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夢裡,一個小精靈在那裡大吼大叫:
難道真的要放棄尊嚴,向 TikTok 宣誓效忠?
讓穿著內褲的猛男拿著精裝書大跳熱舞?
還是找個名人一邊唸書一邊落淚?
哎!很接近了!但不夠直指核心——
面對市場,只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應該下定決心:既然凡事只要廣告,什麼破銅爛鐵都能變現,何不就讓書本變成廣告的病毒,像醫美廣告宣揚法令紋等同失敗的自我管理一樣,數大就是美,數大就是真,感官即權威,雞湯小語、文青女神(不知為何沒有文青男神,大概寫字的男人通常不用太帥)、咖啡廳裡的陽光,全都無孔不入。擁有知識,才是擁有美好人生。你各位鍾愛將美好人生、療癒小語當成書腰文案,怎麼搞不懂,這些廢話,不視覺化的話,多巴安中毒的消費者根本沒感覺。
所以說,書會漲價。
不過這也很正常。
老出版人現在當然安居樂業,書不漲價,年輕出版人難道要租屋一輩子嗎?
你要高度包裝、你要重金炒作,你要引起話題,你要讓人們對這件商品產生想像力,想像力引來感覺,感覺讓人自我陶醉——這一連串操作下來,一本書自然值得三倍的價碼。消費者有的是錢,你得想辦法讓他們掏出來:有人願意花兩千塊買一雙設計師聯名的破球鞋,就有人買得起一本印刷精良、裝幀絢麗、還附 QR code 聽作者朗誦的書。
窮人怎麼辦?
至少有一批窮人終於加薪了。被要求無償加班、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習得多國語言、自動自發培養閱讀習慣的編輯,那個在 word 檔裡疲勞奔命的奴隸,他們現在有經紀人、有電視專訪、有選秀節目,還能在 IG 上開課教你「怎麼讓小說第一句變成 meme」。
真的不要再想像自己是高尚的知識份子,面對這場早就人人全裸的慾望遊戲要脫不脫。想要活下去,用最徹底的市場機制,把知識——我是說,擁有知識的感覺——變成毒品,讓它在視覺系社會裡橫掃一切,連冥想 app 都得跟你買書封的商業使用權。
所以,讓書漲價,讓編輯加薪,讓有錢人買,好過沒有人買。
這不是投降,這是革命。
親愛的出版業,要與時俱進,還是繼續蹲在古老的泥潭裡用理想自憐?
***
嚇出一身冷汗。
仔細想想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