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兌臺幣會貶到20塊以下嗎?專家分析:可能性低,除非…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本文節錄自「國際之男」粉專 2025/4/26發文)


#美元兌台幣有可能貶到20塊以下嗎

最近有個熱門的議題,就是關於美元貶值,各種說法甚囂塵上,最誇張是看到美元對台幣貶到13塊這種清光緒年間的水平(當時並沒有台幣

其實如果真的貶到這麼多,都先別擔心其他、應該要半夜手刀去辦投資移民美國才對;本來EB-5的100萬美金的門檻現在只要1,300萬台幣就可以搞定,狠一點的人房貸質押就直接登陸北美洲改當阿美族了

另一個是應該北美旅遊會直接賣爆,去看NBA總冠軍賽坐第一排直接買到可以打地鋪那種;或是去美國採購各大精品,從此勞力士直接升級為卡西歐人手一支(???)



回到主題,美元的走勢到底會如何? 是美國可以單獨決定美元的升貶嗎? 別說13塊,美元兌台幣有可能貶到25塊以下嗎? 然後最最最重要的: 我們現在又應該做怎樣的投資布局呢?

其實真要講匯率的話,大概三天三夜都講不完,影響一國匯率的因素極其複雜,從物價、利率、財政政策乃至產業環境是出口還進口導向,都會深深影響匯率走勢;所以這一篇我試圖用最最簡單的框架,去勾勒出判斷匯率走勢的幾個要素

至於各個要素的更深入探討,那就看各位施主個人的修為及造化了……(想打廣告就直說啊你!! 


我們回到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供給跟需求

#決定匯率漲跌的因素

當一國的貨幣是供過於求時,本幣價格就會下跌,所以匯率就會貶值;反過來如果供不應求的話,匯率就會升值

到這邊可能還可以,複雜的是接下來的部分,建議可以先喝杯咖啡醒醒腦……


所有的商品都有其價格,但「匯率」卻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它代表的是A幣兌B幣的可兌換數量,所以當今天我們在談美元兌台幣時,不是單談美元的價格或台幣的價格,而是美元兌台幣的可交換數量,也就是一塊美元可以換到多少台幣


所以當要探討是否美元可能大幅貶值時,其實包含兩個因素:

1. 美元是否在接下來可能大幅度走弱;

2. 台幣是否在接下來可能大幅度走強;


而上面兩個因素又各自受兩個要素驅動:

1.1. 美元的過度供給造成美元走弱;

1.2. 美元的需求不足造成美元走弱;

2.1. 台幣的供給不足造成台幣走強;

2.2. 台幣的需求強勁造成台幣走強;


我們先來看看美元因素,畢竟人家是國際貨幣的一哥


全球美元體系決定美元的貶值下限

首先,美元會不會過度供給,很大程度的操縱在聯準會手裡


不論是降息或著是2008年應對金融海嘯發明出來的新工具「量化寬鬆」,基本上都可以視為是美元的「大放水」,這裡的「放水」指的不是打假球,而是美國聯準會透過貨幣政策讓市場上的美元供給變多,所以當然就導致美元貶值

近代有兩次因為大放水所以美元兌台幣快速貶值的真實情境,一次就是前面提到的金融海嘯,在聯準會開始大動作救市後,美元兌台幣從將近35的高點快速貶到28左右,如果當年有iPhone的話,飛去美國刷台灣信用卡直接就是8折價

第二次就是疫情期間川普政府透過各種財政政策刺激當時可能萎縮的經濟活動,不但使得美元兌台幣從32左右瞬間貶值到28以下,甚至還維持在27點多好長一段時間,當時剛從美國回台灣的我,瞬間覺得美國物價變好便宜


問題來了,那怎麼知道這次不會又發生因為可能面臨衰退而快速貶值的情況呢?

