京要重修岳陽樓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題個外話,其實岳陽樓原先是軍事基地,相傳三國魯肅在這興建起能夠防禦敵人的巴丘城,其中在地勢較高的地方建造訓練檢閱水軍的閱兵樓,這就是岳陽樓的前身。

但後來岳陽樓的功能便開始轉變,許多文人來此遊覽,並寫下諸多作品,成了一個文人墨客的聖地,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等著名作家都曾登樓題詩,使它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文化地標。所以滕子京要重修岳陽樓的目的便很好理解,就是希望藉此使岳州重回文化和經濟的重心,因此他急需一篇推廣、行銷的文章,讓更多人知道有這樣的一個好地方,所以就請了他的好朋友范仲淹幫他寫文章。




而為什麼找范仲淹呢?那我們就得再來討論兩人之間的交情,以及為什麼范仲淹的文章能夠帶來什麼流量呢?

兩人的交情要從他們的政治路途說起。他們是同一年的登科進士,兩人起初沒有太多接觸,直到幾次的共事經驗,范仲淹發現滕子京是位謀定而後動的幹練之才擅長危機處理,從下面兩件事便可以清楚看到他具有這樣的特質。


第一,宋真宗天禧五(1021)年時,范仲淹擔任泰州西溪鎮鹽倉監官,范仲淹的職責就是負責監督鹽的貯運轉銷,此時曾與滕子京共事,共同維護海堰。

某一日,突然刮起大風,海水暴漲,兵民驚慌失措,唯有滕子京神色自若,處變不驚,緩緩談論著海堤的利害關係,大家看到他這模樣,情緒也慢慢地安定下來。

因為這段泰州共同維護海堰的經歷,讓范仲淹打從心裡喜歡他,並認為他是一個非凡之人,所以後來范仲淹被宋仁宗重用到西北邊防鎮守,他在守邊不久後便拔擢滕子京,請他協助其西北防務。


第二,仁宗慶曆二年(1042)九月,宋軍於定川砦兵敗,情勢嚴峻,此時滕子京緊急處理三事,人心才逐漸安定。

1.首先,他判斷涇州守城兵力不足,易引起西夏軍隊覬覦,急中生智,召集數千名農夫,穿著軍裝站在城上,令夏軍不敢冒然攻城。

2.其次,為鼓舞士氣,他用牛、酒來迎接犒賞援軍,所以士兵們各個情緒高漲。

3.最後,他將許多陣亡將士的姓名記下,並在佛寺中列出,哭著祭祀他們,同時又安撫他們的妻兒,滿足他們的想法,使他們不至於成為無家可歸的人。

所以慶曆三年,范仲淹調離西北防務,準備拉起慶曆新政的序幕時,便推薦滕子京續任西北防線職務,還說他如果他沒有任何建樹、成就,或做錯什麼事、犯了什麼法,自己願意和他共同承擔罪責,我覺得看到這裡就覺得很感動,畢竟人生在世,能擁有很多朋友,但願意為自己承擔風險的又有幾人?




但沒想到滕子京到任不久,便發生公使錢彈劾案……

這裡我們需要先弄明白一個概念:甚麼是「公使錢」?

公使錢有時也被寫成「公用錢」。但是,在宋代「公使錢」與「公用錢」實際上是兩回事,只不過常常被人混淆。公使錢是朝廷撥給領有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團練使、刺史等榮銜的長官的個人津貼。

它的用途一般是供給官吏廚使,宴餉軍兵吏卒,招待過往官員,補助救濟下屬僚員等等,是經費之外主要的雜費支出


換成現在的說法,就相當於台灣實行的「特別費」,今天台灣的「特別費」,和宋代一樣,也是分為兩部分:其中二分之一需要用票據報銷,並接受審查,類似於宋代的公用錢;另外二分之一則由行政長官按月簽字領取,自由支配,無須記賬、結算,類似於宋代的公使錢。

