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可以不評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不知道是不是農曆七月加上水逆的關係,身體一直不好。(這應該是牽拖之詞!)

除了前陣子的二度染疫,最近又感冒,感冒不要緊,還喉嚨啞了!這對平時下午都在廣播的我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問題。只要我看某些發文,或是影片,都會有許多自己想說的話,平時都靠廣播與大家分享,但這兩天實在不行。

原想著用文章來抒發自己的想法吧!

就在構思內容的時候,想著想著~是不是我把自己的意見和想法看得太重要了?

是不是其實老天爺是在教我「不要試圖去評論任何事物」?
也許就像我之前想嘗試的「禁語」,把更多心思回到自己本身。

此時的我,不禁又開始思考(我的腦袋就是停不下來),為什麼我這麼愛評論?

記得小時候,家中的長輩曾經念過我「小小年紀,意見一大堆,甚麼事情你都想評論,有人想聽你的意見嗎?」是的!從小我就意見一堆,啥都要給出自己的想法,但也真的沒甚麼人有聽。現在難道因為有發表的管道了,所以更想評論了嗎?還是,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因為不想被忽視,想被人看到。
看看許多地方的留言區,每一個都覺得自已的想法是為你好,又或是很重要,你必須得看到,你必須要回應。其實,這些都是留言者想被看到的心吧...

突然又想起看到一支影片,在解說「把日子過好,把自己活好」的書,下方有人留言「我認識好命好運的人,都是愛抱怨、鑽營貪婪自私、不會感恩的人,他們最大的好運就是投對胎......(略),他們都不是吃得苦中苦的人,而是就擁有好運,所以才有好選擇的人」。
看到這番留言,真的有太多限制性信念包含其中,看得我火氣有點上來,原想要回應他,告訴他,他所包含的限制性信念是甚麼時,突然一個念頭「你在氣甚麼?」。
是呀!對於一個素昧平生的網路之人,我在氣些甚麼呢?這不就是他的人生嗎?他的世界是如此運轉,就是如此。即使我說得再多,他也未必能吸收一分一毫,反而更加激怒他,讓他造出更糟糕的口業呢?當然,我也不是這麼好,為了不讓他造口業而不回應,只是想想之後,覺得留言無意義,他也不是我身邊的人,真的沒必要為此多費心力。

看看~我又開始評論了......