原因很簡單,確實可能會貶值,但要貶到25塊以下是很困難的,原因就在於美國聯準會不是植物人,在達成刺激經濟的效果後,就會控制美元的放水量,讓美元不要再無止盡的貶下去

否則美國進口台灣的產品或零組件價格高漲,即便不造成通膨,也會對美國企業的成本產生壓力


第二個更根本的原因,就是美元在全球體系的需求一直很穩定

扣除日本,當前以台灣為首的亞洲各中小經濟體,幾乎都是走「產品賣美國」、「賺美金然後回自己國家花」的路線;但你可曾想過,這些上至跨國連鎖大型企業,下至販夫走卒,賺到滿手美金後,要幹嘛呢?

沒錯,就是拿去買美國公債,因為那是違約率趨近於零的超安全資產,甚至還會付你高出台灣定存好幾倍利息

所以過去近半個世紀的「賺美國貿易匯差、然後買美債」的模式,決定了美元需求的下限,更白話的說: 除非你今天不賺美國錢了,不然你不可能降低對美元的需求

當然,「物理上」存在一種可能是: 我能不能賺了美元以後,再把美元換成別的幣別,然後去持有那個幣的政府公債呢?

不是不行,但我們先假設這個結構在短期內還不會快速逆轉,所以美元的需求短期內也不會立刻大幅的暴跌,那美元就不太可能無底洞般的25、20、15這樣一路貶下去

(至於上面這個情況要怎麼發生,我們之後另開一篇討論)


那台幣呢? 台幣自己很爭氣升值不行嗎? 或是像廣場協議那樣,美國強力要求台幣升值呢?


台幣身為國際自閉鵝就有自閉鵝的好處

首先,台幣非但不是國際間主流貨幣,甚至不是國際貨幣組織(IMF)的會員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要達成2.2的「台幣的需求強勁造成台幣走強」存在根本上的困難 ---- 因為出了台灣,根本沒人要台幣

但這也造成央行對台幣的操控性極強,在彭淮南的「8A總裁」時代,台灣央行很輕易的就把台幣控制在相對偏弱的價格區間帶,因此增進台灣眾多科技出口大廠的獲利能力(不過也有些人對這種做法很感冒就是了)

那只剩下最後的一個疑慮 ---- 也是這段時間最多人問的 ---- 如果美國強力要求台幣升值呢? (也就是達到美元貶值的效果)


在邏輯上來說: 如果上面情況發生,其實美國就不需要課台灣關稅了,哪這麼麻煩,直接要求台幣貶值個50%,台灣對美國每年的貿易順差就只剩下一半了

其實換個角度來想: 台灣就是一個跟佛羅里達州人口差不多的小島,能買的量體就是有限,不論你要用關稅或匯率,台灣對美國基本上永遠都會是貿易順差,因為我們能跟美國買的量,遠小於能夠賣給美國的量

另一個與當年美國要求日幣升值存在結構性差異的因素是: 不論是Sony, Toyota還是任天堂,日本與美國是「最終產品」的競爭關係,但台灣賣給美國的,卻是美國極具競爭力產品的關鍵零組件或代工要件,如果台幣升值太多,或對台灣課太多關稅,美國自己的廠商會未蒙其利而先受其害

所以還是回到 #關稅變局 的那篇文章架構: 美國對台灣的種種經濟要求,最重要的目的還是讓「選邊站」這件事變得更沒有模糊空間,與1980年代美國貨被日本貨打得毫無還手能力、透過廣場協議強力要求日幣升值,有根本性上的差異

美元兌台幣大幅貶值,不是導致台幣計價的產品競爭力下降,而是讓美元計價的終端產品如iPhone等大幅漲價,等於迴力鏢丟回來傷到美國自己

但台灣就真的無傷嗎?


