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空間靠牆處,眼前是來來去去的人們。
燈光昏暗,營造神祕、不太暴露,但又可以探索的氛圍。
他內斂但又隱密地觀察她,她覺察到了,但她興致不高地坐在她的位置,放空著。
又或者是說,她刻意營造了冷漠、疏離,不想被打擾的氛圍。
沒有人來打擾,許是因為她給人的距離感太重,也或許是她存在感太低,但總之她面前很空。
她不以為意,直到身邊出現談話的聲音,她循聲看過去,加入了話題,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
人們各個心藏著期盼,但卻不明說,讓本就心情不太好的她有些煩躁。
等她回過神,她已開口邀約,詢問對方的實踐意願。
心跳加快、呼吸略微急促,隱隱跟隨而來的,是細微的不安。
而這些,都在告一段落後,以另一種形式湧上來。
盡了自己該盡的責任以後,她神色恍然地進了洗手間。
鏡子前,她無暇查看自己的臉龐。
噁心感湧上來,呼吸更加急促,乾嘔使得她眼眶濕潤,雙手掩面,她無聲地掉了幾滴淚。
她下意識地選擇了和他有幾分相似氛圍的人。
她知道剛才的實踐她並沒有她平時的游刃有餘,只因為對方會讓她想到他。
大口地深呼吸幾次後,將眼淚眨掉,她神色自若地開門,用一如既往的面無表情應對,無論是否有人看。
坐在更偏僻的位置,她盯著地板。
原來,我有感情潔癖。只要喜歡的人,其他的人都不行。
她記得他希望她與他分享實踐後的心得。
反正他看不到了,消失了,我好像也沒有資格再去多說些什麼...他應該也不希望我打擾他吧,那就要做到啊...他是相信我做得到才提出要求的不是嗎............
理性告訴她,她該做的。
同時,她出現和她攀談,一兩句話總結這次的異樣,也直接表述她剛才發現的,自己的新面貌,所謂的感情潔癖。「哇,妳道德感也太強了吧...」
她是這樣說的。
「也許就是不夠壞。」
她這樣自嘲。
想起那幾天在圈內看見的鬼故事。
那麼誇張的人都有伴侶,我沒有。「可能就真的是人太好哈哈哈。」
她談著鬼故事,順利地轉移了話題。
夜深人靜,
她輾轉難以入眠,對身體的擔憂、情感上的轉變,以及工作和原生家庭的壓力...,她終究是到達極限了。
久違地,她迎來了情緒釋放。
我在難過著、也在愛著,情緒是因為在乎,在乎是因為用了真心。還好還可以哭,這樣就可以宣洩。我很好、我很真,我抱持自我,也尊重對方的選擇。但錯就錯在那句話是在情緒下說出來的,也許真的傷到他...,但也是藉機讓他去面對照顧自己這件事。不曉得,如果他因此受傷,那的確有我的一部份。但繼續相處也許對他壓力更大...,可能引發他更多創傷和回憶,這樣對他並不好,他更容易掉下去...而我也需要被好好地對待。
習慣性以第三者角度審視自己,總之,她是慶幸的。慶幸傷痛也許聽起來很變態,但她的幸是因為她知道這必然帶來成長。再大的風浪她都經歷過,她知道她的生命需要走過這些痛。
那幾個月,天天都是如此。
而她也一天、一天地和自己獨處。
覺察、分析、理解、接受、再覺察、再分析、再理解...,她以習慣的方式剖析自己的情緒與行為。
回想起來仍認為自己不應該在情感濃烈時和與他相似的人實踐的,他們完全不一樣,只是氛圍相似。
與他的相處讓她收穫了許多自己的新樣貌,有些她感到陌生,有些她不意外。
能帶來成長的關係,都是好的,即使可能在關係裡流淚,但仍是如此。
那是2024年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