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過程中我就是這麼驚恐 (圖片來源:ChatGPT)
決定在端午連假的第一天,把躺在草稿裡很久的文章整理好發布出來。
為什麼想做雷射——愛美跟舒適度
在正式會議場合或出去旅行,都習慣跟喜歡配戴隱形眼鏡,追根究底想雷射的契機是從戴隱形眼鏡,眼睛會感到乾澀開始,即便已儘可能減少配戴的時間,但不滿 8 小時就覺得眼乾。以及發現長時間戴眼鏡,容易留下鼻墊的壓痕後(即便拿去眼鏡行調整了 3 次左右還是無解),就開始比較雷射的技術差異跟評估是否要做雷射手術。
手術種類的比較
目前市上常見的有三種,分別是 PRK/TransPRK、LASIK、SMILE,這三種最大的差異在於角膜的完整性。
第一種 PRK 會將眼睛的上皮層與前彈力層去除(註),將基質層進行角膜厚度的移除,適合 1,000-1,500 度高度近視患者,由於需要重新長回上皮層,恢復所需時間最長。第二種 LASIK 會先製作「角膜瓣」,把上皮層與前彈力層掀開,同樣將基質層進行角膜厚度移除,再把角膜瓣蓋回去。第三種 SMILE 則是施術在基質層,雷射打出像隱形眼鏡的角膜透鏡,再切 2mm 的切口把角膜透鏡取出來,與前兩種手術相比,傷口最小,恢復所需時間最短。
其中 SMILE 全飛秒又可細分為 SMILE、SMILE PRO、以及SMILE PRO2.0,SMILE 歷代差異在於執行手術的時間 PRO 從 23 秒縮短為 10 秒,而 2.0 則是加上 AI 智能輔助功能,視軸與散光軸輔助導航系統,協助醫師精準判斷定位。
還住在台北的時候,有分別去大學眼科、諾貝爾眼科做雷射近視諮詢,這兩家的方式都是以最新技術 smile pro 為主,兩家評估下來我的角膜厚度是適合做雷射的,兩家定價相同,只是在禮券回饋上不同(因商業考量被告知無法公開,想知道可私訊 IG 小盒子),但我對於大學眼科的檢測過程說明嚴謹,且確實消毒留有很好的印象,對諾貝爾的印象則是做乾眼檢測時比較貼心,不會太不舒服。
但後來搬家至新竹,考量回診需求去遠見眼科重新諮詢,在遠見眼科,以上三種療程都有在執行,依照患者的度數及用眼習慣提供相應的療程,我近視分別右眼 500、左眼 535 度(雖然知道度數是會浮動的,但遠見是三家測出來最深的),角膜的厚度 489um(偏薄),保留 280um 以上(一般是至少保留 250um,採用更保守安全的標準),考量角膜切口大小跟執行手術的時間,我選擇的是SMILE PRO2.0。

術後一個月回診的雷射記錄卡
選擇診所的條件——醫師的手術經驗、回診方便性
一開始其實會覺得台北想做近視雷射的人比較多,北部診所的醫師應該手術案例經驗較多,一度猶豫還是回頭去大學眼科做,不過新竹遠見眼科的張院長施術案例在北部 101 也有執行手術,且幫 300 位醫師雷射過,能夠取得醫師信任的,應該是信得過的吧。
而張院長自己也有做雷射手術,但這點不算是個人的必要條件啦,畢竟能否進行雷射很看眼睛狀況,包含角膜的厚度跟近視的深度,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雷射。
手術後有三次回診很重要,分別是手術隔天、一個禮拜,以及一個月,之後就是每年回診一次追蹤眼睛,因此醫師的手術經驗跟回診方便性是我綜合考量選擇診所的原因。
手術當天的過程揭秘
術前會再次進行視力檢測以及衛教,簽署手術風險說明及同意書,並教你要眼睛要注視綠點(雷射鏡頭),過程中若綠點不見也不要去追,接著說明術後的眼睛保養。
穿上手術衣,醫護人員幫我點麻藥,在等候室等待的時候,就聽得見手術室裡面播放著流行音樂,還有護理人員的倒數聲音「10、9、8、7、6......1」,我覺得整個環境很 chill,好像手術很輕鬆一樣,但輪到我時還是緊張到瘋掉。
踏進手術室,張院長向我講解手術過程,另外兩位醫護人員在準備手術檯,護理員請我躺上手術檯,然後放撐眼器到我的右眼,當下還是非常的緊張,明明知道 10 秒很短,平常可以做到不眨眼,但是等到儀器靠近眼睛,直接進行雷射,一邊聽人員的倒數聲,一邊還是會害怕得反射性眨眼,眼前的畫面從可以看到雷射在眼睛基層質畫出圓,從看得到綠點到全白幾乎什麼都看不見。
心想「慘了,我眨眼了!是不是會失敗?」內心極度崩潰,「妳表現得很棒喔!我們換左眼!」我本來害怕到要喊出暫停了,還是努力壓抑緊張,儘可能的放空,不要多想,因為當下沒有任何停下來的空間,伴隨倒數結束,「看著綠點喔、努力不要眨眼」、「真的很成功喔!」醫護人員與張院長會持續給予指示跟鼓勵,我還看得到張院長接續把左眼的角膜夾取出來的畫面,接著換夾取右眼,全程在沒有痛感,但緊張還沒退去的情況下結束。
「手術非常成功,妳表現得很好!100分!」結束了。我緊張到不敢張眼,「好,現在可以把眼睛張開,今天妳可能會覺得有點模糊、有異物感,明天會好個七八成」,緩緩張眼,模模糊糊得看得到大家,鬆了一口氣,由醫護人員牽著我走出手術室。
我跟醫護人員說,其實知道不能眨眼可是還是忍不住,「我自己做雷射的時候,會反射性眨眼是正常的反應,但因為有撐眼器,其實沒關係」很感謝她這麼安慰我。覺得如果自己能知道模擬的畫面,可能可以再放鬆一些,畢竟「眼睛」這麼重要的器官,大家都超害怕失敗,還是很難做到手術前衛教希望我們做到「想像自己在海灘上曬太陽」的地步。

手術切除的角膜透鏡
術後照顧與視覺感受
回到家定時點藥水,分別有抗生素、類固醇、人工淚液。隔天起床水霧感就減少了 8 成,覺得清晰度大概是視力 0.8 的程度,只是要適應一下對焦,會花一點時間才看得清楚,但一個禮拜後就滿適應了。
手術後眼睛一個禮拜不能碰水,眼睛周圍不能擦保養品跟化妝,手術當天記得要先洗頭,術後長髮建議還是去髮廊洗最保險,曾經在最後一天嘗試朋友的建議戴蛙鏡,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想起小時候從假性近視到需要配戴眼鏡時,因為愛美哭得像是被宣告什麼不可逆的疾病,現在重回不用配戴眼鏡的情況,真的是難以言喻的開心,現在化妝終於不用貼著鏡子,不過還是要善待重新恢復嶄新視力的眼睛。

把近視眼鏡拿去回收買藍光眼鏡
聲明:其實還是有些人做完雷射沒有成功恢復清晰視力的案例,這篇分享也絕對不是要鼓吹大家去做近視雷射,希望大家要做手術時還是多方查詢參考醫師的評價,這篇是給想要近視雷射的人參考,以及希望閱讀者能透過描摹手術畫面減緩手術中的緊張感。
註:關於角膜的介紹,在撰寫時發現有專業格友我叫驗光師,寫了一篇介紹角膜 Cornea的文,歡迎大家點進去看延伸閱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