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老禪師說,有很多人對他說,等退休要來修行,換句話說,退休之後才要開始修身養性做善事。老禪師總是笑著回答他們,「屋頂的水塔破了,水一直在漏,是不是也要等到有空的時候才來修?」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或積福或損福,都決定我們一句話怎麼說、一件事怎麼做、一個念頭怎麼起。
有一戶人家,女兒從小幫爸爸顧魚塭,長大後嫁到漁港,先生從事捕魚工作養活一家七口人。有一天,最孝順貼心的大兒子突然覺得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確診淋巴癌,多間醫院都建議他立刻手術化療,他卻獨排眾議選擇喝草藥,一個月後,腫瘤迅速長大,化療也來不及就與世長辭。有人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住漁港不補魚要吃什麼?古早社會謀生困難,不得已捕撈水族維生,而現今各行各業蓬勃,只要肯做都能活下去,不見得一定要殺生害命。
老智者常說,給人一條生路,就是為自己續命,斬他人生路,自己終究也會無路可走。家庭主婦為了家人的口腹之慾,購買各種水族活活烹煮,福氣厚一點的,晚年才來身體不適,福氣薄弱的,中年就病痛纏身,廚房就像一座屠宰場,屠夫是眾人的母親。如果我們還沒有辦法茹素,也不要買活體回來烹煮,牠們的痛苦與怨恨都吃進我們的身體裡,冤有頭債有主,當有一天掌廚的人生病了,這一份共業是全家來扛。
一天吃一餐素,就能減少一隻動物的生靈塗炭,對身體的代謝排毒也有益處。就像上述老禪師所說,修行在日常生活中,一個人修慈悲心、修同理心、修清淨心,就不會管不住口腹之慾頻頻造罪。總之,存好心做好事,善的回歸無庸置疑,存惡心走歹路,惡的回歸亦如是,終究都會回到自己身上來。
#斷惡修善
#戒殺
#茹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