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咪說職場#10|大公司練打怪 vs 小公司野外求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剛畢業的時候,覺得進大公司就是職場的「聖杯」,就像打遊戲直接課金解鎖最強裝備,名片上印著像是P&G、Google、麥肯錫…這些閃亮亮的名字,感覺走路都帶風。當時流行儲備幹部(MT, Management Trainee),大家都覺得只要擠進這些企業,未來就穩了!

我自己當年也是懷著相同的迷思,前後待過嬌生、IBM等大公司,以為自己正在登上職場巔峰,其實只是負責幾個產品和特定客戶。後來,陰錯陽差跳進了一間沒上市的小公司,負責開拓整個台灣市場,到後來擴展到香港和大陸,才發現——小公司是另一種「硬派生存遊戲」,你不只是玩家,還要身兼製作人、開發者、甚至客服人員,什麼都要自己來!

隨著市場發展,尤其是Covid之後,我發現到這幾年「大公司迷思」正在逐漸消退,越來越多人開始選擇新創、小型企業、甚至自己創業,不再執著於進入大公司。

raw-image


▍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


  1. 大公司不再是「穩定」的象徵——過去進了大公司,意味著穩定的職涯,但現在科技變化快,裁員潮頻傳,大公司員工其實並不比小公司更安全。
  2. 職場價值觀改變——新一代的工作者更重視「成長、彈性、意義」,而不是死守傳統企業的階層晉升路線。
  3. 創業成本降低,機會變多——現在創業或加入小公司,比過去容易得多,遠端工作、自由接案、數位遊牧等讓人有更多選擇,而不是一開始就進入大公司「等待升遷」。
  4. 大公司內部政治與官僚問題——太多人在大公司裡「被磨掉熱情」,內部決策慢、層級多,導致許多人選擇去小公司發展,甚至創業,直接掌握決定權。


以下就來拆解大公司的好處與坑,小公司的機會與挑戰,看看哪一種更適合你!


▍ 大公司的優勢與挑戰


✅ 大公司的優勢:

  1. 制度完善,訓練完整

進大公司就像進「職場補習班」,從新人訓練、產品知識到專業技能,一整套SOP照著走,確保每個新人都能用同樣的標準起步。

記得當年在 IBM,有一套非常完整的新人訓練制度,叫做 ELT(Enterprise Learning Training),公司會把整批新人拉到指定地點「封閉集訓」一個禮拜,經歷各種「震撼教育」。

  • Sales Role Play:模擬真實客戶場景,練習Pitch、處理異議,還有「嚴格到不行」的主管即時點評。
  • 簡報訓練:學習如何用標準化的方式講故事,讓客戶信服。
  • Pipeline管理:學會如何辨別真正的業務機會,而不是浪費時間在「假希望」上。
  • 需求驗證(Validate Customer Needs):如何透過提問挖掘客戶痛點,提供精準解決方案。

這套訓練不只是走過場,最後還有考核,過不了可是會影響試用期評估的!

記得當年每天晚上都在熬夜準備隔天的簡報和訓練,過程雖然痛苦,但也因此和同期的同事培養出共患難的好情誼。


  1. 品牌力強,客戶容易買單

大公司的名片基本上就是一張「通行證」,有時候產品都還沒介紹完,客戶已經點頭說:「好!」

就算我們的報價貴一點,只要亮出公司的名字,說明我們是外商原廠,客戶還是願意買單。因為品牌背後的信任感,讓銷售變得相對輕鬆。甚至也有客戶連產品介紹都不看,直接請你報價買單,省去前期說明的麻煩。

但這種 「品牌光環」,也是一把雙面刃——習慣在順風環境下賣東西,等到哪天褪下公司光環,真正要到市場上拼殺時,會發現這些「無敵星星」已經失效了,真正考驗你的是說服客戶的真本事。


❎ 大公司的挑戰:

  1. 層級多,推動事情像「大象跳舞」

我待過全球前幾大的Fintech公司,親身體驗了「大象跳舞」的極限挑戰。

當時客戶使用的產品版本已經老舊,但時間與資源上來不及升級,又有很多弱點掃描需要解決,當時客戶同意特別申請額外的預算,針對已經EOS (end of support)的版本進行特別支持,卻在內部遇到極大的挑戰。