過去2008-2016台灣代工產業鏈在中國享受到低成本的好處,這個好處也間接反饋在美國的消費性電子產品上;如今選邊站造就的成本上升,勢必是要共同承擔

在這個架構下,如果關稅已經造成美國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成本上升,美元兌台幣大幅貶值只會讓成本飆更高,更加「不划算」,加上前述提到的美元基本盤,讓美元兌台幣的「地板價」更形穩固

短線上也許美元有些波動,甚至未來12-24個月回測到2字頭,不是完全沒有機會,要看聯準會寬鬆的程度;

但要說會一路往下到25甚至破20,除非全球以美元為基礎的結算體系出現崩潰,不然很難想像會有這麼一天到來

到那個時候,也不會只是美元與台幣之間的恩怨了....



如果想要看到更多我的愛恨情仇...阿不是 XD,是國際變局下的商業觀點

你可以用每月1杯星巴克,訂閱方格子的專欄,還會每天精選一篇彭博新聞幫你導讀

專欄連結:https://lihi.cc/Yf9jk  

5/16 之後年訂閱將恢復 $1788,這麼划算還不手刀訂起來?

#美元 #美元貶值 #匯率 #外匯交易 #關稅戰 #關稅變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he Bottom Line
6.6K會員
104內容數
The Bottom Line
The Bottom Line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本文針對Nvidia去年第三季財報公佈後股價表現進行分析,探討營收增長卻毛利率下跌的現象,並點出投資人應關注未來財測而非僅看過往數據。作者強調財務分析需結合商業理解,才能有效解讀財報資訊,並以Nvidia為例說明如何分析財報數據及預測未來獲利能力。
Thumbnail
2025/04/26
本文針對Nvidia去年第三季財報公佈後股價表現進行分析,探討營收增長卻毛利率下跌的現象,並點出投資人應關注未來財測而非僅看過往數據。作者強調財務分析需結合商業理解,才能有效解讀財報資訊,並以Nvidia為例說明如何分析財報數據及預測未來獲利能力。
Thumbnail
2025/04/19
作為一個老派投資人,其實對於給投資建議這件事,一直感到戒慎恐懼,甚至能不做就不做 我知道要是我在那叫進台G店甚至長榮,粉絲可以漲得更快,但一來我就不靠這個吃飯齁,二來更讓我顧慮的是高喊叫進一檔股票,對我來說是有責任的 坦白說人性就是這樣,喊對理所當然....
Thumbnail
2025/04/19
作為一個老派投資人,其實對於給投資建議這件事,一直感到戒慎恐懼,甚至能不做就不做 我知道要是我在那叫進台G店甚至長榮,粉絲可以漲得更快,但一來我就不靠這個吃飯齁,二來更讓我顧慮的是高喊叫進一檔股票,對我來說是有責任的 坦白說人性就是這樣,喊對理所當然....
Thumbnail
2025/04/12
川普又來搞關稅了!這次不只是對台嗑稅,更像是逼各國選邊站的大棋局。 關稅真能讓美國製造業復活嗎?還是只是變相收割全球的經濟韭菜? 從經濟學理到地緣政治,這篇深度解析幫你拆解「川普關稅2.0」的真實用意,還有它對你投資組合的衝擊——點進來,不只是看熱鬧,是看門道。
Thumbnail
2025/04/12
川普又來搞關稅了!這次不只是對台嗑稅,更像是逼各國選邊站的大棋局。 關稅真能讓美國製造業復活嗎?還是只是變相收割全球的經濟韭菜? 從經濟學理到地緣政治,這篇深度解析幫你拆解「川普關稅2.0」的真實用意,還有它對你投資組合的衝擊——點進來,不只是看熱鬧,是看門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貨幣的價值是取決於自由市場的流動性。以現在全世界大部分的國家採取的是浮動匯率制,24小時皆可做外匯交易,而幣值的升貶,則是跟隨這個自由市場的流動來做浮動的變化。
Thumbnail
