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旅的函館②|意外停留6天5夜,只為等一場雪
函館,是我旅日時造訪次數最多的城市,沒有之一。它是座海濱小城,曾是我第一次參加日本跟團旅行時落地的城市。對我來說,函館不僅有熟悉的街景,也有濃厚的回憶。其實我之前就寫過一篇介紹函館的文章(《宜旅的函館①》),但今年再訪時,又在這裡待了整整6天5夜。
本來只是打算停留3天2夜的行程,結果從2月11日抵達後到2月16日,始終等不到心心念念的「漫天飛雪」。看著氣象預報說之後有機會下雪,我當機立斷地改變了原本就很隨性的行程,在東橫INN官網上加訂了三晚,只為了等一場雪的到來。
過去十年間,我在函館住過的日子加起來超過15天——經歷過多雨的秋季,也在雪花覆蓋的大地中過冬;住過平價民宿,也享受過溫泉旅館。這座城市,對我來說,已不只是旅遊地點,更像是個熟悉的老朋友。而今年的函館之旅,我沒有明確的計劃,就只是很隨意地走走看看:
有時跳上路面電車,有時坐上市營巴士,甚至還臨時搭了JR電車北上。旅行,就是一場隨性的流浪。
函館的交通方式與通票選擇
函館的大眾交通工具其實非常多元:
- JR 鐵路/JR 巴士
- 函館市營巴士
- 市電(路面電車)
- 飛機/郵輪(港口)
至於交通票券,依照旅遊範圍與交通需求可以選擇以下幾種:
- JR 北海道鐵路周遊券
- JR 東日本・南北海道鐵路周遊券
- JR 東北・南北海道鐵路周遊券
- JR RAIL PASS(全國)
- 函館市電一日券/兩日券
- 函館旅遊通票
如果你只是想在函館躺平放空、或是不打算遠行,單買「市電一日券」就很夠用了。但若你有打算前往大沼、小樽、甚至往青森、盛岡方向延伸的話,再來考慮購買JR系列PASS也不遲。
抵達函館|入住 Route Inn
2月16日中午,我再次來到熟悉的函館站。這天我選擇入住的是「函館站前格蘭帝亞 Route Inn 飯店」,從車站出來往11點鐘方向走不用三分鐘就到了。
依照往例,我先拉著行李到飯店寄放。因為來過很多次,所以整個動線我都很熟悉。接著,我就往函館朝市前進,準備尋覓午餐。
從飯店出來面對車站的左手邊方向走,穿過一個停車場就能抵達函館朝市。但這次抵達後,卻覺得哪裡不太一樣——空蕩蕩的街道、人潮稀少、店家也多半已經打烊。看看手機時間,不過下午2點多,卻已經有不少攤位在打掃、拉下鐵門,讓人忍不住懷疑:「是今天休市嗎?還是我來晚了?」
鮭魚套餐與懶人對話:函館隨筆日記
此時此刻,我的五臟六腑已在鳴鼓抗議——不管還有沒有店家營業,總之先吃飯要緊!
於是我走進熟悉的那間餐廳:Hakodate Dining GAYA 雅家。這家店位於三角窗地帶,地理位置方便,菜色合我胃口,價格也合理實在,是我在函館常光顧的口袋名單。
店內如往常一樣寧靜,服務員輕聲地招呼我入座,順手遞上紙本菜單。我沒有多猶豫,點了鮭魚套餐和我最愛的烤沙矸。
不得不說,這套餐真的讓人滿足。
鮭魚油脂豐富,簡單煎煮後灑上一點鹽巴,再切一片檸檬輕輕淋在魚肉上——入口即化,帶著香氣與鹹味的平衡。搭配一小碟清爽的漬菜,我沒兩三下就把整碗白飯扒光了。最後,一碗熱呼呼的味噌湯為這份午餐畫下句點。
雖然吃完還有點意猶未盡,一度想再加點什麼,但經過一番天人交戰後還是放棄了——不是怕吃不完,也不是怕吃太飽,更不是預算問題……而是,想減肥啦!(笑)
走出餐廳之後,想說天色尚早,就隨意走走、順便可以幫助消化。走著走見天空不下雪,放空亂晃,與懶惰小惡魔的對話
走出餐廳,時間還早,我決定隨意散步,幫助消化。
邊走邊觀察著天空——依舊沒下雪,也沒飄雪,地上的積雪也稀稀落落。突然間,我腦中閃過一個念頭:要不要去五稜郭走走?
我正朝著巴士站的方向前進,沒想到心中的懶惰小惡魔跳了出來,用有點不耐煩的語氣對我說:
「現在又沒什麼雪,也沒有櫻花,只有冬眠中的枯枝景色,你之前都拍過了,這次就別浪費體力去了吧!」
我停下腳步思考了一下……嗯,好像也對。
超市晚餐與頂樓溫泉的夜晚時光
不知道走了多久,直到天色漸暗,才發現自己還在飯店附近街頭遊蕩。既然如此,不如去找找晚餐好了。
我打開 Google Maps 查了一下附近的超市,發現離飯店不遠處就有一家熟悉的名字:MaxValu 若松店,步行約 10 分鐘,馬上快步走去。
晚餐就簡單選擇了握壽司、牛奶、可樂與草莓冰淇淋,提著這些戰利品回到飯店。換上飯店的舒適浴衣,我直接前往飯店的頂樓大浴場泡湯放鬆。
這家 Route Inn 的溫泉設施比我想像的還要完善,除了露天溫泉,還有 Spa 與桑拿設施,而且浴池外的景觀可以遠眺大海與函館山。沐浴之後還有一張付費的按摩椅,剛好可以讓身體的疲憊徹底釋放。
回到房間,我打開從超市買來的便當,一邊享用著壽司與冰品,一邊安靜地寫著要寄給朋友的明信片——函館的夜晚,就這樣安靜、溫暖又滿足地結束了。
日出沒追到,就用雙腳走進雪白的大沼國定公園
慵慵懶懶地走出飯店,瞥了一眼手機上的時間——嗯,日出早已三竿,錯過了今天的日出拍攝。不勉強了,那就改成朝函館車站方向悠哉地散步吧。
一踏入車站大廳,就聽到熟悉的語調,一聽之下是國語導遊正在對一群團客高聲講解注意事項。本來也沒什麼,但這位導遊你也太賣力了,不只聲音震天響,還在大廳中央大聲「提醒」大家注意禮儀與行為,但言語中卻夾雜著對當地文化的批評,甚至不小心踩到了些他國的「痛處」。
「導遊先生啊……你在異國大廳中這麼大聲疾呼,真的比較高尚嗎?」
我在一旁都默默替這個畫面尷尬了幾秒。
但想想還是事不關己,就不煩惱這些了。拿出我的周遊券,通過剪票口,跳上前往北方的小列車,經過了幾站,來到**「大沼站」**。
大沼國定公園
大沼國定公園:雪地中,一段意外的自然漫步
大沼國定公園自 1958 年起被指定為國定公園,範圍涵蓋了風景如畫的大沼、小沼,與遠處的駒岳山峰。這裡四季皆宜,夏季可騎單車、划獨木舟、露營健行;冬季則是冰上釣魚、雪上摩托車與雪鞋健行的天堂。
一出大沼站,雖然這站點不大,但門口有一張大大的簡易地圖,對於方向感有點薄弱的旅人來說還是頗有幫助……只是,我就是那個即使看了地圖還是會走錯路的人(笑)。
原本知道公園入口大概在哪裡,但走著走著,離預期的方向越來越遠。直到我猛然回神,看見一群觀光巴士聚集在某處,才突然驚覺:「啊,那邊應該就是入口吧!」
於是趕緊往遊覽車與人聲鼎沸處前進,才總算走到了公園的正門。
冰爪人生:在積雪中緩步前行
走進公園時,我腦海中浮現起十年前第一次來到大沼公園的場景。那次是我第一次跟團到日本,雖然短暫造訪了大沼,卻沒能完整走完整個園區。這回,反正也沒特定行程,就決定慢慢走完這段雪地旅程。
小提醒:如果冬天要來大沼公園,真的不一定要穿雪靴,但冰爪是必備!
這裡的步道經常有「暗冰」,加上橋樑多、地勢有高低起伏,雪一蓋上就更難辨識,有時還要經過類似獨木橋的地方,不滑倒真的靠裝備保命。
即便我鞋上早已裝好冰爪,但走了大半天、穿越數個雪白小橋與蜿蜒步道,體力仍漸漸下降。雖然內心還是那個熱愛亂走亂看的我,但身體已不是十年前那個版本了。
走到後來,開始有點喘,不自覺放慢腳步。
但,即使如此,大沼冬日的靜謐與白茫茫的畫面,還是讓我覺得——走得慢也沒關係。
這裡的美,是需要一點時間去感受的。

