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悲心苦中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個人都知道「一蕊梅花寒中開」的道理,而一個人的悲憫心則來自親身經歷的苦,不忍他人苦而有一連串慈心與善良的作為。


陳醫師童年家貧,記憶中的阿嬤老是生病,沒錢看醫生就要強忍,忍到受不了才請鎮上的醫生到家裡看診,醫生一次往返的費用換算成稻米約莫是兩百斤,而一分田最多只能收割五百斤,加上佃租、肥料費用,無奈之下只能跟醫生賒帳,等明年稻子豐收才繳清。陳醫師說,當時鄉下人家許多人死於貧病交迫,原本好好的人沒錢醫治,只能臥病榻到往生。


因為家貧,當年陳醫師只念到小學畢業就跟在父親身邊做農事,做了五六年,十九歲才上夜補校,最後考上台中一中,成為班上年紀最長的學生。三年後,陳醫師一舉考上台北醫學院,北上念書時,陳醫生已經結婚,四個孩子也陸續報到,都靠太太一個人克勤克儉將孩子扶養長大。陳太太說,先生也很辛苦,一個人在台北念書省吃儉用十多年,直到取得文憑才回到家鄉開業。選擇回台中烏日開業是因為想要照顧阿嬤和家人,以及鄉親父老,因為苦過,他的心特別溫潤,他行醫的使命不是為了賺錢,是為了照顧貧苦交加的可憐人。


陳醫師的病例室有分類,分成「免費」、「減免」,以及一般。低收入戶或是清寒家庭一律不收錢,而做資源回收的環保志工一律減免,陳醫師說,醫生醫病,也不能忽略醫心,已經沒有錢了,還要煩惱看病的錢,實在不忍心。至於環保志工對淨化環境有功,他很尊重他們,所以減免醫療費當作感謝。陳太太將一生青春駐守在診所,陪伴先生一步一腳印,完成行醫濟世的心願。


二十五年前,陳醫師開始走入偏鄉做義診,當時苗栗南庄山上就是無醫村,沒有醫生駐診,他每個月跟一群醫護志工上山為老人家、行動不便的病患看診,二十五年如一日。至今陳醫師已經八十多歲,還在義診這一塊努力,他說只要體力還行就要奉獻到底,因為有苦的人走不出來,有福的人要走進去。


有一句話,「醫生緣、主人福」,陳醫師改了一字個,「醫生『賢』,主人福」才是正向醫病關係的關鍵。醫生有賢有德,病人才會幸福,倘若醫生的心念不正,就會影響醫術和判斷,病人遇到了也不是福氣。老智者說,做一件事之前,若是先想到別人的需要,就會做得很成功、很順利,倘若只想到眼前的利益,想到自己能得到多少,就算做起來了,也終究不長久。


一個家庭能出產醫生代表這個家庭有「出好子孫」的祖德,如果好子孫沒有擅用醫療專業去解救病苦,反而做出違背道德良心的事,好子孫就會變成惡子孫,下一代就是受苦的開始。總之,用父母給我們的身體去做好事,是行大孝也是行大善。