或許有些人還記得,二〇〇七年的時候,前總統馬英九先生曾被檢察官控以在擔任臺北市長期間涉嫌貪污「特別費」。但法官最後裁定,行政長官簽字領取的那一半「特別費」,為「法定薪資外之實質補貼」,馬英九不存在貪污「特別費」的行為。




那我們了解完什麼是公使錢後,再來進一步了解滕子京到底捲入什麼樣的案件。

簡單來說,他就是遭受到言官的彈劾,所以朝廷當然就派官員來審問滕子京,沒想到滕子京居然做了一件事讓自己陷入百口莫辯的窘境,那就是把曆簿燒毀,沒有歷簿當然就沒辦法向前來問訊的官員,解釋他如何使用公使錢⋯⋯

那為什麼這麼聰明的一個人,怎麼會做出這種蠢事呢?在史書的記載中說明他有如此舉動的原因,是因為他害怕這次的審問會牽連到曆簿上面的許多人,所以才燒毀,避免眾多軍官受到牽連。

但其實當時的官員一方面是想來查明公使錢使用的額度是否正確,以及是否涉嫌濫用屬於地方政府的公用錢,滕子京解釋自己是將錢用於犒賞邊境的羌人和一些游士故人,本來就是邊境慣例,並沒有不當之處。

畢竟當時爭取邊境各部落羌人的合作,本就是范仲淹重要的邊防措施之一,不但拉攏敵軍可能結盟的對象,也消弭這些羌人成為新的威脅勢力的可能,所以滕子京犒賞羌人,正符合長官的戰略部署,因此倘若真的用於招撫羌人,大致符合公使錢相關規定,然而,滕子京焚燒曆簿的舉動,卻讓自己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而滕子京這個案件之所以被放大為政治事件,與言官堅持彈劾、審理此事的官員想要邀功求賞外,也和朝廷瀰漫著節約國用的氛圍有關。

在這過程中,范仲淹和歐陽脩等人都極力為滕子京求情,說他是為了收拾邊防、穩定軍心,而且他們認為這些言官彈劾滕子京挪用了十六萬貫公用錢,顯然是不實之詞,因為朝廷撥給涇州的公用錢數目都不可能有十六萬貫之多,所以這個數字明顯是灌了水,是誣告滕子京。甚至,范仲淹還告訴仁宗說:他自己當初和韓琦在涇州時,也是這樣使用公用錢,如果滕子京今天這麼做有罪,那麼就請皇上將自己和韓琦也一同辦了吧!可見范仲淹真的是願意用他的人格、官位在為滕子京做擔保,兩人的交情可見一斑,否則自己幹嘛要來渾這一攤髒水?所以這樣的義氣在政治鬥爭險惡的北宋朝堂,何其珍貴啊!




所以在慶曆四年(1044)正月,朝廷採折衷處置:讓滕子京除去原先的職位,降級為員外郎,發配到虢州。那為什麼後來滕子京會被貶到較遙遠的岳州呢?

原來當他們一行人都以為滕子京的案件就此結案,但薄懲滕子京的作為,卻引起權御史王拱辰的不滿,重新以滕子京焚燒曆簿的行為懷疑他的清白,而監察御史李京也認為處分太輕,七天後,朝廷只好下詔:讓滕子京從虢州調到岳州

再看范仲淹,慶曆新政受到許多官員反彈,仁宗也逐漸對新政失去信心,所以在慶曆五年,范仲淹辭去他的職務,為慶曆革新畫下句點;同年十一月,改派往鄧州;隔年,受貶謫到岳州的滕子京邀請,為岳陽樓作記,那想當然滕子京會找范仲淹執筆,除了兩人很要好外,也是范仲淹自帶流量,畢竟他到鄧州之前是皇帝身邊的紅人,雖然今朝遠離朝廷,但未來仕途的走向還未可知。




