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好「無情勒」的日子,深情地過生活

過好「無情勒」的日子,深情地過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No18 過好「無情勒」的日子,深情地過生活 給20年後親愛的自己: 當你再次翻開這封信時,應該已走過了20年的退休歲月。現在的你,是不是已經活得更自在、更輕鬆了呢? 寫下這封信的現在,我剛剛退休沒多久。過去綁得緊緊的生活節奏,突然鬆開了,一大口氣從身體深處釋放出來,像團黑霧般瀰漫,又慢慢散去。但霧散後,心裡卻仍有些不安。工作結束了,人生卻還沒結束。未來這段日子,不該只是「延長賽」,我希望它能成為人生的勝場,甚至逆轉勝的一場精彩比賽。我願意好好規劃這第三人生,為的是讓你——未來的我——回望此刻,不感遺憾。 寫這封信,是希望等你老去、禿頭、眼花、行動遲緩,甚至在看到博愛座時毫無愧疚地坐下時的現在,還能記得今天這個清醒的我告訴你—— 「餘生,#不靠誰來愛你,#要靠你活出自己愛的模樣。」 你是我的見證,我是否已經做到了呢? 退休之後,我反而更積極地探索內心,想讓自己不斷成長。我深刻理解到:真正可靠的,從來不是誰,而是自己的心與選擇。人際關係上,我開始關心如何建立新的「三角連結」:親、我、子三方關係,#希望讓愛不再是壓力,#而是自由的陪伴。 我送給你,也送給現在的我,五堂人生的學習課: 第一課:#不靠誰定義幸福,#也不靠誰活著 過去的你,總習慣為了他人過度付出,彎腰耕耘,甚至賠上了健康,只因為「#我這麼辛苦,#他們應該要…」。但我終於明白,那其實是一種 #無聲的情緒勒索,而對孩子而言,更可能是壓力與負擔。 親愛的你,請不要再用「我都是為你們好」來拉扯彼此的情感。孩子不是你存在的全部意義,你的快樂,不應建築在他人的回應上。 把「無情勒」深深刻在心裡,不是冷酷,而是一種 深情的放手與尊重。我們不再勒住親人,也不再勒住自己。 第二課:#為自己而活,#留下溫暖的記憶 終有一天你會離開人世,也許能留下些財產,但更希望留下的是一個活得通透、不添麻煩的你。孩子不常回來,不代表不愛你,而是你成功地讓他們安心生活。這不是失落,是成就。 請繼續「三學」自己的人生: #學一樣年輕時沒空學的東西 #學一件不用為誰負責的事 #學一種不用被誰懂的興趣 活得有趣、有自我,才是真正的留給世界最好的禮物。 第三課:#不要用愛之名,#行控制之實 電影裡的阿嬤,用金錢捆住親情,用不信任包裝關愛。親愛的你,千萬別變成那樣。#給出時,#請放下控制;#關心時,#請保有尊重。 愛是祝福,不是條件。 關係是選擇,不是義務。 當你放下了控制,也才能 #真正享受那份被愛與被理解的自由。 第四課:#保持行動力,#也保持心的柔軟 身體老去是自然,但心不能跟著僵化。你不用成為別人口中的「三寶」,而是自己的寶貝,活得漂亮、活得精彩。 「#三保」人生策略: #保有一點行動力:報名課程、參加活動、走出家門 #保有一點好奇心:學學新科技、新語言、接觸不同世代 #保有一點寬容力:不批評、不比較,用理解取代責備 保持這樣的柔軟與彈性,是後半人生最重要的幸福來源。 第五課:#孤單可以,#孤獨不行 當你一個人吃飯、去醫院、無人探望時,請不要覺得自己被遺忘。你只是再也不需要透過別人來證明自己的存在與價值。孤單是形式,孤獨才是心態。 當親人忙碌無法來探望時,記得你並不是「被留下的那個」,而是「#選擇留下來,過得更好的那個」。 請妥善保管這封信,也標註好放在哪個地方,萬一記性不好了,好讓你能再次找到它。 餘生的價值,不在於誰來陪你,而在於你怎麼選擇過好自己。 當你懂得自己愛自己,也就有更多人願意靠近你。 永遠愛你、也最懂你的人, 剛退休的你 敬上

avatar-img
大虫哥的沙龍
2會員
78內容數
關懷小角落點亮大世界 做有溫度的自己更溫暖的他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大虫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親愛的朋友: 最近,在閱讀一篇談論「當家長被告知孩子不服管教時,該怎麼辦」的文章時,心中湧起許多感觸。在教育現場多年,每當看到孩子因為一時衝動、表達不清楚,而被老師誤解或標記時,我總能感受到孩子心底那份微微顫抖的不安。也深知,接到學校來電的家長,心裡多半也是忐忑且難以平靜的。同樣地,學校接到家長的電
《歐洲現形記》Day 7:#相片、#笑聲與最後的告別 今天,是回國前的最後一天,我們安排了一場「採購與回憶保存」的城市小冒險。 清早氣溫負一度,我們出門走訪柏林街頭,找尋值得紀念的伴手禮與維他命藥品,也順道尋找能將手機照片沖印出來的地方。不知道是太早,還是這城市週四的清晨特別冷清
《歐洲現形記》Day 4:#沉澱與再出發 1月30日,休息是今天的主要行程。讓腳休息,讓眼睛休息,也讓心沉澱。逛了超市和藥妝店,買了一些便宜到不可思議的維他命當伴手禮,也買了些肉與菜,在家煮飯舒緩背痛。踩在石塊路上,腳底筋膜像被展開,雖然痠痛,卻有一種莫名的按摩感。雨中喝咖啡,感受柏林慢生活的一天。
親愛的朋友: 最近,在閱讀一篇談論「當家長被告知孩子不服管教時,該怎麼辦」的文章時,心中湧起許多感觸。在教育現場多年,每當看到孩子因為一時衝動、表達不清楚,而被老師誤解或標記時,我總能感受到孩子心底那份微微顫抖的不安。也深知,接到學校來電的家長,心裡多半也是忐忑且難以平靜的。同樣地,學校接到家長的電
《歐洲現形記》Day 7:#相片、#笑聲與最後的告別 今天,是回國前的最後一天,我們安排了一場「採購與回憶保存」的城市小冒險。 清早氣溫負一度,我們出門走訪柏林街頭,找尋值得紀念的伴手禮與維他命藥品,也順道尋找能將手機照片沖印出來的地方。不知道是太早,還是這城市週四的清晨特別冷清
《歐洲現形記》Day 4:#沉澱與再出發 1月30日,休息是今天的主要行程。讓腳休息,讓眼睛休息,也讓心沉澱。逛了超市和藥妝店,買了一些便宜到不可思議的維他命當伴手禮,也買了些肉與菜,在家煮飯舒緩背痛。踩在石塊路上,腳底筋膜像被展開,雖然痠痛,卻有一種莫名的按摩感。雨中喝咖啡,感受柏林慢生活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