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 004:私密版大臉書被以讀不回...
謝謝你的提醒與支持,關於私訊的部分,真的非常抱歉可能造成你的誤會了!🥺
為了避免臉書上常見的詐騙問題,我的Fans Page設定比較嚴格一些,像是沒有頭像的朋友,或是留言帶有連結,系統可能會幫忙自動過濾掉通知,導致我這邊沒有辦法即時看到你們的訊息,真的不是故意不回覆。
從最初幾百位朋友追蹤到現在,每一則留言、每一份心意,我都很珍惜。雖然這邊投資相關的討論比較多,但我這邊詐騙留言比較很少,主要因為我會定期整理可疑帳號,盡力維護一個乾淨的交流空間,想辦法先把可疑帳號阻絕在外。
但也因為設定比較嚴謹,臉書有時候會自動排序訊息,當下跳出來的通知可能看到回覆了,但反而事後會比較難找出來訊息。
希望可以體諒!未來我會盡量想辦法在現有的設定下,更努力地查看訊息,希望能更即時地和大家互動。如果有很重要的事,可以再嘗試丟訊息。

Question 005:想要學習更了解市場,如何判斷、如何解讀、甚至如何動作
關於這個問題我先點出個大概,要細談其實可以講的很深,有需要的話會放在未來「交易系統」的內容當中。
如果有觀察之前的發文就能感受到我對美股和台股的分析有著明顯的區別,這兩種市場分別對應到不同的分析系統:美股偏重基本面,而台股則以技術面為主。
美國股市發展歷史悠久,市場機制相對成熟,上市公司的資訊揭露也比較完整和透明。這使得投資人更容易取得詳細的財務報表、公司營運狀況、產業分析報告等基本面資料,進而做出更深入的價值判斷。相較之下,美國的公司治理和投資人保護機制可能更為健全,這也增加了依賴基本面分析的信心。
台灣市場相較美國小很多,很容易受到主要市場 (美國、中國、歐洲) 的影響,籌碼更可能更容易受到特定主力或消息面的影響,股價波動也可能更劇烈,技術分析更能捕捉這些短期趨勢。舉例來說:去年在炒作的 CPO 概念股,如果仔細去檢視每一間公司的財務報表,會發現大部份的公司都沒在賺錢,但股價已經漲的非常的高。
不是說台股基本面沒辦法參考,除非勤作功課,不然資訊不對稱性,對台股散戶其實非常不利,等到這些媒體、財經內容創作者開始花式吹捧,其實價格已經漲了一段,運氣好的消息見報還可以繼續漲,而運氣不好的,漲勢通常已到尾聲。
這是我自己歸納出來的結論,給大家參考。再細分可以用我之前這篇「災難心像練習」文章談到的內容,整理出屬於自己的方式。
所以回推回去原本的問題,我認為不同市場有不同對應的方式,找到適合的方式後,基本面和技術面…等判斷又有所不同。至於如何動作,這跟「交易系統」有關,先不深談。
Question 006:想了解為什麼會在這點位買下指數or個股,背後的思考邏輯是什麼!
這個問題問得正好,它其實可以完美地承接我上一則問題,關於背後的邏輯,我在之前的內容中也略有提示,就如同這篇文章「其實那些人沒那麼在乎你」註解裡提到的進出法則息息相關,但這裏沒辦法細談每一個例子。
不過關於這個,我可以舉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就像我去年分享的 Uber 分析,最初我是從基本面出發,深入研究其商業模式、市場潛力等,藉此評估出一個合理的價值區間。當股價來到這個區間附近時,我才會考慮進場。
雖然在進場的時機點上,我也會參考技術分析,例如觀察支撐位或潛在的轉折點,但技術分析的預測常常帶有隨機性,有時錯過了理想的價位就很難再等到。因此,實務上我不太會完全依賴技術面來決定是否進場。
然而,如果在這個基於基本面判斷的合理價位附近,技術面又恰好出現了不錯的買入訊號,那樣又進一步強化我對基本面的信心,提高進場的意願。
如果用發文當天來算,這次關稅的股災,其實Uber完全沒有受傷,當初選出來算是兩者條件都有,不過現在經濟成長下修,還是要再觀察後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