其實還有更多想評論的,但想想...也許不需要說出口了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賽麗的沙龍
6會員
38內容數
正走在學習生命的道路上~
賽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1
「目前的你最想學會什麼呢?」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學習課程中,從閃到腰的經驗中體悟到「完整地接受自己」與「好好照顧自己」的重要性。作者將自身經驗與學習神祕學的渴望連結,最後體認到照顧好身心靈才是學習的基石,並期許自己成為「練習照顧自己的人」。
Thumbnail
2025/05/01
「目前的你最想學會什麼呢?」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學習課程中,從閃到腰的經驗中體悟到「完整地接受自己」與「好好照顧自己」的重要性。作者將自身經驗與學習神祕學的渴望連結,最後體認到照顧好身心靈才是學習的基石,並期許自己成為「練習照顧自己的人」。
Thumbnail
2025/05/01
從輕微腰痠到劇痛難耐,作者反思長期忽視身體微小警訊的後果,呼籲及時採取行動,避免後悔莫及。文章以自身經驗闡述「改變」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傾聽身體與生活中的細微提示,及時做出調整。
2025/05/01
從輕微腰痠到劇痛難耐,作者反思長期忽視身體微小警訊的後果,呼籲及時採取行動,避免後悔莫及。文章以自身經驗闡述「改變」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傾聽身體與生活中的細微提示,及時做出調整。
2025/04/21
透過參與鹿人課程的分享,作者坦承自己潛意識中仍執著於過去追求的通靈能力,並進一步反思想療癒他人、掌控外在的念頭,發現源頭來自於對自身不完美的恐懼與逃避。文章以自身經驗,引導讀者進行自我覺察的練習,並點出核心議題為學習「如實地接受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4/21
透過參與鹿人課程的分享,作者坦承自己潛意識中仍執著於過去追求的通靈能力,並進一步反思想療癒他人、掌控外在的念頭,發現源頭來自於對自身不完美的恐懼與逃避。文章以自身經驗,引導讀者進行自我覺察的練習,並點出核心議題為學習「如實地接受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麼神經質的標題,對此,有些人姑且會嗤之以鼻。 可當你點進來看的時候就意味著什麼呢? 你會發現自己浪費了幾秒鐘點開我這篇文章。🙃 對不起我的錯。 言歸正傳,為什麼有些人寧願去相信別人勝過自己的感受?
Thumbnail
這麼神經質的標題,對此,有些人姑且會嗤之以鼻。 可當你點進來看的時候就意味著什麼呢? 你會發現自己浪費了幾秒鐘點開我這篇文章。🙃 對不起我的錯。 言歸正傳,為什麼有些人寧願去相信別人勝過自己的感受?
Thumbnail
💡批評不是為了破壞,而是為了啟發,破壞會引燃地獄之火,啟發會吹起天堂之風,破壞與啟發差異之源,源自於「善」。💡
Thumbnail
💡批評不是為了破壞,而是為了啟發,破壞會引燃地獄之火,啟發會吹起天堂之風,破壞與啟發差異之源,源自於「善」。💡
Thumbnail
你會覺得自己太容易受他人評價影響而想要改變嗎? 雖然曾經重複提醒自己不要被影響,卻還是忍不住冀望他人的讚賞嗎? 甚至開始覺得自己在乎別人的評價和期望受到讚美是很糟糕的事嗎? 曾經我也是這樣。 我想分享一下如何人們可以善用評價讓自己成長!
Thumbnail
你會覺得自己太容易受他人評價影響而想要改變嗎? 雖然曾經重複提醒自己不要被影響,卻還是忍不住冀望他人的讚賞嗎? 甚至開始覺得自己在乎別人的評價和期望受到讚美是很糟糕的事嗎? 曾經我也是這樣。 我想分享一下如何人們可以善用評價讓自己成長!
Thumbnail
如果你也有經營平台或是寫文章的經驗,應該會知道不論是什麼觀點,講得多有道理,都會有一群持反面意見的人。其實只要稍微有一點點的名氣之後,你就一定會引來一些的挑戰,這對很多人來說是不容易面對的,而我經營這些社群兩年多以來,當然會面對一些不同觀點的討論。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的三大建議:
Thumbnail
如果你也有經營平台或是寫文章的經驗,應該會知道不論是什麼觀點,講得多有道理,都會有一群持反面意見的人。其實只要稍微有一點點的名氣之後,你就一定會引來一些的挑戰,這對很多人來說是不容易面對的,而我經營這些社群兩年多以來,當然會面對一些不同觀點的討論。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的三大建議:
Thumbnail
你有過這種經歷嗎?當你在生活中遇到不爽的人,但又礙於不想把場面弄僵,只能在心底對著他怒吼: 「遇到事情就是要解決啊!」 「你怎麼這麼不負責任?」 「那要你坐這個位子幹嘛?」 或許吼一吼真的能發洩心情吧!但這會讓你的生活過的更不好,你知道這件事嗎?而要解釋原因,得從「身分認同」說起。
Thumbnail
你有過這種經歷嗎?當你在生活中遇到不爽的人,但又礙於不想把場面弄僵,只能在心底對著他怒吼: 「遇到事情就是要解決啊!」 「你怎麼這麼不負責任?」 「那要你坐這個位子幹嘛?」 或許吼一吼真的能發洩心情吧!但這會讓你的生活過的更不好,你知道這件事嗎?而要解釋原因,得從「身分認同」說起。
Thumbnail
心理學上,獲得或失去同樣的東西,造成的心理影響卻是不同程度的,人們會更加在意失去的東西,以及負面的批評。 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人人都可以發聲,一百個人就可能會有一百個不同的觀點與角度,所以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是極其困難的,但人偏偏又更在意負面的聲音,常常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Thumbnail
心理學上,獲得或失去同樣的東西,造成的心理影響卻是不同程度的,人們會更加在意失去的東西,以及負面的批評。 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人人都可以發聲,一百個人就可能會有一百個不同的觀點與角度,所以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是極其困難的,但人偏偏又更在意負面的聲音,常常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Thumbnail
就如同我在這篇文所提到的,為什麼我常常搞不清楚情況就評論?原因是因為其實有很多社會熱點其實很小很不重要,但是看到別人評論都批評不到點子上,所以我才評論。而有時候我在評論的時候都會突然冒出一些奇怪的字詞導致語句不通順,也是因為我的思覺失調有點在惡化所以我的語句
Thumbnail
就如同我在這篇文所提到的,為什麼我常常搞不清楚情況就評論?原因是因為其實有很多社會熱點其實很小很不重要,但是看到別人評論都批評不到點子上,所以我才評論。而有時候我在評論的時候都會突然冒出一些奇怪的字詞導致語句不通順,也是因為我的思覺失調有點在惡化所以我的語句
Thumbnail
批評他人的內容可以先暫存起來         在方格子上刊登的唱反調魔人的文章,意外的得到不少迴響,看來大家對於這種損人的言語一點也不陌生。對於月光而言,因為時常聽到這樣的酸言酸語,不知不覺就深植在腦海之中了。         但自己真是這樣的人嗎?則必須先自我檢視一番。確認一切只是他人的損人之言,
Thumbnail
批評他人的內容可以先暫存起來         在方格子上刊登的唱反調魔人的文章,意外的得到不少迴響,看來大家對於這種損人的言語一點也不陌生。對於月光而言,因為時常聽到這樣的酸言酸語,不知不覺就深植在腦海之中了。         但自己真是這樣的人嗎?則必須先自我檢視一番。確認一切只是他人的損人之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