不過其實范仲淹本人並未親自到過岳陽樓這個地方,但他還是答應滕子京的求情,並根據〈洞庭秋晚圖〉憑空想像寫出〈岳陽樓記〉,從內容來看也可以發現他愛惜滕子京的地方。

例如在文本一開始,范仲淹就先解釋自己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而文本沒寫到的是重修岳陽樓的錢怎麼來?還記得前面我們有提到公使錢案吧?所以此時此刻,滕子京斷然不敢再用公家的錢,怕自己又會遭難,所以他走了一個不尋常的生財之道,那就是他派出手下官吏,布告地方:凡是有陳年舊帳、呆帳、死帳的人家,一律報官。官府負責催討,只是錢要回來後不還苦主,然後用大家的名義贊助重修岳陽樓

「三角債」的經濟糾紛在我們今天的眼裡看來可能會覺得「蛤?還可以這樣?而且政府居然主動幫我討債,但討到之後又不還我?」類似這樣種種的困惑,但這現象在北宋時期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畢竟,大家對這些陳年死帳已不抱任何期待,這時見了政府要出面負責討債,也就樂得做順水人情。而原先那先賴帳不還的人看到債權人變成政府,立刻害怕起來,更何況欠錢還錢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所以很多欠債人不等政府上門催討,就主動繳上欠債了!

在滕子京的這番作為下,修建岳陽樓的資金很快就足夠了,因此能夠如期開工、竣工,所以在〈岳陽樓記〉這篇文章當中范仲淹就先肯定滕子京的政治才能,說滕子京在慶曆四年時被貶謫到岳州,但隔了一年這地方就「政通人和,百廢俱興」,而且從他集資的這件事又符合范仲淹對滕子京「鬼才」的這個評價。




那中間洋洋灑灑的寫了兩大段洞庭湖的美景,著實幫助滕子京想要將岳陽樓推銷出去的期待,而滕子京不單在岳陽樓展示范仲淹的文章,他還在上面刊刻古今賢人的詩賦作品,這表示他重修岳陽樓並不是為了要和其他地方誇奢競富,而是希望能夠復興當地的文風

但重點又在結尾的地方勉勵滕子京即使我們遭受困厄、遠離朝廷,但不要忘了我們的初衷,所以無論身處哪裡都要憂君憂民,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要有超卓的氣度,有別一般遷客騷人,不要輕易受到外在環境影響,不要陷溺於情緒之中,這樣才能與古代品德高尚的仁人更靠近一點。

因此,這篇文章勾串出兩人的友誼,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兩人共同的心境是想好好愛這個自己生存的國家,但卻不被執政者所愛,但他們仍舊以自己的方式愛下去,其中有著難以言盡的感慨

這也是為什麼每次我再重讀〈岳陽樓記〉這篇文章時,很難不被兩人的友情感動,也可以看到這些前賢如何奉獻自己給國家,同時也可以發現宋代政治家們惺惺相惜的愛護之情,而這也讓人不禁思考,在現代的社會中,這樣的友情是否存在?你身邊有沒有一位願意為你挺身而出的摯友?或者,你願意為誰承擔風險?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和我分享您的想法!

未來幾篇我還會再針對幾組有名的文人交情跟大家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按♥、收藏,開啟小鈴鐺,期待我們下次的相會😀

Sound On:https://player.soundon.fm/p/0581f39a-e943-4488-aa30-39795c65fc38

參考資料:

吳鉤《知宋:寫給女兒的大宋歷史》,中和出版社(2019年11月)

