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臺幣升值謎團:13.3兌1美元的預測與大麥克指數的真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因新臺幣近兩日從32元狂升到29.5,台灣央行於114/5/5發布聲明及召開記者會

因新臺幣近兩日從32元狂升到29.5,台灣央行於114/5/5發布聲明及召開記者會

由於近期新臺幣持續升值,甚至有媒體傳新臺幣可能會升值到驚人的兌美元13.3,到底13.3這種13塊多的數字怎麼來的?和大麥克指數有關。



什麼是大麥克指數?

其根據各國麥當勞『大麥克漢堡』的價格,和美國的價格相比,來估算匯率是否合理,那我們就單純就這樣的數據來比較一下亞洲各國的匯率是否高估和低估。

各國大麥克換算匯率是否低估。資料來源:ChatGPT整理和作者自製

各國大麥克換算匯率是否低估。資料來源:ChatGPT整理和作者自製

從中可以看到台灣的換算狀況,幾乎是大幅低估,這代表什麼意思?代表1美元在台灣可以買到更多東西(大麥克只要2.58美元價值),美國一個大麥克則約$5.69 美元,代表新臺幣其實過於低估,而應該要有一定的漲幅,為什麼?因為購買力平價(PPP)理論。

購買力平價(PPP)理論?
簡單來說就是,理想情況下,同樣一個商品(如大麥克漢堡)在不同國家應該價格相近,否則就代表當地貨幣被低估或高估。

如此簡單的估算,臺灣看起來還有很多升值空間,甚至可能高達將近50%的升值漲幅。



但,這個想法正確嗎?

首先,以大麥克來評價一國的匯率似乎過於簡單,以美國人來說,大麥克可能可以當作指標,但麥當勞大麥克是台灣人普遍吃的食物嗎?

如果今天一個漢堡漲到$5.69 美元,幾乎等於新台幣160元(幾乎是一個套餐的價格),台灣人怎麼可能會想買?這個價格有部分其實反映的是麥當勞本身的訂價策略

再來,大麥克指數是一種簡化模型,實際匯率還會受到資本流動、貿易順差/逆差以及利率政策影響,似乎不能單就這樣來比較,所以13.9應該可以確認是個過於簡化的假議題。

但,想想川普之前單純用進出口貿易的關稅計算,也許可能成為要求各國匯率的天花板指標價,我們可以先把這個數字當成不可能達到的天花板:13.9。


好,那我們再來看亞洲貨幣最近的漲跌狀況,是否有照這樣的大麥克指標在升值,檢附央行5/5的圖表如下。

近期主要國家匯率狀況,資料來源:中央銀行臉書專頁

近期主要國家匯率狀況,資料來源:中央銀行臉書專頁

可以看到新台幣升值首當其衝,不只單日漲幅最大,也是今年以來最大,對比剛剛的匯率低估圖表,可見新台幣的確產生過於低估、而可能有被針對的擔憂,也難怪除了央行總裁,總統也出來發表信心談話。

但其他國家似乎沒有相對應的表現,可見大麥克指數應該不是主要因素,但臺灣的確有過於大幅低估的嫌疑,很有可能會比其他國家還要升值更多。


那麼,新台幣還會再升值嗎?

就剛剛的數據和圖表來看,不得不說新台幣似乎還沒有升值結束的天花板,最近十年幣值最高是在2021年的27塊多,原因是美元寬鬆走弱,中美貿易戰下台商回流的關係,而後臺幣持續貶值,但現在升值似乎沒有前面這些因素,只能說也許可先將27.5當作近期的天花板價,但會升到什麼程度,還是要看後續狀況了。

