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電漿拋光機

迷你電漿拋光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花了2天時間把雛形完成,當然前提是累積了1~2年的研究開發,然後花了一個多月重新把大型的電漿拋光機重整,花了好幾天時間構思,購買零件。等零件到齊之後才能花2天時間把雛型完成。

你看起來別人很簡單完成的事情,你永遠不知道人家背後付出多少努力。


在沒有工作以後,時間是非常重要的成本。花了這麼長時間準備,實體化之後真不知道成本該算多少。如果一台很高單價的產品人家用很低很低的成本生產出來,我覺得那不是賺翻,那是一種本事。產品的價值並不是那些看的到的零件,而是這個本事。就跟寫程式一樣,不是寫越多越冗長越厲害,有本事用短短幾行字達成需求,那才是真本事。


電漿拋光機,原理就是將工件泡在電解液裡面通高壓電,用高壓電極把工件表面髒汙、毛邊、尖銳處轟擊掉,讓表面趨於光滑。表面可以到40奈米以下(之前拋過4奈米),高光亮、耐腐蝕性可以到1000小時以上、表面硬化、去除毛細孔後有抑菌抗沾黏的效果,重點是電解液環保無毒。說是環保無毒,人體可以直接碰觸都沒關係,但是畢竟是電化學,拋光後會有很多金屬粉末在電解液中,可以等金屬粉末沉澱後將電解液倒出循環使用。也可以讓電解液蒸發,剩下的金屬粉末在當作金屬廢棄物回收。比傳統的電解電鍍好處理多了。


這麼好的東西有沒有缺點。有,就是要形成電漿態需要巨大的能量。所以要進入量產階段,動輒需要30000W的電力需求,而且還是瞬間。這個需求沒有對於工廠來說,沒有申請高壓電,沒有建置變電站很難達成。但是這個前期投入資金太過龐大。所以如何節能就是我過去研究的重點。


總之以前想賣工廠,完全失敗。所以更改思路,覺得這個東西在台灣應該比較適合小型工作室。因為一般家用220V20A就可以使用,但是電量限制只能拋光小型的工件,如飾品手飾。我拋了一個鑰匙圈吊牌,大概需要5A的電力,拋光面積跟電流成正比,所以可以自己假想看看。


為什麼用液態拋光?因為沒有形狀限制。複雜造型很多地方無法拋光,放在電解液中就可以均勻拋光,這是任何拋光都無法取代的特性。所以電鍍電解一直有他的優勢存在。


這東西目前只能拋不鏽鋼,理論上任何材質可拋。我拋過不鏽鋼、銅、鋁、鐵、鈦。可是後來都放棄,只有不鏽鋼最穩定。其他的材質需要大量的金錢去研發配發,我沒有太多時間跟能力。配方原理很簡單,不用怕大家知道,簡單的說電解一定伴隨氧化。你用電將轟擊的瞬間,產生的高熱一定會伴隨氧化作用。當去除的速度等於氧化的速度,意味著凹點被填滿凸點被移除,所以趨於平坦。所以控制這個去除與氧化非常重要,如何控制?就是靠電壓、電流、時間、溫度、電解液成分來控制。原理很簡單,實務上很難。


原理很清楚,就知道這是蠻環保乾淨的製程。而且是原子等級的微觀世界。


當表面髒污被清除,做PVD的附著度會提升好幾個等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餐具耐用度很高。

當微孔都被填補,表面會趨於真正意義上的光滑,所以會有抗沾黏的效果

當表面達到微米級的光滑,細菌跟其維生的養分很難在物體上面停留滋長,細菌生命週期很短,無法大量繁殖的時候只會慢慢減少,他沒有殺菌的功能,他是從根本上提供一個不利於細菌繁殖的環境,所以是抑菌。