趙廣宇〈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後,為什麼要大興土木重修岳陽樓?〉:https://kkne.ws/y5Jab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y ♡的沙龍
14會員
21內容數
讓我們一起在文字中穿梭古今,在故事裡尋找共鳴,一起品味文學中的生活美學。 透過他們的文學故事,走進我們的現實生活,聽見彼此幽微的聯繫!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本文探討范仲淹與滕子京的深厚友誼,以及〈岳陽樓記〉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文章敘述滕子京因公使錢案被貶謫岳州,重修岳陽樓並邀請范仲淹撰寫樓記的始末,藉此展現兩人如何在政治風波中相互扶持、成就千古名篇的感人情誼。
Thumbnail
本文探討范仲淹與滕子京的深厚友誼,以及〈岳陽樓記〉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文章敘述滕子京因公使錢案被貶謫岳州,重修岳陽樓並邀請范仲淹撰寫樓記的始末,藉此展現兩人如何在政治風波中相互扶持、成就千古名篇的感人情誼。
Thumbnail
一個曾經支持過三國時期孔融跟袁譚治理青州,謎一樣的男人。光榮以為他是文官,其實他戰功彪炳。
Thumbnail
一個曾經支持過三國時期孔融跟袁譚治理青州,謎一樣的男人。光榮以為他是文官,其實他戰功彪炳。
Thumbnail
前篇文章,我提到宋朝范仲淹寫“岳陽樓記”,是看圖說故事。 范仲淹根本沒登上岳陽樓,是看他朋友藤子京寄來的洞庭湖畫,寫了“岳陽樓記”。   比范仲淹更厲害的是晚唐的杜牧。 他寫“阿房宮賦”,連圖、畫都不必看了,完全虛構、想像。 寫得很像親眼目睹。   “阿房宮賦”中,有“楚人一炬.可
Thumbnail
前篇文章,我提到宋朝范仲淹寫“岳陽樓記”,是看圖說故事。 范仲淹根本沒登上岳陽樓,是看他朋友藤子京寄來的洞庭湖畫,寫了“岳陽樓記”。   比范仲淹更厲害的是晚唐的杜牧。 他寫“阿房宮賦”,連圖、畫都不必看了,完全虛構、想像。 寫得很像親眼目睹。   “阿房宮賦”中,有“楚人一炬.可
Thumbnail
古代文人寫文章,有些只是想像的,不一定是真實的。 把文章當成史實,就可能會弄錯了。   高中時,讀岳陽樓記,以為范仲淹登上岳陽樓,有感而發。   最近,看了篇文章,才知道范仲淹寫岳陽樓記時,根本沒到洞庭湖,也沒有登上岳陽樓。 范仲淹的朋友藤子京,請人畫了幅“洞庭晚秋圖”,寄給范仲淹。
Thumbnail
古代文人寫文章,有些只是想像的,不一定是真實的。 把文章當成史實,就可能會弄錯了。   高中時,讀岳陽樓記,以為范仲淹登上岳陽樓,有感而發。   最近,看了篇文章,才知道范仲淹寫岳陽樓記時,根本沒到洞庭湖,也沒有登上岳陽樓。 范仲淹的朋友藤子京,請人畫了幅“洞庭晚秋圖”,寄給范仲淹。
Thumbnail
由於杜淹成功攔阻了爾朱煥與橋公山,李世民當即決定,以天策府為主力,加急截回兵器,並於演池駐地建構防禦工事,以應叛軍,並通知州府來援圍剿。 不敢言之必勝,但也算十拿九穩。 然而,李世民哪裡想得到,後方政治場的角力,才要開始。
Thumbnail
由於杜淹成功攔阻了爾朱煥與橋公山,李世民當即決定,以天策府為主力,加急截回兵器,並於演池駐地建構防禦工事,以應叛軍,並通知州府來援圍剿。 不敢言之必勝,但也算十拿九穩。 然而,李世民哪裡想得到,後方政治場的角力,才要開始。
Thumbnail
大唐國事紛擾,由以外交最盛。 為安撫遼東三國,李淵不得不提高佛門在長安的地位。卻不料太子李建成境從中得利。 各方察覺事有蹊蹺的人,紛紛開始採取行動……
Thumbnail
大唐國事紛擾,由以外交最盛。 為安撫遼東三國,李淵不得不提高佛門在長安的地位。卻不料太子李建成境從中得利。 各方察覺事有蹊蹺的人,紛紛開始採取行動……
Thumbnail
*西晉,字巨源,與嵇康同為竹林七賢;嵇康與之絕交,遺託孤,巨源撫育° 高節難仰書讀古 淚面洗心清穢腑 何事堪求辱忍重 雲淡風輕冰心壺
Thumbnail
*西晉,字巨源,與嵇康同為竹林七賢;嵇康與之絕交,遺託孤,巨源撫育° 高節難仰書讀古 淚面洗心清穢腑 何事堪求辱忍重 雲淡風輕冰心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