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
位於浙江舟山群島之中, 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也是唯一一座漂浮在海上的佛國淨土。
自古有「海天佛國」之譽,晨鐘暮鼓之間,潮聲與梵音交織, 讓人恍若置身仙境。

早在秦始皇時代,
便有使者東渡至此,尋求長生不老之藥。
那時的普陀山,被認為是傳說中的蓬萊仙山, 海上仙山,從此成名。
到了唐朝,
日本臨濟宗高僧慧鍔,遠赴五臺山迎請觀音聖像, 途經普陀,欲乘船離島返國。
卻奇事連連——
三日內,每當準備啟航, 原本平靜的海面,便風起浪湧, 船隻始終無法離岸。
即便強行破霧航行,
也總是鬼使神差,繞回原地。
慧鍔法師感嘆:「觀音菩薩,不肯離去此地。」
於是便在島上建起「不肯去觀音院」, 這座道場, 正是今日普陀山三大寺之一——
普濟禪寺的前身。

從此,普陀山,被視為觀音菩薩的道場,信仰與傳說,隨潮起潮落,流傳千年。
登普陀山,
需先搭乘渡輪,穿越滔滔碧波。
船票加門票,每人240元人民幣,不少朝聖者選擇在島上留宿, 只為在晨霧中,聽一聲佛號, 在潮聲裡,覓一份寧靜。
整座島嶼面積約12平方公里,交通便捷,遊覽車穿梭來往。
但我與朋友,卻選擇步行繞島,用雙腳,丈量這座被神話與歷史交織的小天地。
因為連假才剛開始,島上人潮尚不擁擠, 行走之間, 可以真正感受到一種慢下來的自在。
島上的寺廟眾多,
普濟禪寺、法雨禪寺、慧濟禪寺並列三大古剎,
山道兩旁,石階蜿蜒,香煙裊裊, 每一塊碑文,每一座殿堂, 都記載著千年來無數人的祈願與跪拜。
站在高處遠望,
海天一色,蒼茫無邊。
那一刻, 彷彿可以明白—— 為何這裡,被喚作「海天佛國」。

普陀山,不只是信仰的朝聖地,
也是心靈的療癒所。
在這裡,
你可以放下塵世的喧囂, 也可以重新拾起內心的寧靜。
- 在潮起潮落間,聽一聲低低的梵唱;
- 在山高海闊處,尋一段無聲的對話;
- 在朝霧暮霭裡,等一場不言而喻的醒悟。
旅行至此,
你才會懂得, 所謂朝聖,不在於雙腳走了多遠, 而在於心,走向了哪裡。

(原文發表於2020.10.3浙江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