  • 產品團隊:「這個方案不在我們的roadmap,沒資源支援。」
  • 財務部門:「這個付款條件沒有考慮未來通貨膨脹,我們需要再往上調整每年價格的增幅。」
  • 顧問團隊:「這個方案尚沒通過完整的回歸測試,未來風險與問題會無法控制,不建議推行。」
  • 法務團隊:「客戶當年的合約版本已經太老舊,我們必需加入更多條款並重新簽署主合約。」

就這樣,案子從「已經準備簽約」,變成「這方案我們無法支持」,胎死腹中。

這就是大公司的常態——內部說服永遠比外部競爭更難搞。


▍小公司的機會與挑戰


✅ 小公司的優勢:

  1. 你等於在「run 一間公司」

在小公司,做Sales就像自己在經營一間公司,業務、行銷、財務、法務、售後,甚至連追款都得自己來!

  • 你要自己開發市場,決定策略
  • 你要會談合約,確保條款合理
  • 你要自己談價格,掌握毛利空間
  • 你還要「親自追錢」,確保客戶付款

這樣的環境很硬,但也是為什麼小公司能培養出全方位的人才,因為沒有人罩你,一切只能靠自己!

  1. 獎金制度更有彈性

大公司的薪資架構很透明,但小公司則是「成果決定一切」。

有一次,我因緣際會帶CEO認識了客戶高層,甚至成交為公司帶來一個指標性的大客戶,CEO龍心大悅之下,額外提供了「交易獎金」,這種靈活的獎勵機制,在大公司是不可能的。

我還曾經在小公司見證了公司被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收購,因為年資得到了一筆頗為豐厚的Transaction Bonus。


❎ 小公司的挑戰:

  1. 品牌力不足,一切靠自己

有太多次,我好不容易拿到 客戶關鍵決策者(Key Decision Maker) 的聯繫方式,結果:

  • 「你們公司太小,不考慮,謝謝。」(然後掛電話)
  • 「沒聽過,不用見了。」(連我們是做什麼的都不問)
  • 「我們有風險考量,只跟大廠合作。」

小公司要開發新客戶,往往得花更多時間 「證明自己值得信任」。


  1. 資源有限,只能花在刀口上

小公司不像大公司有龐大的預算、完整的支援團隊,每一塊錢、每一個人力資源都要精準運用,稍有不慎,可能影響整體業務發展。

當年看到其他大公司在五星級酒店辦研討會、花大錢邀請客戶出國參展,總是非常羨慕,因為在小公司即使有預算,也沒有足夠的人力來支持這樣的活動,甚至只能讓業務自己身兼行銷團隊來承包所有活動細節,但光是跑業務專注在這一季要結的案子就忙得不可開交了,哪有多餘時間來做這種「長遠」的客戶投資呢?


結語:大公司是練功房,小公司是實戰場

隨著職場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多人開始跳脫「大公司迷思」,選擇加入新創、小公司,甚至自己創業。

