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卜卦占星裡,相位與接納是兩套不同但關鍵的系統。相位說的是兩個徵象星間「會不會發生事」、有沒有互動;接納則是在講「為什麼會發生」、雙方的心理傾向與動機所在。
簡單比喻一下,假設卜者問:「我跟那個固定炮友,睡了兩次那個,我想追他,他會成為我男友嗎?」這時如果兩顆徵象星之間有入相位——也就是事件的觸發條件成立,那答案就是:有可能,會發展下去,會在一起。但事情為什麼會發生?這就要看接納了。對方到底是因為喜歡你這個人?被你的情緒穩定感吸引?還是你技術好、在床上表現讓他念念不忘?或其實是你可以給他某種物質上的支持?這些,就要從接納裡找答案。
而當兩個徵象星既有相位又有強力的接納,那這段關係會更有動力推進,甚至帶點命定感。
根據 Bonatti 的看法,如果兩顆星還有強力的先天尊貴接納(註 1),或形成互溶,那就更是推進事情發展的加速器。以下幾種組合是值得特別注意的:
- 若是六分或三分有入相位且有接納:事情會非常順利地發生,幾乎不費吹灰之力。
- 若是三分有入相位但無接納,或六分有接納但入相位不明顯:事情會突然發生,來得又快又急,也不需要太多努力。
- 若是四分入相位有接納,或是六分但無接納:事情會完成,但過程需要一點「狂熱」和積極追求。
- 若是對沖入相位有接納,或四分入相位但無接納:事情可以成,但會拖、會累,有時間壓力,可能還不太方便。
- 最麻煩的是對沖入相位且無接納:事情雖會發生,但通常伴隨著懊悔、代價太高,或者有種「值得嗎?」的感覺。
對於接納是不是事件完成的「必要條件」,古典占星師之間其實分歧滿大的。像 Masha’allah 跟 Al-Biruni 的立場是:沒有接納,事件不太可能發生。
但 Bonatti 不這麼認為。他舉例說:在「光線傳遞」的應用中,如果要 A 星的意圖或力量透過第三方行星傳給 B 星,那第三方必須先被 A 星接納,然後與 B 星形成入相位,這樣才能把 A 的光線成功傳過去。同理,在「光線聚集」的技法裡,收集光線的那顆行星也要被 A 星接納,再被 B 星接納,然後兩者形成入相位。
所以在 Bonatti 看來,A、B 間就算沒有直接接納,也還是能透過這些技法完成事件。
簡單來說:讀書越多,你會發現占星師們彼此常常觀點相左,這沒關係。重要的是,你用哪套說法覺得合理、有感覺,就拿那套去實作驗證。不準?那就換下一套。最終,每個人都能拼湊出屬於自己的一套解盤語言。
---
註 1:強力先天尊貴的接納
這是指:A 行星落在 B 行星的廟或旺勢,或 B 行星落在 A 行星的廟或旺勢星座。代表其中之一非常欣賞、喜歡,甚至迷戀對方星的特質,這會讓整個事件的動機更強、完成度更高。如果雙方同時對彼此有強接納,那那份驅動力更是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