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室內設計師,每一次與業主的對談,都是一場美感與實用的拉鋸戰。無論預算高低、坪數大小,客戶的需求總是五花八門。但久而久之,我們也發現,有些「關鍵字」總是不斷出現——這些需求幾乎成了每位設計師的日常考題。
這篇文章整理出設計師最常遇到的 7 種客戶需求,無論你是正在裝潢、準備裝潢,還是設計師同行,相信都會點頭如搗蒜。
1. 收納空間要多,但看起來不能擁擠
這句話幾乎是客戶開口的第一句。不論是新婚夫妻還是三代同堂,「收納」永遠不嫌多。挑戰在於,如何在有限空間裡藏而不露、收納有序,又能保持視覺上的清爽感。
👉 設計關鍵:善用立面收納、隱藏式櫃體、吊櫃比例掌握,避免壓迫感。
2. 風格想要簡約,但不能太冷淡
「我想要北歐風,但不要太像樣品屋」、「想要日系感,但不能太素」,簡約風一直是主流,但客戶也希望空間有溫度、有個性。
👉 設計關鍵:透過材質混搭、色調層次與軟裝佈置,打造有溫度的簡約風格。
3. 希望有開放式廚房,但又怕油煙
開放式廚房的夢想與「油煙」的現實之間,總是存在拉扯。不少客戶愛上島台與中島設計,但又擔心使用上的不便。
👉 設計關鍵:導入半開放設計、玻璃拉門、升降式抽油煙機,是常見解法。
4. 希望風格一致,但每個空間要有變化
有些客戶很有主見,希望臥室、書房、客廳各有風格主題,但整體又要「看起來統一」,這對設計師的整合能力是一大考驗。
👉 設計關鍵:以主色系統一風格,透過局部材質、傢俱、燈具營造各區特色。
5. 想有大桌子,又怕空間太擠
大餐桌、大書桌,是很多人追求的生活質感象徵,但坪數有限的空間裡,「要桌子」常常等於「少走道」。
👉 設計關鍵:可變式家具(伸縮桌、摺疊桌)、結合中島與餐桌,是常見解法。
6. 不希望花太多錢,但看起來要有質感
預算有限,是現實條件;但對空間美感的期待,從不打折。這時候設計師的選材與配置能力就很關鍵。
👉 設計關鍵:用少量重點材質(如木皮、特殊漆),搭配平價但耐看的主材,營造「輕奢感」。
7. 想為未來預留彈性
「以後要生小孩」、「以後父母會同住」、「以後可能會改成工作室」……客戶希望空間能「長大」,能變化,能配合未來生活。
👉 設計關鍵:模組式設計、可拆卸隔間、保留動線空間,是預留彈性的核心。
結語:設計,是幫客戶說出他們沒說出口的話
身為設計師,我們要做的從來不只是畫圖和監工,而是透過專業,把客戶的模糊想像,轉化為具體可行的生活空間。這些常見需求看似重複,卻因人而異,真正的挑戰與樂趣,就藏在每個細節裡。
如果你也正在裝修的路上,不妨先思考:你最在意的,是哪一項?
如果你覺得這類文章有幫助,我可以幫你規劃一系列「設計師日常觀察」、「裝潢小知識」、「客戶真實案例」等主題內容。你希望下一篇文章聚焦在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