#懸壺濟世


#醫德


#良心


#義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柳蓓的沙龍
57會員
1.6K內容數
吳柳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明月十四歲就當美髮學徒,十九歲時與大自己二十歲的先生結婚,為了幫忙家計,明月開設家庭理髮廳,一開始生意普普通通,明月得以在家務和理髮店之間游刃有餘,孩子陸續報到,這個家庭擁有幾年的幸福快樂。 後來,理髮廳的生意越來越好,一個月有十幾萬營業額,客人一個接一個,剃完五個,轉身一看還有七八個在等,明
Thumbnail
2025/04/29
明月十四歲就當美髮學徒,十九歲時與大自己二十歲的先生結婚,為了幫忙家計,明月開設家庭理髮廳,一開始生意普普通通,明月得以在家務和理髮店之間游刃有餘,孩子陸續報到,這個家庭擁有幾年的幸福快樂。 後來,理髮廳的生意越來越好,一個月有十幾萬營業額,客人一個接一個,剃完五個,轉身一看還有七八個在等,明
Thumbnail
2025/04/29
吳桃阿嬤穿著一條卡通睡褲、袖套,戴著荷葉邊的帽子踩著腳踏車就出門做資源回收了,在一般人眼中,那不是一條適合穿出門的褲子,但是在吳桃阿嬤的心裡,那是一條四季皆宜的二手惜福褲。 早年的吳桃阿嬤因為先生嗜酒天天醉不養家,為了三個孩子的將來,毅然決然將孩子帶出去自食其力。吳桃阿嬤在工廠做事,天天都有班
Thumbnail
2025/04/29
吳桃阿嬤穿著一條卡通睡褲、袖套,戴著荷葉邊的帽子踩著腳踏車就出門做資源回收了,在一般人眼中,那不是一條適合穿出門的褲子,但是在吳桃阿嬤的心裡,那是一條四季皆宜的二手惜福褲。 早年的吳桃阿嬤因為先生嗜酒天天醉不養家,為了三個孩子的將來,毅然決然將孩子帶出去自食其力。吳桃阿嬤在工廠做事,天天都有班
Thumbnail
2025/04/29
玉卿每天凌晨三點半騎腳踏車出門,騎出巷口,已經有兩位鄰居在邊上等著,三個人相偕到環保站做事,一直做到早上七點、十點才回家。玉卿負責掃廁所,其他兩位負責掃地,玉卿掃了大半年廁所,越掃越「堵爛」,忍不住心想,為什麼總是有人無法對準,難道他們在自己家上廁所也都這樣「隨性 」嗎。 有一天,玉卿實在掃不
Thumbnail
2025/04/29
玉卿每天凌晨三點半騎腳踏車出門,騎出巷口,已經有兩位鄰居在邊上等著,三個人相偕到環保站做事,一直做到早上七點、十點才回家。玉卿負責掃廁所,其他兩位負責掃地,玉卿掃了大半年廁所,越掃越「堵爛」,忍不住心想,為什麼總是有人無法對準,難道他們在自己家上廁所也都這樣「隨性 」嗎。 有一天,玉卿實在掃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父母親、老人家常常會沒來由地,有很多「生理」或「心理」的苦惱。生理的,覺得他哪裡老痛:「我胃痛、我心老是很酸......」,不然就是關節老是痛。當然要適當地就醫保養,因為人老會退化。但是,有一些可以用佛法的功德消除,看醫生不容易好。我們都知道是「因果病」,很多的病跟鬼神有關係。
Thumbnail
父母親、老人家常常會沒來由地,有很多「生理」或「心理」的苦惱。生理的,覺得他哪裡老痛:「我胃痛、我心老是很酸......」,不然就是關節老是痛。當然要適當地就醫保養,因為人老會退化。但是,有一些可以用佛法的功德消除,看醫生不容易好。我們都知道是「因果病」,很多的病跟鬼神有關係。
Thumbnail
曉陽全心溫婉照撫,家家戶戶全被暖黃的光呵護著,不斷地開枝展葉,直到樂景重現人間。女兒大早就輕微地上吐下瀉,我為她艾灸,內關穴止吐,梁丘穴、足三里調理腸胃,推七骨節由下往上100回止瀉(孫茂峰醫師推薦),她整個人就慢慢緩解不適,我就讓她在家好好歇息。 一人驅車奔騰,很快就直達店裡,不到半盞茶,便繁忙
Thumbnail
曉陽全心溫婉照撫,家家戶戶全被暖黃的光呵護著,不斷地開枝展葉,直到樂景重現人間。女兒大早就輕微地上吐下瀉,我為她艾灸,內關穴止吐,梁丘穴、足三里調理腸胃,推七骨節由下往上100回止瀉(孫茂峰醫師推薦),她整個人就慢慢緩解不適,我就讓她在家好好歇息。 一人驅車奔騰,很快就直達店裡,不到半盞茶,便繁忙
