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店門口
前言
說到水原,許多人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就是:「吃過水原烤排骨了嗎?」這道經典美食幾乎成了水原的代名詞。近年來,隨著韓國電影《雞不可失》的熱映,水原排骨炸雞也聲名大噪,吸引了更多饕客前來尋味。
那麼,水原排骨這個名字究竟從何而來?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查閱了不少資料,才發現這必須從極具歷史意義的建築「水原華城」開始說起。
水原華城是朝鮮正祖大王為了紀念英年早逝、遭遇冤屈的父親而下令興建的。從1794年至1796年間,他規劃建造了這座集軍事防禦、行政管理與都市發展於一體的新城市,並將父親的墓地遷至水原,藉此表達對父親深切的孝思,也希望實現自己理想中的政治與城市規劃藍圖。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與華城的建立,水原周邊的牛隻飼養與交易逐漸興盛,形成規模龐大的牛市場。牛肉因此成為當地常見的食材,從一般民眾吃的湯飯,到講究風味的炭火烤排骨料理(水原排骨),都反映出當時物資狀況與飲食文化的演變。
*以上內容是我參考 YouTube 和各種文章後整理出來的,如有任何錯誤,也歡迎不吝指正喔!

本水原排骨
探訪日記
我和爸爸其實都去過首爾好幾次了,所以這趟旅行特別安排了一天,到首爾近郊的「水原」走走。早上我們從首爾市區搭上8800號紅色公車(這是往返首爾與京畿道、仁川的長途公車)前往水原,車程大約一個小時。抵達後,我們在離餐廳最近的站牌下了車,在附近逛一下後,才慢慢朝餐廳走去。

餐廳外觀
遠遠看到「본수원 (本水原)」三個大字,心情瞬間雀躍了起來!每次做完功課,看到實體時,都會有莫名的感動。
我們是平日午餐時間到訪,因為沒有事先訂位,所以我們的計畫是一開門就走進餐廳。擔心會沒位子的我,一進門就快步走向櫃台,沒想到工作人員突然問我:「要吃排骨湯還是烤肉呢?」這個問題完全沒在我預想裡,讓我愣住了三秒。不過很快回過神,立刻堅定地回答:「我要吃烤排骨!」
後來回來查資料才發現,原來排骨湯(갈비탕)只在平日中午限量供應,而且不提供外帶,所以有些人是特地來吃排骨湯的呢!
我們明明很早來,結果裡面已經坐了不少人餒!還好我們順利入座。這裡的菜單很簡單,主要就是生排骨(생갈비)和調味排骨(양념갈비),和一些冷麵、湯類、飲料等。肉品是兩人份起點,所以我點了一份生排骨、一份調味排骨、大醬湯、白飯和汽水。
點完餐後,小菜們也以光速上桌。

先從生排骨(생갈비)開始烤
接著,色澤鮮紅、油花分布均勻的生排骨也上桌了!姨母的動作俐落又迅速,我甚至還來不及拍照就已經開始烤了,哈哈。她熟練地將捲起的排骨攤開,再剪成一口大小的份量,放上炭火慢慢烤到表面微微焦香、中心還帶點粉嫩,是我最喜歡的熟度。
我跟爸爸不約而同地夾起一塊原味、烤得恰到好處的牛肉,輕沾上一點鹽巴,一入口,那軟嫩的口感和濃郁的肉香,讓我們頻頻點頭,連話都不想說了,只管趕快夾起下一塊。
烤完生排骨,接著換烤調味排骨。因為有醃過,所以烤時比較容易焦,要特別注意。調味排骨帶點甜味和蒜香,但不會蓋過肉本身的香氣,連平常偏愛原味的我都被收服了呢!

全景
等到烤肉吃得差不多、肚子也有點飽了,我才開始注意到旁邊那碗被暫時忽略的大醬湯。不過老實說,這碗湯沒有讓我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可能是因為光是肉和小菜就已經很有飽足感了吧。下次來的話,應該就不會特別點湯了,哈哈。

飯後飲品
吃得差不多後,姨母送上飯後飲品。一人一杯甜米釀(식혜),帶著薑香的甜甜滋味,正好幫忙中和嘴裡的油膩感,讓這一餐有了完美的收尾。
結論

帳單揭曉
首先,要先說明一下,牛肉本來就是比較高單價的肉品,所以這一餐吃下來其實不算便宜。像我們兩個人這次的消費是134,000韓元(約新台幣3,100元),提供給大家作個參考。這間店使用的是美國牛,我有特別去查了一下,其他使用韓牛的烤排骨店,價格普遍會更高一些。我想這也是我會先選擇這間店的原因之一吧!
另外還想提醒大家,韓國的烤肉店有時會依照店內規定不同,不一定能各點一份(有些是單一品項兩人份起點)。所以建議在去之前先確認一下,也可以預先做好心理準備,這樣點餐時能相對從容一些。
最後,如果你也打算像我們一樣搭乘紅色公車前往水原,會建議盡量避開上下班的尖峰時段。其實就跟地鐵一樣,那些時段的人潮真的是超乎想像地多啊!錯開時間,不僅車上比較舒適,也能讓整趟旅程更輕鬆愉快。
相關資訊
地址
電話
- 031-211-8434
其他
感謝您花時間閱讀這篇文章,如果想知道更多餐廳資訊,歡迎Follow我,讓我們一同分享特色美食!🥰