貨幣的價值是取決於自由市場的流動性。以現在全世界大部分的國家採取的是浮動匯率制,24小時皆可做外匯交易,而幣值的升貶,則是跟隨這個自由市場的流動來做浮動的變化。
Thumbnail
近期日元兌美元匯率持續走低,創下34年來新低,引發了人們對全球經濟失衡的擔憂。本文將深入分析日元貶值和美元走強背後的複雜原因,以及這一趨勢對全球經濟可能造成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近期日元兌美元匯率持續走低,創下34年來新低,引發了人們對全球經濟失衡的擔憂。本文將深入分析日元貶值和美元走強背後的複雜原因,以及這一趨勢對全球經濟可能造成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日本中央銀行3月集會終結負利率政策,17年來首度升息,日圓卻持續貶值,日圓兌美元貶值4.2%。由於美國通膨頑強,聯準會主席鮑爾暗示延後降息,強勢美元獲支撐打壓日圓。 怎樣換日圓才化算? 文章將會為你一一解答。
Thumbnail
日本中央銀行3月集會終結負利率政策,17年來首度升息,日圓卻持續貶值,日圓兌美元貶值4.2%。由於美國通膨頑強,聯準會主席鮑爾暗示延後降息,強勢美元獲支撐打壓日圓。 怎樣換日圓才化算? 文章將會為你一一解答。
Thumbnail
"日圓崩潰,日圓兌美元跌至 155,自 2021 年以來兌美元匯率為 -32%,自 2012 年以來兌美元匯率為 -50%。"你可以想像,對國際主要計價貨幣美元貶值-50%,是甚麼情況嗎?這樣一來,當初大借日圓去套利的華爾街資本,作Carry Trade的,等到要還錢的時候,只要一半的美元就還得上
Thumbnail
"日圓崩潰,日圓兌美元跌至 155,自 2021 年以來兌美元匯率為 -32%,自 2012 年以來兌美元匯率為 -50%。"你可以想像,對國際主要計價貨幣美元貶值-50%,是甚麼情況嗎?這樣一來,當初大借日圓去套利的華爾街資本,作Carry Trade的,等到要還錢的時候,只要一半的美元就還得上
Thumbnail
1.加權指數:20449.7(-1.3%),來看看碰到訂單塊中點有什麼反應。 2.櫃檯指數:252.5(-1.5%),櫃買快要碰到訂單塊中點囉~ 3.美國政府10年殖利率:4.56%,利率看起來還是要繼續往上拉,失衡區等著你。 匯率: 1.美元兌台幣:32.35,美元硬邦邦,
Thumbnail
1.加權指數:20449.7(-1.3%),來看看碰到訂單塊中點有什麼反應。 2.櫃檯指數:252.5(-1.5%),櫃買快要碰到訂單塊中點囉~ 3.美國政府10年殖利率:4.56%,利率看起來還是要繼續往上拉,失衡區等著你。 匯率: 1.美元兌台幣:32.35,美元硬邦邦,
Thumbnail
10日,美國通膨反彈,美元殺瘋了。日元也沒能倖免,跌破152大關,創下近40年來的新低!我們今天的主角不是美元,而是日元。
Thumbnail
10日,美國通膨反彈,美元殺瘋了。日元也沒能倖免,跌破152大關,創下近40年來的新低!我們今天的主角不是美元,而是日元。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匯率對製造商和代理商的影響,並提出從不同角度看待匯率對業務的影響。文章強調了製造商對匯率波動的擔憂可能過度,並認為臺幣對美金的匯率對製造商的影響並不太大。文章強調了代理商所在國家對美金的匯率波動對外銷企業的影響更大。最後,文中強調了提高產品競爭力和發展獨特特色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匯率對製造商和代理商的影響,並提出從不同角度看待匯率對業務的影響。文章強調了製造商對匯率波動的擔憂可能過度,並認為臺幣對美金的匯率對製造商的影響並不太大。文章強調了代理商所在國家對美金的匯率波動對外銷企業的影響更大。最後,文中強調了提高產品競爭力和發展獨特特色的重要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