Thumbnail
多年的壓力與悲痛下,無法很好的與自己和解的人。包含無法用自己認同的方式喜歡自己、無法滿意自己的付出,帶著遺憾來到老年的人⋯⋯
Thumbnail
多年的壓力與悲痛下,無法很好的與自己和解的人。包含無法用自己認同的方式喜歡自己、無法滿意自己的付出,帶著遺憾來到老年的人⋯⋯
Thumbnail
人人都有心魔,如果我們平時都保持正向思考,遇到考驗自然就能輕易轉念,往好的地方想,好的念頭是救贖,可以解救自己於水火之中。 有一位優雅的老太太,八十三歲了,十年間,她遭遇女兒、大兒子,以及先生因意外因病痛離開,她用智慧解鎖這些人生考驗,明白無常就是日常。人生八苦,尤其「愛別離苦」最讓人痛徹心扉
Thumbnail
人人都有心魔,如果我們平時都保持正向思考,遇到考驗自然就能輕易轉念,往好的地方想,好的念頭是救贖,可以解救自己於水火之中。 有一位優雅的老太太,八十三歲了,十年間,她遭遇女兒、大兒子,以及先生因意外因病痛離開,她用智慧解鎖這些人生考驗,明白無常就是日常。人生八苦,尤其「愛別離苦」最讓人痛徹心扉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事約莫是薪水太低、房價太高,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孝養壓力等等。而老年人的心事跟年輕人的心事互為因果,沒有生產力,帳單幫不上忙,病痛像牽牛花藤綿延不斷,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兒女一天。老人心事重重大腦就損傷重重,最後變成憂鬱重重,不僅智力會因此退化,癡呆也很快就報到。 一位八十三歲的老阿嬤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事約莫是薪水太低、房價太高,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孝養壓力等等。而老年人的心事跟年輕人的心事互為因果,沒有生產力,帳單幫不上忙,病痛像牽牛花藤綿延不斷,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兒女一天。老人心事重重大腦就損傷重重,最後變成憂鬱重重,不僅智力會因此退化,癡呆也很快就報到。 一位八十三歲的老阿嬤
Thumbnail
一個人遭遇再不順遂,只要還有一念善、一念孝,老天爺都捨不得放棄,想盡辦法從那個人的諸多惡緣中尋找可能的希望,就算只有一點點微光也要想辦法放大光明。「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過去所作所為都過去了,把握今日以後全新的自己,頓悟的當下就是重生。 有一家三口,大兒子六十多歲,眼盲身弱
Thumbnail
一個人遭遇再不順遂,只要還有一念善、一念孝,老天爺都捨不得放棄,想盡辦法從那個人的諸多惡緣中尋找可能的希望,就算只有一點點微光也要想辦法放大光明。「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過去所作所為都過去了,把握今日以後全新的自己,頓悟的當下就是重生。 有一家三口,大兒子六十多歲,眼盲身弱
Thumbnail
都說隨喜功德最清淨,沒有一絲意欲和私利,看別人做好事,有能力沒有猶豫馬上加入。沒有能力,也能口說好話,真誠讚歎,這種沒有分別心的歡喜心,功德無量。 有一位婦人,每個人都笑她命薄,她也默默接受,因為認真說起來別人也沒有說錯。這位婦人雖然命不好,但是心地善良,只要有人跟她說有什麼好事,不管三七二十
Thumbnail
都說隨喜功德最清淨,沒有一絲意欲和私利,看別人做好事,有能力沒有猶豫馬上加入。沒有能力,也能口說好話,真誠讚歎,這種沒有分別心的歡喜心,功德無量。 有一位婦人,每個人都笑她命薄,她也默默接受,因為認真說起來別人也沒有說錯。這位婦人雖然命不好,但是心地善良,只要有人跟她說有什麼好事,不管三七二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