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深度工作力》告別淺薄工作對你的內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為什麼要有深度工作力?

本書作者以自己經驗出發,發現自己因為網路社群和工作信件的回覆,很常在工作上分心,甚至在忙碌一天後沒有什麼進度,也不斷拖延原本設定好的目標


於是作者拜訪和閱讀「高產出的人」的工作方式,發現這些人工時並沒有比別人多,但卻能在「短時間內有大量的產出」原因是對於工作的「專注」,也就是書名所提的『深度工作力』:徹底擺脫各種無助於目標的淺薄工作(如收發信件等),拉長自己專注於工作的時間。


這個想法跟之前讀過的《Scrum用一半時間做兩倍的事》有點像,書中認為與其同時做很多工作,不如專注確實完成一個目標後,再做下一個目標,反而會提高產值


▋擁有深度工作力的好處:

能讓我們提升自身的專業,也因為你比其他人有更好的產出質量,所以也更有競爭力。


▋那,可以怎麼執行深度工作力呢?


首先要先設定深度工作的時間,比方說你可以設定不被人打擾的每天早上6點到7點半,這時間專注工作,不回任何信件和上社群媒體;再來設計「記分板」,當你完成小目標後就在記分板上紀錄,持續一段時間後,檢討自己的執行狀況並進行調整,重點是訓練自己要在那段時間中保持專注。


然後你會發現自己完成的事情變多了。


但人無法一直專注,所以書裡也要求一定要有散步或冥想的休息時間注意休息活動最好不要是「吸收任何資訊(如上網看影片等)」的行為,因為那只會讓你在腦力專注過後,無法徹底放鬆,也會更加疲勞。


▋但我的工作就是要持續聯絡各種事項,這樣怎麼能深度工作?


書裡認為工作有淺薄工作和深度工作,如果一直只做淺薄工作,長期下來會傷害自己的專注度;你可以盡量努力提高深度工作的比例,比方說起碼留一小時不回任何訊息來專注工作。但如果真的都無法,那可能就必須要考慮換工作,因為淺薄工作長久下來會傷害你的專業累積


▋重點來了,如何辨識自己是否在做淺薄工作呢?


一個殘酷方式是,你可以列下手邊的工作項目,然後思考訓練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學生,學會這項工作需要多久(或多少個月)的時間?
如果不用一個月,就代表這是沒有什麼專業的工作。


這本書讓我對於『專注』這件事有很多啟發讓我開始關注自己在工作上的「深度」,尤其是工作的淺薄或深度和薪資並沒有相關,但工作本來就有淺薄和深度的比例,如果幾乎都只有淺薄工作的話,長久下來除了沒辦法累積專業,更嚴重的可能是傷害我專注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缺點是我認為這本書並沒有很有架構的去論述『專注力』這件事,所以推薦可以圖書館先借來看就好,如果覺得很有幫助,也可買來放在手邊隨時提醒自己深度工作的重要性。

