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診
含有「義診」共 1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艾.無限的醫療故事
2025/08/16
約旦義診:在沙漠中看見希望與無奈
分享在約旦Azraq難民營的義診經歷,描述當地醫療資源缺乏、敘利亞難民的困境與自身的體悟。
#
義診
#
敘利亞
#
難民營
喜歡
留言
吳柳蓓的沙龍
2025/08/06
同理心
阿金是一名牙醫師,自我主張意識很強,他認為自己就是專業,病人不能質疑他的能力,更不能跟他五四三。太太阿雲說,「病人如果不聽他的意見,他就會生氣,氣病人明明非專業,到底在跟他這個專業牙醫爭什麼,如果病人繼續『白目』,他就把病人請出去。」看診的姿態強硬、理直氣壯,看世事的眼光也是一樣。 有那麼幾年
#
同理心
#
專業
#
義診
1
留言
吳柳蓓的沙龍
2025/08/05
有義路
阿盛是苗栗南庄人,四個月大的時候發高燒,燒退之後小兒麻痺就跟著他一輩子了。阿盛是長子,父母對他寄予厚望,可是他走路不方便,求學路上充滿荊棘,因此內心的自卑感揮之不去。 初中畢業後,阿盛的爸爸讓他留在家裡的碾米廠做事,碾米廠都是粗活,要扛要揹,他的腿粗細不一、長短不一,終究做不了事。阿盛決定走出
#
碾米廠
#
小兒麻痺
#
義診
2
留言
吳柳蓓的沙龍
2025/07/17
不務正業
曾醫師有六個兄弟姊妹,他是唯一繼承父親依缽的孩子。曾醫師說,「我的爸爸是一名鄉下醫生,那時沒有周休二日,看病也沒有分晝夜,病人有需要就來拍門,好像二十四小時stand by。」曾醫師小時候經常一個人坐在餐桌前寫作業,不時抬頭看著外面在跳繩的手足,心中很不是滋味。 有一天,父親發覺曾醫師的心思,
#
醫師
#
醫生
#
義診
2
留言
吳柳蓓的沙龍
2025/05/28
恍然明白
阿晉排行老七,家中有八個小孩,在他十四歲那年,大哥罹患重病,臨終前交代他要用功讀書,為自己的將來負責。大哥的驟逝讓阿晉覺悟,從此發憤用功讀書,最後成為一名小兒科醫生。 在大型醫院上班,阿晉二十四小時都在on call,精神壓力大,跟家人出外用餐接到醫院電話,就要立刻揮別家人上戰場,因為工作如此
#
小兒科
#
太太
#
義診
1
留言
吳柳蓓的沙龍
2025/05/07
風雨中的力量
「平安站」是溫飽街友三餐的地方,負責人只有站長一人,校長兼敲鐘。站長小毛說,平安站的終極目標是幫助街友找到工作,脫離街頭回歸社會,可是能達成目標的人少之又少,因為他們不只是貧窮或無家可歸,最嚴重的是他們一身病。 二○○八年,志工小惠決定跟「平安站」的小毛合作,小毛提供街友溫飽,慈善團體提供街友
#
街友
#
義診
#
站長
1
留言
吳柳蓓的沙龍
2025/04/16
仁心
民國六十六年,洪醫師學成在高雄開業,剛好碰上經濟起飛,加工區的工廠如雨後春筍一家蓋過一間。當時工廠使用的機器都是日本汰換下來的老舊機器,因此每天都有不少工人因機器故障或是操作不當而當場斷肢斷指,洪醫生每天都要做很多檯的縫合手術,沒日沒夜的縫。 有一天,洪醫師覺得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由於所學有限
#
義診
#
太太
#
醫師
1
1
吳柳蓓的沙龍
2025/04/15
修女之心
至芳十八歲高中畢業那一年,非常嚮往當一名修女,她從汪修女身上看到助人的純粹和真摯。不過,身為長女的至芳底下有六個弟弟,責任重大,父親跟她說,「想當修女要等大學畢業,到時有機緣再說。」高中畢業的暑假,至芳到汪修女的修道院讀書做最後衝刺,挑燈夜讀的時候,總會想起父親對她的叮嚀,「要考上公立學校,減輕家裡
#
宗教
#
阿彌陀佛
#
畢業
2
1
吳柳蓓的沙龍
2025/04/12
一念悲心苦中來
每個人都知道「一蕊梅花寒中開」的道理,而一個人的悲憫心則來自親身經歷的苦,不忍他人苦而有一連串慈心與善良的作為。 陳醫師童年家貧,記憶中的阿嬤老是生病,沒錢看醫生就要強忍,忍到受不了才請鎮上的醫生到家裡看診,醫生一次往返的費用換算成稻米約莫是兩百斤,而一分田最多只能收割五百斤,加上佃租、肥料費
#
醫生
#
醫師
#
環保志工
4
1
吳柳蓓的沙龍
2025/03/22
迷信
當初選科別的時候,宋醫生沒有想太多就選擇了整形外科,畢業後,他跟太太在高雄市區開設整型外科診所。當年很多人望文生義,以為是讓人變漂亮的整型診所,所以上門的病人並不多。創業初期,診所慘澹經營,機器設備的貸款、診所租金費用、聘雇費用、水電費等林林總總加起來讓這對夫妻月月白髮增生。 那時候為了增加客
#
太太
#
診所
#
義診
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