十年美元兌新台幣歷史匯率,資料來源:FindRate

十年美元兌新台幣歷史匯率,資料來源:FindRat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ilson Su 威爾生疏的沙龍
36會員
29內容數
各種閱讀及商業思維分享,採滾雪球閱讀法,建立整體知識網絡,以及看世界的方式
2025/04/28
為什麼要有深度工作力? 本書作者以自己經驗出發,發現自己因為網路社群和工作信件的回覆,很常在工作上分心,甚至在忙碌一天後沒有什麼進度,也不斷拖延原本設定好的目標。 於是作者拜訪和閱讀「高產出的人」的工作方式,發現這些人工時並沒有比別人多,但卻能在「短時間內有大量的產出」
Thumbnail
2025/04/28
為什麼要有深度工作力? 本書作者以自己經驗出發,發現自己因為網路社群和工作信件的回覆,很常在工作上分心,甚至在忙碌一天後沒有什麼進度,也不斷拖延原本設定好的目標。 於是作者拜訪和閱讀「高產出的人」的工作方式,發現這些人工時並沒有比別人多,但卻能在「短時間內有大量的產出」
Thumbnail
2025/04/24
這本書常會列在投資必讀的書目中,剛好圖書館排到便借來看,作者霍華馬克思雖然不及巴菲特家喻戶曉,但他是著名橡樹資本管理的創辦人,而他寫給客戶的「投資備忘錄」也一直是媲美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的必讀投資文件。 這本書是他針對投資上重要的事所列出的幾個指標,也是彙整他備忘錄的精華
Thumbnail
2025/04/24
這本書常會列在投資必讀的書目中,剛好圖書館排到便借來看,作者霍華馬克思雖然不及巴菲特家喻戶曉,但他是著名橡樹資本管理的創辦人,而他寫給客戶的「投資備忘錄」也一直是媲美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的必讀投資文件。 這本書是他針對投資上重要的事所列出的幾個指標,也是彙整他備忘錄的精華
Thumbnail
2025/04/22
這邊曾經分享過股神巴菲特合夥人-查理蒙格的《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如果你喜歡那本書,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本被蒙格稱作「中國巴菲特」寫的這本書;由於本書作者李彔對於歷史和文化的興趣,書的前面有一大半講東/西方文明如何誕生,和走向現代化的過程,相當精彩。 後半部則是他在各大學講授「價值投資」的講座
Thumbnail
2025/04/22
這邊曾經分享過股神巴菲特合夥人-查理蒙格的《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如果你喜歡那本書,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本被蒙格稱作「中國巴菲特」寫的這本書;由於本書作者李彔對於歷史和文化的興趣,書的前面有一大半講東/西方文明如何誕生,和走向現代化的過程,相當精彩。 後半部則是他在各大學講授「價值投資」的講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近期新臺幣升值,引發13.3兌1美元的討論,起因於大麥克指數顯示新臺幣低估。參考央行資料,指出新臺幣升值幅度位居亞洲之冠,可能源於低估因素,但大麥克指數並非主要影響因素。未來新臺幣升值空間仍存,但27.5兌1美元可作為近期參考天花板。
Thumbnail
近期新臺幣升值,引發13.3兌1美元的討論,起因於大麥克指數顯示新臺幣低估。參考央行資料,指出新臺幣升值幅度位居亞洲之冠,可能源於低估因素,但大麥克指數並非主要影響因素。未來新臺幣升值空間仍存,但27.5兌1美元可作為近期參考天花板。
Thumbnail
近期日元兌美元匯率持續走低,創下34年來新低,引發了人們對全球經濟失衡的擔憂。本文將深入分析日元貶值和美元走強背後的複雜原因,以及這一趨勢對全球經濟可能造成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近期日元兌美元匯率持續走低,創下34年來新低,引發了人們對全球經濟失衡的擔憂。本文將深入分析日元貶值和美元走強背後的複雜原因,以及這一趨勢對全球經濟可能造成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貨幣數量對股市有著密切的關係,市場上更有透過M1B和M2的年增率變化來預測股市走勢的說法,這樣的說法靠譜嗎?用AI工具來回測將近30年的台灣歷史資料看看是不是這麼一回事吧!
Thumbnail
貨幣數量對股市有著密切的關係,市場上更有透過M1B和M2的年增率變化來預測股市走勢的說法,這樣的說法靠譜嗎?用AI工具來回測將近30年的台灣歷史資料看看是不是這麼一回事吧!
Thumbnail
"日圓崩潰,日圓兌美元跌至 155,自 2021 年以來兌美元匯率為 -32%,自 2012 年以來兌美元匯率為 -50%。"你可以想像,對國際主要計價貨幣美元貶值-50%,是甚麼情況嗎?這樣一來,當初大借日圓去套利的華爾街資本,作Carry Trade的,等到要還錢的時候,只要一半的美元就還得上
Thumbnail
"日圓崩潰,日圓兌美元跌至 155,自 2021 年以來兌美元匯率為 -32%,自 2012 年以來兌美元匯率為 -50%。"你可以想像,對國際主要計價貨幣美元貶值-50%,是甚麼情況嗎?這樣一來,當初大借日圓去套利的華爾街資本,作Carry Trade的,等到要還錢的時候,只要一半的美元就還得上
Thumbnail
1.加權指數:20449.7(-1.3%),來看看碰到訂單塊中點有什麼反應。 2.櫃檯指數:252.5(-1.5%),櫃買快要碰到訂單塊中點囉~ 3.美國政府10年殖利率:4.56%,利率看起來還是要繼續往上拉,失衡區等著你。 匯率: 1.美元兌台幣:32.35,美元硬邦邦,
Thumbnail
1.加權指數:20449.7(-1.3%),來看看碰到訂單塊中點有什麼反應。 2.櫃檯指數:252.5(-1.5%),櫃買快要碰到訂單塊中點囉~ 3.美國政府10年殖利率:4.56%,利率看起來還是要繼續往上拉,失衡區等著你。 匯率: 1.美元兌台幣:32.35,美元硬邦邦,
Thumbnail
10日,美國通膨反彈,美元殺瘋了。日元也沒能倖免,跌破152大關,創下近40年來的新低!我們今天的主角不是美元,而是日元。
Thumbnail
10日,美國通膨反彈,美元殺瘋了。日元也沒能倖免,跌破152大關,創下近40年來的新低!我們今天的主角不是美元,而是日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