大沼

大沼

大沼
大沼國定公園面積
雖未盡全程,卻已擁抱了冬日的大沼
大沼國定公園總面積高達9,083公頃,腹地寬廣得讓人驚嘆。園內擁有三座湖泊,點綴著星羅棋布的島嶼,遠方的駒岳靜靜矗立,一切都像是一幅細膩的水墨畫——只是這畫布覆上一層銀白,化作我眼前獨一無二的冬季風景。
本想用雙腳走完這一切,但體力與肚子的雙重抗議,讓我不得不放棄那個「今天就走完整個大沼」的狂想。
「算了吧,下次有機會再來,或許……有君相伴會更好。」
當我一邊寫下這段旅程時,也順道滑進了大沼官網,看到他們寫著——「日出與日落時分的大沼,景色最為動人。」
忽然心頭一動,
如果能有一位旅伴,一起在這片雪原靜靜等候朝霞與晚霞映照湖面的那一刻,那將是多麼值得記錄的時光。
未完的旅程,繼續書寫……
雖然這天的腳步就停在了傍晚的大沼,但我知道這座公園與這座城市,都還有很多篇章等著我去書寫。
函館,是我旅日多年來,最不捨得離開的城市。
未完的散策、未拍的雪景、未寄出的明信片……都在呼喚著我:
「你還會再來的,對吧?」
👉 未完,待續……下一篇,帶你走進函館另一個溫暖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