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疼痛成為改變的導火線:傾聽身體的細語

別讓疼痛成為改變的導火線:傾聽身體的細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上週四開始,我的腰就一直悄悄地在抗議。本以為只是舊有的痠痛老毛病,但這幾天卻越來越嚴重,甚至到了連起床都困難的地步。老公忍不住說:「該不會是閃到腰了吧?」從來沒閃過腰的我,這才恍然大悟——啊,原來這就是所謂的閃到腰啊⋯⋯

但回想起來,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點,讓我感覺到是哪一下閃到了。於是我開始反覆回想,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狀況?

直到今天,在服務一位客戶時,聊到「改變的時機」,我才猛然想起——那些我早就想做、卻一直擱置的小改變。

我一直知道自己睡覺時,不論是正躺還是側睡,總會讓脊椎有些變形。也因此很早以前就想放個小枕頭來支撐,卻總覺得「下次再說」。我也曾立下心願,要每天做對脊椎有幫助的「自摸操」,但至今還沒開始。這些對身體好的小事,我明明都知道、也真心想做,卻一拖再拖。

直到這一次,痛了整整一週,坐也不是、站也難受,連躺下來都痛——我才真正被迫停下來,好好回頭看這些「曾經想改變卻沒改變」的地方。

其實,生活裡總有很多微小的提示,不斷在提醒我們什麼是該改變的。但我們常常會想:「現在不急,等一下再做也可以吧!」直到那些微小的訊號積累成了身體的疼痛,才讓我們無法忽視、不得不改變。

如果當初在收到提示時,就願意採取一點點行動;如果當靈感閃現時,就有勇氣做出微小的調整,或許就不需要在疼痛中學習,如何好好照顧自己了。

所以,願我們都能學會傾聽——那來自身體、生活、宇宙的細語,在還能溫柔改變的時候,就勇敢地踏出那一步。




avatar-img
賽麗的沙龍
6會員
28內容數
正走在學習生命的道路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賽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透過參與鹿人課程的分享,作者坦承自己潛意識中仍執著於過去追求的通靈能力,並進一步反思想療癒他人、掌控外在的念頭,發現源頭來自於對自身不完美的恐懼與逃避。文章以自身經驗,引導讀者進行自我覺察的練習,並點出核心議題為學習「如實地接受完整的自己」。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感冒期間的自我反思,思考為何總是想要發表評論,並探討了現代人似乎都渴望被重視的心理狀態。作者提及了對他人意見的回應,以及思考評論的意義,並對自己反省是否過於執著於發表看法。這使我們反思在社交媒體時代,如何保持內心的寧靜與自我價值的認知。
這篇文章是2016年寫下的~ 今天看到「蔣勳:房子不等於家,一個關於家的記憶」,提到家的料理味時, 突然想起這篇文章,那個Vlog也幾乎雜草叢生,就把它貼過來囉!
透過參與鹿人課程的分享,作者坦承自己潛意識中仍執著於過去追求的通靈能力,並進一步反思想療癒他人、掌控外在的念頭,發現源頭來自於對自身不完美的恐懼與逃避。文章以自身經驗,引導讀者進行自我覺察的練習,並點出核心議題為學習「如實地接受完整的自己」。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感冒期間的自我反思,思考為何總是想要發表評論,並探討了現代人似乎都渴望被重視的心理狀態。作者提及了對他人意見的回應,以及思考評論的意義,並對自己反省是否過於執著於發表看法。這使我們反思在社交媒體時代,如何保持內心的寧靜與自我價值的認知。
這篇文章是2016年寫下的~ 今天看到「蔣勳:房子不等於家,一個關於家的記憶」,提到家的料理味時, 突然想起這篇文章,那個Vlog也幾乎雜草叢生,就把它貼過來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