深度工作力,作者卡爾紐波特,圖片來源為博客來網站及作者自製

深度工作力,作者卡爾紐波特,圖片來源為博客來網站及作者自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ilson Su 威爾生疏的沙龍
37會員
29內容數
各種閱讀及商業思維分享,採滾雪球閱讀法,建立整體知識網絡,以及看世界的方式
2025/04/24
這本書常會列在投資必讀的書目中,剛好圖書館排到便借來看,作者霍華馬克思雖然不及巴菲特家喻戶曉,但他是著名橡樹資本管理的創辦人,而他寫給客戶的「投資備忘錄」也一直是媲美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的必讀投資文件。 這本書是他針對投資上重要的事所列出的幾個指標,也是彙整他備忘錄的精華
Thumbnail
2025/04/24
這本書常會列在投資必讀的書目中,剛好圖書館排到便借來看,作者霍華馬克思雖然不及巴菲特家喻戶曉,但他是著名橡樹資本管理的創辦人,而他寫給客戶的「投資備忘錄」也一直是媲美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的必讀投資文件。 這本書是他針對投資上重要的事所列出的幾個指標,也是彙整他備忘錄的精華
Thumbnail
2025/04/22
這邊曾經分享過股神巴菲特合夥人-查理蒙格的《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如果你喜歡那本書,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本被蒙格稱作「中國巴菲特」寫的這本書;由於本書作者李彔對於歷史和文化的興趣,書的前面有一大半講東/西方文明如何誕生,和走向現代化的過程,相當精彩。 後半部則是他在各大學講授「價值投資」的講座
Thumbnail
2025/04/22
這邊曾經分享過股神巴菲特合夥人-查理蒙格的《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如果你喜歡那本書,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本被蒙格稱作「中國巴菲特」寫的這本書;由於本書作者李彔對於歷史和文化的興趣,書的前面有一大半講東/西方文明如何誕生,和走向現代化的過程,相當精彩。 後半部則是他在各大學講授「價值投資」的講座
Thumbnail
2025/04/22
先說,這本很不錯 蠻指導性的勵志類書籍,之前YouTuber 老高有一部影片很紅(標題:真正的人生攻略),裡面提到「運氣」才是影響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努力並不是全部的關鍵,但如果是這樣,如何才能增加我們的運氣呢? 這就是這本書《創運思維》主要講的內容,透過一些作法創造自己的好運
Thumbnail
2025/04/22
先說,這本很不錯 蠻指導性的勵志類書籍,之前YouTuber 老高有一部影片很紅(標題:真正的人生攻略),裡面提到「運氣」才是影響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努力並不是全部的關鍵,但如果是這樣,如何才能增加我們的運氣呢? 這就是這本書《創運思維》主要講的內容,透過一些作法創造自己的好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市面上的生產力書籍大多專注於專案規劃和時間管理,但忽略了能量有限這一點。本書討論了工作品質的重要性大於工作時間長度,並介紹如何透過間歇性心流獲得好好休息。
Thumbnail
市面上的生產力書籍大多專注於專案規劃和時間管理,但忽略了能量有限這一點。本書討論了工作品質的重要性大於工作時間長度,並介紹如何透過間歇性心流獲得好好休息。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生活黑客 Tomato Hacker 分享了培養深度工作力的重要性,以達成生活與工作的平衡。他提到如何固定工作和生活的時間、專注於少數關鍵任務,以及在資訊過載的時代如何篩選有價值的資訊。這些方法有助於提升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質。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生活黑客 Tomato Hacker 分享了培養深度工作力的重要性,以達成生活與工作的平衡。他提到如何固定工作和生活的時間、專注於少數關鍵任務,以及在資訊過載的時代如何篩選有價值的資訊。這些方法有助於提升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質。
Thumbnail
對於自由工作者來說,專注力代表產能的效率,早期機械化生產與現今的生產力已經不同,過去工作的變化性不大,沒有太多個人優化工作流程的空間,基本上就是照表操課。但現在很多工作型態自我掌控度更高,且內容複雜度提高,甚至有的工作內容是屬於創作性質,更需要更有效地利用時間分配,才能達到最好的產能與學習力。
Thumbnail
對於自由工作者來說,專注力代表產能的效率,早期機械化生產與現今的生產力已經不同,過去工作的變化性不大,沒有太多個人優化工作流程的空間,基本上就是照表操課。但現在很多工作型態自我掌控度更高,且內容複雜度提高,甚至有的工作內容是屬於創作性質,更需要更有效地利用時間分配,才能達到最好的產能與學習力。
Thumbnail
為什麼我的工作總是做不完?為什麼我努力工作了那麼久還是沒被看見?這些想法都曾浮現在你的腦海裡嗎?近期又有本好書要介紹給你們啦!《OTPR 敏捷工作法》,這本書為業務繁重的我帶來了全新的思考和啟發。  本文我將透過書中的經驗分享,帶你一起去理解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解答你很努力工作但不見成效的疑問的解
Thumbnail
為什麼我的工作總是做不完?為什麼我努力工作了那麼久還是沒被看見?這些想法都曾浮現在你的腦海裡嗎?近期又有本好書要介紹給你們啦!《OTPR 敏捷工作法》,這本書為業務繁重的我帶來了全新的思考和啟發。  本文我將透過書中的經驗分享,帶你一起去理解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解答你很努力工作但不見成效的疑問的解
Thumbnail
最近工作跟生活上都有點失去動力,所以來讀看看這本書,看能不能對自己的生活有點改善。這本書收集了78個個成功名人的工作方法,透過知道這些名人的背景故事跟工作方法,試著讓現在的我們也可以運用,改變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最近工作跟生活上都有點失去動力,所以來讀看看這本書,看能不能對自己的生活有點改善。這本書收集了78個個成功名人的工作方法,透過知道這些名人的背景故事跟工作方法,試著讓現在的我們也可以運用,改變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作者以親身經歷的實驗方式來探討如何提高生產力,並提出了衡量生產力的簡單觀點。
Thumbnail
作者以親身經歷的實驗方式來探討如何提高生產力,並提出了衡量生產力的簡單觀點。
Thumbnail
3/29讀書會已圓滿完成,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幾個關鍵點,以及我如何將這些理念應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以達到更高的效率和更佳的生活質量。
Thumbnail
3/29讀書會已圓滿完成,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幾個關鍵點,以及我如何將這些理念應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以達到更高的效率和更佳的生活質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