大公司提供穩定的制度與資源,但小公司給予你全方位成長與更高的自主權。

如果你想學基礎、累積人脈,大公司是好選擇;如果你想快速成長、挑戰高薪,小公司能讓你學到真正的實戰本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咪愛工話
7會員
113內容數
這裡是一個結合 職場真心話 × B2B銷售心法 × 裸辭人生實驗 的知識與交流社群。 來自一位 15年外商業務、裸辭後轉型自媒體創作者的第一手觀察與故事。
愛咪愛工話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年紀大了,還能創造奇蹟嗎? 聽聽菲爾.米克森的故事:「不是太晚不能做,而是不敢開始。」
Thumbnail
2025/04/29
年紀大了,還能創造奇蹟嗎? 聽聽菲爾.米克森的故事:「不是太晚不能做,而是不敢開始。」
Thumbnail
2025/04/22
在業績與制度的拉鋸中,你是那個拚命開單、踩線突破的狠角色?還是照規矩走流程、乖巧不惹事的模範生?這篇文章從一位資深Sales的視角,帶你看見職場裡不被明說的矛盾、管理上的盲點,以及那些其實可以解套的突破方法。
Thumbnail
2025/04/22
在業績與制度的拉鋸中,你是那個拚命開單、踩線突破的狠角色?還是照規矩走流程、乖巧不惹事的模範生?這篇文章從一位資深Sales的視角,帶你看見職場裡不被明說的矛盾、管理上的盲點,以及那些其實可以解套的突破方法。
Thumbnail
2025/04/18
面對老闆一句「去Call High」,你是不是也常默默翻白眼?這篇從資深業務的視角出發,拆解Call High的真實代價、老闆的迷思,以及背後被忽略的心理成本。
Thumbnail
2025/04/18
面對老闆一句「去Call High」,你是不是也常默默翻白眼?這篇從資深業務的視角出發,拆解Call High的真實代價、老闆的迷思,以及背後被忽略的心理成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本篇獲邀 1111人力銀行 career+ 刊登;一股AI熱潮正熾熱進行中。但你真的適合這種高薪資、高壓力、高即戰力的企業嗎?
Thumbnail
本篇獲邀 1111人力銀行 career+ 刊登;一股AI熱潮正熾熱進行中。但你真的適合這種高薪資、高壓力、高即戰力的企業嗎?
Thumbnail
剛踏入職場的你,是否也曾聽過這句話:“職涯初期,還是進大公司比較好!”這似乎成了一種職場真理,讓許多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夢想著進入那些知名的大企業。但真的是這樣嗎?大公司真的是職涯初期的唯一選擇嗎?
Thumbnail
剛踏入職場的你,是否也曾聽過這句話:“職涯初期,還是進大公司比較好!”這似乎成了一種職場真理,讓許多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夢想著進入那些知名的大企業。但真的是這樣嗎?大公司真的是職涯初期的唯一選擇嗎?
Thumbnail
各位畢業生,大家好!準備好迎接全新的職場挑戰了嗎?踏出校園,進入職場,就等於開啟了一段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旅程。面對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想要脫穎而出,你必須先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並掌握市場上的機會和威脅。SWOT分析,就是幫助你完成這項任務的強大工具!
Thumbnail
各位畢業生,大家好!準備好迎接全新的職場挑戰了嗎?踏出校園,進入職場,就等於開啟了一段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旅程。面對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想要脫穎而出,你必須先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並掌握市場上的機會和威脅。SWOT分析,就是幫助你完成這項任務的強大工具!
Thumbnail
本書的最後一篇我們來談談職業表現。在成為「理想自我」的道路上,你很可能一開始就會是老闆,但你也可能一開始是打工仔,要幾份工作後,學到技術、存到第一桶金,才能開始往「理想自我」邁進。這都不要緊,因為每個人的起始手牌就都不一樣,所以能做的選擇也不同,能達成理想的時區也不同。
Thumbnail
本書的最後一篇我們來談談職業表現。在成為「理想自我」的道路上,你很可能一開始就會是老闆,但你也可能一開始是打工仔,要幾份工作後,學到技術、存到第一桶金,才能開始往「理想自我」邁進。這都不要緊,因為每個人的起始手牌就都不一樣,所以能做的選擇也不同,能達成理想的時區也不同。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在選擇工作的時候,成長空間、薪資高低、穩不穩定,這些無法全拿的條件,你會怎麼排序呢? 給薪高於行情,但是經營眼光不夠長遠的老闆;或是薪資僅在行情水平,不過經營者具備長線思維,你如何選擇? 或是能學習到新技術,但是薪資不高;以及技能要求低,且薪資略高水平,你又會如何選擇?
Thumbnail
在選擇工作的時候,成長空間、薪資高低、穩不穩定,這些無法全拿的條件,你會怎麼排序呢? 給薪高於行情,但是經營眼光不夠長遠的老闆;或是薪資僅在行情水平,不過經營者具備長線思維,你如何選擇? 或是能學習到新技術,但是薪資不高;以及技能要求低,且薪資略高水平,你又會如何選擇?
Thumbnail
在職業生涯的起步階段,選擇一個適合的行業至關重要。本文探討瞭如何從規模、細分、趨勢和陷阱等方面進行行業分析,並提出了收集資料、分析數據和實地調研等具體操作方法。
Thumbnail
在職業生涯的起步階段,選擇一個適合的行業至關重要。本文探討瞭如何從規模、細分、趨勢和陷阱等方面進行行業分析,並提出了收集資料、分析數據和實地調研等具體操作方法。
Thumbnail
為了讓付出於職場上的時間能獲得充分價值,更為了往後的人生,我們要開始以專業者自居,不是單純把自己定位在上班族。上班賺取所需之餘,善用在職場的空間與時間,培養出能帶走的個人專業技能。
Thumbnail
為了讓付出於職場上的時間能獲得充分價值,更為了往後的人生,我們要開始以專業者自居,不是單純把自己定位在上班族。上班賺取所需之餘,善用在職場的空間與時間,培養出能帶走的個人專業技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