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體育變成學校重點,學科學習的代價是什麼?|01.站在邊緣,看見教育的盲點

當體育變成學校重點,學科學習的代價是什麼?|01.站在邊緣,看見教育的盲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也許這不是一篇討喜的文章,甚至可能讓我被貼上「找麻煩」的標籤,身為一名三招代理老師,非常清楚自己在體制裡的位置有多脆弱,沒有保障,沒有發言權,更容易因為「不合群」或「與學校方向不一致」而被悄悄地被噤聲。

  但正因為我站在這個邊邊角角的位置,看見了許多在教育現場裡「不能說」、「不該說」的灰色地帶。想寫下來,不是為了挑戰誰,而是為了讓這些聲音也能被聽見,因為教育,不該只有一種聲音;社會,也不該只有一種樣貌。

  寫下這篇文章,是因為剛讀完《報導者》【 被運動訓練三振掉的基本學力:36%棒球體育班國中會考拿5C】的深度文章。報導連結:https://reurl.cc/vQaR0l

  讀完之後,心情久久無法平靜,那不是第一次聽見這些資料,也不是第一次對這個議題有感,但這次,我更有勇氣說出我看見的現場,說出那些被遮蔽的、微小卻真實的聲音。

  也許有人會覺得,人家才剛拿到好成績,你就在那發這些文,是眼紅別人?嫉妒別人嗎?我認為我的心態並非如此,我真心為每一場勝利、每一面獎牌背後的汗水與努力感到佩服,但也正是在奪冠之後、掌聲與讚美聲浪之中,看到更多平常被忽略的現象與問題,那些不被提起的學力落差、那些在運動光環背後漸漸被犧牲的基本權益。

  這篇文章,不是批評某個個人或團隊,而是想在這些成功故事的背後,誠實地提問,我們為了達成這樣的成就,付出了什麼?又遺落了誰?

  我相信,每個人都應該被允許成為他自己,而身為教師的,更需要謹慎地思考「我們如何使用我們手中的權力?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是否不自覺地,把學生當成成就自己的工具,而不是尊重他們作為一個完整的人?」

  當我們過度注重學生的體育發展,卻犧牲了他們最基本的學科能力時;當學習成為換取成績與升學的籌碼,而不是探索自我的途逕時,最終受害的是學生。

  我知道這些話可能會讓人不舒服,甚至惹來誤解,但我也知道,如果沒有人開始說,這些問題就永遠只能在私下低聲抱怨,卻無法改變。

  這是我寫的第一篇文章,未來我會用一系列的書寫,談談我所看到、感受到的教育現場。文章最後,我想問的是,在這個多元共存的世界裡,我們是否真的有讓「每一個人都能成為自己」?


avatar-img
透過蘇的眼睛,看到的人生
0會員
3內容數
寫的不是解答,而是提問。 從生活的不經意裡,挖出值得再三思索的事。 這裡沒有懶人包、沒有金句,只有一張張寫給世界的便條紙。 呈現矛盾、懷疑、困境與那個有點刺的自己, 因為那些不被接受的樣子,也是真實的我。 觀點不該被馴化,人生值得反覆思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