不過關於抗菌這件事情,大部分產品是"殺菌",大部分殺菌都是接觸式,除了紫外光或是臭氧等等。接觸式的殺菌有個盲點,就是說你放一塊食物在抗菌鋼板上面,接觸鋼板的地方不會滋長,但是食物本身還是會的。這件事情微觀來看,當你清潔不乾淨,你的殘渣跟抗菌產品接觸的地方不會滋長細菌,但是殘渣本身還是會發霉長菌。


所以清潔比較重要!表面真正的平整會比產品本身添加抗菌功能還重要


餐具,清洗乾淨比甚麼都強。不一定需要買入什麼高單價的抗菌產品。當然他沒有不好,他在萬一沒清洗乾淨之下,多一道防護。我會認為這是需要的功能但不是必要,客人可以依自己的經濟能力做選擇。


電漿拋光機,適合小工作室、個人玩家。有喜歡的可以預訂,預定應該可以用很成本的價格來推廣。但是使用有一定的危險性,畢竟是高壓電,千萬務必小心。

https://www.facebook.com/DearChop.tw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好筷邸家話家常
1會員
85內容數
從設計機車到生產巴士,又從巴士回到設計餐具。從工程師到管很多人,又從主管到沒人可管。如果賺錢是衡量人生的準則,那還處於一事無成的階段。 工作,除了賺錢外,應該還是需要一些理想跟堅持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好筷邸家話家常 的其他內容
嵌合筷我們應該是原創,至少十多年前就在做了。 那時候筷子幾乎都是同一種材質。後來漸漸發展,有一段時間流行照片這種接合模式。鋼管尾端縮成圓棒插進陶瓷柄或是電木、尿素、美耐皿、木頭之類的柄。湯匙叉子採用這種接合方式比較多,因為接合處不美觀,所以會套一個修飾環。通常公差很大,是靠打膠接著。如照片所示,容
很多時候,你看到的資訊跟你想的可能不太一樣! 客人:「聽說304不耐腐蝕,31什麼的比較好喔?」 好筷邸家:『316更耐腐蝕,但是304絕對夠用喔!就像買暖氣,買一台能加熱到30度的就夠了,買一台加熱到100度的你也用不到,你是買暖氣又不是買烤箱!』 客人:「聽說不鏽鋼不耐熱,會軟化變質?」
擺攤時客人也常常問:這個筷子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價格差這麼多?這個問題無外乎就是1.開發成本 2.材質 3.做工。仿冒品不需要開發成本所以便宜,這個大家應該可以理解,所以我通常只會解釋材質跟做工的差異。 材質學問很大,大家都知道的,一樣是304不鏽鋼他有細分非常多種類。同樣的政府常常宣傳PP很
嵌合筷我們應該是原創,至少十多年前就在做了。 那時候筷子幾乎都是同一種材質。後來漸漸發展,有一段時間流行照片這種接合模式。鋼管尾端縮成圓棒插進陶瓷柄或是電木、尿素、美耐皿、木頭之類的柄。湯匙叉子採用這種接合方式比較多,因為接合處不美觀,所以會套一個修飾環。通常公差很大,是靠打膠接著。如照片所示,容
很多時候,你看到的資訊跟你想的可能不太一樣! 客人:「聽說304不耐腐蝕,31什麼的比較好喔?」 好筷邸家:『316更耐腐蝕,但是304絕對夠用喔!就像買暖氣,買一台能加熱到30度的就夠了,買一台加熱到100度的你也用不到,你是買暖氣又不是買烤箱!』 客人:「聽說不鏽鋼不耐熱,會軟化變質?」
擺攤時客人也常常問:這個筷子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價格差這麼多?這個問題無外乎就是1.開發成本 2.材質 3.做工。仿冒品不需要開發成本所以便宜,這個大家應該可以理解,所以我通常只會解釋材質跟做工的差異。 材質學問很大,大家都知道的,一樣是304不鏽鋼他有細分非常多種類。同樣的政府常常宣傳PP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